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介紹老子思想的好書?

康存亮


《新編諸子集成:老子校釋》是建國後對諸子著作的系統清理,相對於民國時期出版的《諸子集成》來說,後出轉精,是目前最好的古代哲學資料。

本書以唐景龍二年易州龍興觀《道德經》碑文為主,參考石本、敦煌本、舊抄本、佚本、正統《道藏》本諸刻本共100餘種,從事校勘。本書系據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版重印。

全書將分兩輯出版。

第一輯所收子書輿舊本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經常要閱讀或查考的書。每一種都選擇到目前為止較好的註釋本。極少數尚無註釋本的,另行註釋。有的書兼收數重各種各具優長的注本。為保持體例基本一致,除個別書外,一般只收用文言或澆近文言撰冩的注本。各書正文、註文一律加以新式標點,校正版刻或排印錯誤。

第二輯收集第一輯之外的其它子書。其中大部分沒有現在注本,凡有必要進行註釋的,應加註釋;其餘的選擇較好的版本運行點校。這一輯中有不少是殘缺或散佚的書,整理時區別不同情況,有的選取較好的現成輯本,有的要運行補輯或重輯。

擴展資料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淘氣蛋的爸爸


學習老子思想最好的就是陳鼓應的《老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出的。

還有就是學習老子的著作,

比如:老子的《道德經》《易經》和《論語》,這三部書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

《老子今注今譯》簡介:

《老子》又稱《道德經》,全書分為“道經”和“德經”兩篇,共計八十一章,僅僅五千餘字,卻微言大義,包羅萬象。其內容涵蓋了宇宙觀、認識觀、人生觀、方法論以及處世之學、用兵之道、治國之策……《老子》被世人奉為道教主要經典之一,為我國重要文化遺產。

[1]《老子今注今譯》是由陳鼓應先生註譯的。《道典詮釋書系:老子今注今譯(參照簡帛本)(修訂版)》在大量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根據個人多年研究心得,對《老子》作了全面介紹。它以《老子》原有篇章為序,先引原文,再加註釋,而後是今譯,最後是引述。註釋通俗易懂,今譯文字優美,註釋、引述學術容量大;因而,它既便於初學者,又可作為進一步研究的指南。

感興趣的話可以閱讀學習。





西路壩七杯茶


第一個可以說是註釋《老子》的,就是法家的韓非子

《韓非子》中有《喻老》,《解老》二篇。且韓非子是在戰國時期,距離老子應當是最近的。所以韓非子的看法,是很有參考意義的!

《莊子》,是對老子“道”的詳細闡述。有人說老子樸實,莊子逍遙。其實都一樣。醜和美,難道不一樣嗎?要解讀道家,就要徹底拋棄儒家思想。誰都知道,裝滿橙汁的杯子,如果不倒完,是不能裝水的。

還有 河上公, 三國時期的王弼,對《老子》

的註釋,可謂是千古有名。還有 嚴君平的《老子指歸》。

解讀老子,首先要了解《道德經》的原文。可以參照以上我說的那些,以及甲乙帛書來看。

也可以看看禪宗思想,禪宗思想深受魏晉玄學影響。



我愛吃蘭州牛肉麵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1]



華美德


王弼,字輔嗣,三國時代曹魏山陽郡人,經學家,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王弼曾任尚書郎。少年有文名,曾為《道德經》與《易經》撰寫註解。由於《道德經》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經注》曾是本書的唯一留傳。


彭昌奇夢外人19660215


《道德經》《清淨經》《太上感應經》等…… 經書不是世間法的學問,要明白經書的真正意義,要修行。有心者可以去尋一位明師隨之。經書也不在多,因為講的是一個事兒。一通百通。九九歸一。關鍵是契入。老子言:上士聞道,勤而行知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無古亦無今208


老子的作品: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經》)一書,共81章。

老子介紹: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老子有兩個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萊子。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老聃曾擔任守藏史(藏書室室長)。著有《道德經》一書,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他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到了唐朝武宗時期老子被定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認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Aa參天大樹


書有很多,比如陳鼓應《老子註釋及評介》,蘭喜並《老子解讀》、周紹賢《老子要義》、徐梵澄《老子臆解》、馬敘倫《老子校詁》、朱謙之《老子校釋》。

但我覺得如果真的想了解老子的思想,一方面是讀原著 ,這樣能從原著中得到自己的體會;另一方面還可以多看一些論文,特別是碩博論文,結合別人和自己的觀點,更好的理解老子的思想。


我思故我在品味此岸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老子跳出來說: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

你是相信老子,還是相信眼睛?

對老子思想的興趣,源自尋找人生導師,還是隻想了解一下老子其人呢?

說到人生導師,老子實在不是理想選擇。孔子雖然絮絮叨叨,倒也平易近人;孟子雄辯滔滔,莊子天馬行空,眾弟子定是頂禮膜拜!

只有老子,老先生總是‘正言若反’,聽的人一頭霧水!但實際上說到思想的博大精深,首推老子。老子思想,集中體現在《老子》一書,也就是《道德經》中。《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翻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不管是《道德經》也好,《論語》也好。重要的不是經典到底說了什麼,而在於闡述者是如何理解的。所以在歷史上真正發揮過作用的儒家思想,是孔穎注的《論語》、朱熹注的《論語》等等注本。朱熹注本《論語》更是科舉考試官方指定教材,雖然朱熹本人表示反對。

《道德經》比較著名的注本有:

西漢時期的《河上公章句集註》

西漢末年嚴遵的《道德真經指歸》:

東漢時期的《老子想爾注》,據說是道祖天師張道陵所撰;

東晉天才玄學家王弼的《老子指略》

這些古文,雖經過闡發,現代人看起來依舊費勁。推薦幾本現代人的老子新解吧:

一:熊逸《道可道》(一句話:透徹)

二:南懷瑾《老子他說》(一句話:博大)

三: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一句話:全面)





太古水月


張三愚釋義《道德經新譯》一書,讓老子之道,可知,可解,可傳,可行,可證,可悟。

古之大德譯《道德經》側重點各有不同,尹喜側重於修行,呂洞賓側重於內丹,李世民側重於治國,王弼側重於譯文,南懷瑾側重於國學、佛學,甚少以“道”為翻譯之重點。蓋因“道”之玄妙,無波若智慧,難釋道之妙義。《道德經》新譯,直擊道之本源,讓“大道至簡,返璞歸真”人人可解,人人可行。

《道德經》言簡意賅,內容宏大。大至宇宙,小至微塵,有修身,有長生,有用兵,有治國,更有無為取天下。所以道德經之妙在於。用,故新譯版本側重於實用。新譯《道德經》不再是講“道理”,而是講“道”。道理服務於頭腦,道服務於心,支持於行動,實踐出真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