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宅在家裡不知道做什麼?我來推薦你讀一讀這四本書

晚上睡覺前,收到好友的私信說:“每天在家特焦慮、特迷茫怎麼辦?

我覺得迷茫的時候,做得最對的事情就是看書或者通過一些方式提升自我,這樣轉移注意力,把精神集中在學習上,就不會有太多時間想其他的事情。

每個人在各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心情,如果不知道該做點什麼,那就拿幾本書去讀一讀。

今天我整理來一些認為適合睡前或者閒暇時間看的書,讀起來比較輕鬆,評分也不錯,小夥伴們有時間可以讀一讀:

《生活需要高級感》

每天宅在家裡不知道做什麼?我來推薦你讀一讀這四本書

這本書目前是我最愛讀的,首先是每篇都不是很長,方便睡前閱讀,而且重點部分也用紅色字體標明瞭,非常醒目。

裡面的文字也許就在某一處打動你了,雖然有時雞湯和雞血滿滿,但也許生活在某一窪地處的你正需要這樣的文字。這裡摘錄幾段我喜歡的文字:

“培養一個拿得出手的愛好,既不是為了取悅他人,也不是為了因無聊打發時間,而是為生活增添一份情趣,讓自己的人生多一些點綴。”

“低質量的合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對於女人,獨立的人生意味著對自己人生最強大的駕馭力,意味著更廣闊的自由,更意味著高級感的人生。”

《深度思考》

每天宅在家裡不知道做什麼?我來推薦你讀一讀這四本書

這本書我已經在收藏夾裡很久了,很不錯的一本書,也是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讀起來不費勁。

從內容上看,《深度思考》這本書被稱為是升級版的“深度工作”,時間版的“深度學習”,可以看出來,無論在生活、工作、學習中的深度思考的必要性,將深度思考運用於實踐中的重要性。

“大腦中走得越遠,現實中才能走得越穩。”有別於心靈雞湯的直接灌輸,與自身經歷結合的娓娓道來更走心。本書值得每一個想要突破自我的人讀一讀,具有深度思考的能力,是終身受益的能力,會不會深度思考,將伴隨著一個人的生活,畫出不同的軌跡。

深度思考就是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事情來了就做,很少去想為什麼去做,怎麼做,以及做了之後想得到什麼結果?

這是這本書的介紹裡的一段文字,作者勇他自己的故事來啟示著我們讀者,算是自傳行,閒暇時間也可以讀一讀。

《我要做人生的甲方》

每天宅在家裡不知道做什麼?我來推薦你讀一讀這四本書

起初真的是被這名字吸引的,所以我入手這本先是出於名字對我的激勵吧。

這本書是霧滿攔江老師寫的,通過案例來講解認知和思維角度讓我們再次意識到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重要性。本書主要講了以下四個方面:

一、人生中最艱難的認知課題,自我保護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解決問題是讓你認知升級的最佳方式;

二、愛的傲慢與偏見;那些年我們受過的欺騙,不要在欺騙中學會成長,我們要做自己的主導;

三、聽正確的話,做正確的事,放棄是一個念頭,永不放棄是一種信念,學會堅持;

四、人生嘛,進退自如才最好,我們要學會愛自己,遠離讓你放棄獨立自主的人;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都是乙方的形式存在著,每個人都想成為甲方,擁有更多的選擇。從這本書中可以讓我們認識到:

我們要做生活的甲方,我的生活我做主,不管我們的生活壓力有多大,我們都有提升自己的認知,活出自我,面對現實向前看。

《人間值得》

每天宅在家裡不知道做什麼?我來推薦你讀一讀這四本書

一位90歲從事心理諮詢的奶奶寫的,文字不疾不徐,從中能感受點滴的平和心態,這是我看中這本書的點,在工作和學習亞歷山大的今天,適合拿來放鬆松治癒,用中村恆子奶奶的話來說“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人生,只要能照亮某個角落就夠了”。

在我看完這本書後,我發現這其實是恆子奶奶能夠忍受艱難的生活,淡然地工作到現在,一輩子溫暖慈愛的最重要的原因。

無論是“不要期待過多,對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還是“人生常常需要忍耐,思考可以輕鬆忍耐的方法”,又或者是“和那個人該交往還是遠離,不要急於尋找答案,調整心理的距離感就夠了”……這些體悟其實都源於恆子奶奶有一顆能夠堅韌、寬廣、獨立、仁愛而又能尋找和感知趣味的心。

恆子奶奶總是說“這樣活著便很好”,看上去貌似很沒追求,但這又何嘗不是人生的真諦?

你是什麼樣的人,你想怎樣活,都好。但是不要糾結,不要設限,平衡一點,“如何把人生過得值得,過得歡喜”,這都由你決定。

忽然想起來高曉松說過的一句話:

“人要是太在乎意義了,會損失很多意思。”

我推薦的這些書裡,我都寫了自己覺得可讀的地方,人對書的理解和看法不同,大家選擇覺得對自己有用或者感興趣的就行,每個人的獲得和感受都同,大家各取所需就好,並且理性對待。

這段時間,無聊中要記得多多充實自己,明天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