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裡,社區民警吳昊的一天

“不好意思,稍等一下!”剛見到民警吳昊時,他正在打電話。“是一個正在進行定點隔離的密切接觸者,有心理壓力,我做做思想工作”,吳昊說。


這是疫情發生以來的第8個找他“談心”的被隔離群眾,也是新田園社區的住戶。


作為社區民警,新田園社區是吳昊的“責任田”。這個佔地0.5平方公里的社區分為八個組團,119幢高樓裡住著約15000的常住人口,流動人口1300多人。“有壓力也有自信”,吳昊這樣描述他的工作狀態。春節以來,他一直忙碌在社區防疫的一線,一刻沒停。


“36.4”,測完體溫,戴上口罩和護目鏡,9點12分,吳昊來到了新田園社區辦公室。疫情發生以後,他每天早上的第一站都是這裡。“我們很多居民都是吳昊的粉絲,有些工作沒有吳昊可真進行不下去”,社區主任谷巧秋說。


戰“疫”裡,社區民警吳昊的一天


就在1月25日,新田園社區一名與確診病例有接觸史的住戶拒絕接受定點隔離。社區求助於吳昊,做好防護工作後吳昊來到了住戶家中,分別從醫學和法律政策兩方面角度入手,最終消除了他們一家的顧慮,願意接受定點隔離。


原來吳昊本是一名軍醫,畢業於陸軍軍醫大學。08年部隊轉業分配到鹿城區公安分局,03年非典時期參與了醫療輔助工作,09年也作為公安力量參與了禽流感防疫工作。憑藉著社區民警和軍醫的雙重職業敏感性,早在1月22日吳昊就聯合社區把4家老年活動中心火速關停,並通過健康角度勸離了對情況不瞭解的老年人。


戰“疫”裡,社區民警吳昊的一天


9點58分,“體溫正常!”測完工作人員的體溫後,吳昊走進了新田園菜場。在防疫的非常時期,農貿市場是人最多的地方。


“今天豬肉多少一斤?降下來了吧?”吳昊與一個豬肉攤主寒暄了幾句,“戴口罩上面這裡要按一下,這裡人多要保護好自己。”農貿市場的很多商戶都認識吳昊,菜市場裡發生一些雞毛蒜皮的糾紛很正常,調解糾紛,很多人也就把這位“吳警官”記在了心裡。


新田園社區有一個農貿市場和一家大型的超市。疫情發生以來,吳昊每天都會分別過來兩次,檢查工作人員的體溫和防護措施、瞭解治安狀況。


戰“疫”裡,社區民警吳昊的一天


10點42分,在新田園八組團門口,吳昊給門口的工作人員送來了一把圓珠筆和一包口罩。“有住戶反映你們登記時共用一支筆,有時候還沒有帶口罩,現在你們每個人自己用一支,這樣沒有傳染風險。”


戰“疫”裡,社區民警吳昊的一天


11點08分,吳昊敲開了新田園七組團4幢一位獨居老太太家中的門,“阿婆啊,口罩給你要戴起來的,現在這個病就是鼻子裡吸進去的,出門一定要記得戴。”不帶口罩就在小區裡閒逛,這位老太太引起了鄰居們的擔心。


這些信息,都是新田園住戶們通過微信群聊向吳昊反映的。每天起床,吳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瀏覽新田園社區居民微信群。8個組團,15個微信群,吳昊是資深群成員,一覺醒來上千條信息等著吳昊去看,吳昊總會一條條耐心瀏覽,發現居民的訴求,瞭解居民的動態。


戰“疫”裡,社區民警吳昊的一天


1月30日,新田園業主群傳播著一篇來自義烏地區人員的溫馨提示,內容提到新田園六組團13幢居住著兩名湖北籍人員疑似肺炎病例。發現該信息,吳昊立刻核實住戶信息,最終發現是網絡謠傳。吳昊立刻在15個微信群中發佈闢謠公告,住戶們的恐慌得以消除。


戰“疫”裡,社區民警吳昊的一天

戰“疫”裡,社區民警吳昊的一天


“謝謝你,真的麻煩你了。”12點41分,吳昊提著一大袋中藥出現在被要求居家隔離的住戶華某家門口,華某連聲道謝。當初與社區工作人員一同勸其居家隔離時,吳昊瞭解到華某患有胃病,需要進行中藥調理,但是無法出門使對方對居家隔離措施有了牴觸情緒。吳昊找到了一直以來為華某看病的醫生,根據過往病例配好中藥,送到了華某家中。疫情發生以來,像這樣的“跑腿活兒”成了家常便飯。


戰“疫”裡,社區民警吳昊的一天


簡單“刨”了兩口中飯,吳昊的手機響了。一批人員排查名單發到了郵箱,吳昊又在電腦桌前忙碌了起來。開展防疫工作以來,新田園社區共定點集中隔離79人,居家隔離15人,吳昊全部參與其中。


戰“疫”裡,社區民警吳昊的一天


下午2點43分,吳昊來到了新田園社區一組團的“平安聯盟”治安聯防崗亭,向保安隊長了解近期小區情況。經過統一的培訓,每個小區的保安成了維護小區治安的重要力量。每個崗亭都配有一臺可以直接呼入到吳昊的對講機,有情況可以立即反映。


就在2月7日,一組團北門有一名住戶不配合防疫工作,與現場工作人員發生矛盾。通過直呼對講機,沒過兩分鐘吳昊就到達了現場。究其原因是住戶蔣某牙疼發作,在當天已經出過門的情況下希望能破例再次出門買藥。在吳昊的工作下,蔣某的用藥需求得以解決,雙方矛盾最終化解。


像這樣的治安聯防崗亭,新田園社區有15個,光是走完就得花上半個多小時,逐一走訪也是吳昊的日常工作之一。


“微信步數才一萬九,不合格!我得再去看看小區裡有沒有老人聚集起來,給他們勸回家裡。”下午4點23分,吳昊又再一次走進了新田園住宅區……


戰“疫”裡,社區民警吳昊的一天


戰“疫”裡,社區民警吳昊的一天


什麼是社區民警該做的?


社區民警顧名思義是社區的民警,社區就是他們的責任田。


如何耕好這份責任田?吳昊做了很多民警的分內事——走訪社區村居、調解矛盾糾紛、治安聯防聯控……他又好像做了一些“分外事”——給小區工作人員送圓珠筆、幫群眾送中藥……


什麼是社區民警該做的?


照吳昊的理解,既然當了社區民警,就把自己當作社區的一份子,有些“分外事”看似與警察這個職業無關,如果站在社區工作人員的角度,做這些事情也就無可厚非、理所應當。


讓筆者感觸最深的是,群眾反映的問題,小到一隻圓珠筆,他都記在心上,他是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他曾是醫生,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他的職責。


他現在是社區警察,防控疫情,讓老百姓遠離危險是他當前的中心工作,為此他甚至操起了自己醫生的老本行,讓個別不理解的群眾心服口服。


吳昊是眾多社區民警中的一個縮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工作平凡而細微、重要卻瑣碎。這份來自社區民警的力量,給戰勝疫情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