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以銀河為中心的示意圖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以太陽為中心的示意圖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很多時候,人們聚在一起聊天沒有話題,但是卻永恆有一個主題:不是講東就是講西;不是講是就是講非;不是講長就是講短,翻舊賬、炒冷飯,各各美滋滋、津津有味,就算一直重複也不覺得煩。因為除了這些事情就沒有可講的了。

習慣了,這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最後就成了風俗文化。

那麼“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和開頭有什麼關係呢?首先這句話出自六祖慧能大師《壇經行由品》,這句話看似很簡單,但是實際應用的時候就有難度了。比如,喝水可以解渴,只要正常人都知道,說這句話好像也是多餘的,但是你就是不喝又有什麼辦法呢。有時候還辯解這個道理我知道,知道那麼問題解決了嗎?無形中形成了口頭禪,沒有實際任何益處,行動才能真正的有受益、利益等。

人的言行取決於自己的思想意識,思想意識有先天和後天的成分決定,先天的不由自己決定,不必細談。後天的取決於自己的努力,也是自己有可能轉變的。人從出生到結束的一生,幾乎每個個體都可能受父母、親朋、好友、鄰居、社會、國家等得巨大影響,這種影響很多時候就決定了自己的一生。很多人從未有懷疑過就已經結束,可以說一生可能都沒有自己的任何一種獨特想法、見解。

前兩幅圖都是關於太陽運行的圖,還有更復雜先不討論,以這兩個為例說明道理就可以明瞭。從小時候書本上學習的基本上是以太陽為中心的講解,很多人以為太陽系就是基本上在一個平面上,這是思維定式,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在運動中,另一幅圖比較第一幅圖反應的真實性就更多一些,如果看視頻就更加形象了,自己願意看自己去搜索。

迴歸主題,這就是讓大家參考,你站的什麼立場、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世界、問題答案也不同。有時候大家爭論、有分歧不是誰錯與對的問題,問題角度視野肯定不一樣。我就算錯了 ,也不能代表你是完全正確的,可能比我的好,但是可能還有比你更好的。

風動、翻動都離不開一個“我”字,所有的問題都是因為"我“產生,要解決問題核心要從我入手,但是我又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又是不能不解決的問題。

到這還沒有真正開始,但是話題就已經結束了,因為這不可能是單單靠言語可以說清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