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相親》:真的要用一輩子,才能明白什麼叫相愛

中國傳統文化對女人存在兩種態度:一種是宗教化,另一種是實用化,這樣的觀念讓女人在婚姻裡更多是一種身份角色的存在。


這是作為導演的張艾嘉又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依然是以她女性主義的視角,關注時代背景下女人的心靈成長。

作為一名臺灣演員和導演,張艾嘉對大陸家庭生活的呈現真實而又質樸,沒有一點兒文藝腔,更看不到文化的隔離和疏離。她的作品不是審視生活,她是深度的參與並思考生活。我們感受到的,是她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理性珍惜。

電影中的故事真實卻又荒誕:嶽慧英母親去世後,她想把埋在鄉下的父親骨灰取出與母親合葬,但遭到鄉下阿祖的阻攔。阿祖17歲嫁給慧英的父親嶽子福,婚後半年村上鬧饑荒,嶽子福想進城闖一闖。這一闖,一直到96年躺在棺材裡被運回來。

阿祖苦等了慧英父親一輩子,也只是等到父親的一具屍骨,這是阿祖來世夫妻團圓的期盼,她不能放手給了慧英。阿祖和慧英兩人互不相讓。

慧英的女兒薇薇和男朋友阿達慢慢理解了阿祖的苦衷。三代人的感情,在不斷的敘說中發生著變化,阿祖終於放手“丈夫”的骨灰,與此同時慧英也打算把母親的骨灰送到鄉下與父親合葬。

這是三代人的愛情故事,是三代中國女人對待婚姻的不同態度,有傳統和現代的撞擊,有理想和現實的妥協,有自我的迷茫也有自我的探索。

《相愛相親》:真的要用一輩子,才能明白什麼叫相愛

01.阿祖,女性傳統道德的祭品

阿祖一生的守候,只是為了妻子這個角色所帶給她的身份價值。

①阿祖的婚姻家庭觀:親就是情

阿祖拿出“丈夫”嶽子福寫的信給薇薇看,每一封的內容都是寄錢貼補家用。薇薇告訴阿祖:“這些信是家書,不是那種愛的情書。您就忘了他吧,他這麼多年都沒有回來過,也沒有照顧過您,他心裡根本沒有您。”

阿祖急切地辯解:“他多寄了五塊錢讓我做件襖。老爺子幫我找人做了件襖,我穿著,照了張相給他寄過去。你拍你拍,這上頭都寫著呢!你看呀,他沒有少寄一分錢養家。”

傳統的文化裡—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在阿祖的心裡,一個男人從未停止過給自己家用,這不是“照顧”是什麼?這個男人還不忘讓自己買件新衣服,這不是“心裡有自己”是什麼?薇薇說“他把您當親人當家人,這跟他和我外婆的感情不一樣”,阿祖不懂,這有什麼不一樣。親不就是情嗎?不是親人、家人,哪會有這份情!

《相愛相親》:真的要用一輩子,才能明白什麼叫相愛

②阿祖是傳統道德的祭品

阿祖是鄉村社會的傳統女性。她嫁給了慧英的父親,妻子是她的家庭角色,也是她的社會身份。甚至她的名字—嶽曾氏,都是基於妻子這個角色才獲取。

但是在阿祖的生活裡,“丈夫”始終只是一個符號性的存在。他只是掛在牆上的一種文字,一種只有阿祖自己認識的家鄉文字。丈夫的影像殘存在她幾十年前的記憶裡,模糊到她甚至不認識照片裡的“丈夫”。

當男人一去不回,一個沒有男人、沒有子女的孤寡老人,靠什麼在鄉村社會立足?阿祖唯有恪守兒媳的本份,為公婆養老送終。這個本份,是她認可的道德,也是她在鄉村社會獲取身份僅有的途徑。她不敢、也不能因為男人的“背叛”去背叛這個傳統。

為公婆養老送終的道德操守,終為她贏得了登上族譜的“榮耀”,也為她迎來鄉親們對她身份的捍衛。村口的貞節牌坊雖然不是為阿祖所立,但是上面刻寫的“堅徽節操、婦潔還兼、慈親即是、傑振綱常”,是對老祖一生堅守的價值評判。那是社會對她身份的認可,那是她身為女人的價值所在。

《相愛相親》:真的要用一輩子,才能明白什麼叫相愛

③阿祖是被宗教化了的女性

阿祖一輩子靠一堆符號定義了自己。她沒有體驗過夫妻攜手相伴的甜蜜,沒有享受過為人母親的美好,她只有一堆社會認可的標籤。從慧英家回來,阿祖開始意識到自己捍衛了一輩子的這個“丈夫”是如此的虛無縹緲;當那張阿達P出來的合影被雨水浸泡,她終於明白,照片上的面容從來都不是屬於她的“丈夫”。

她親自監工送走了這個虛假的“丈夫”,一句“我不要你了”的告別是那麼毅然決然。她送走的,是她曾經不幸的人生,她放下的,是她不再需要的執念。此刻的阿祖,迎來的才是她人生的高光時刻。此刻,她終於成了她自己;此刻,她終於只是她自己。

在中國的傳統裡,女人不僅是民族的生物性再生產者,還是民族文化的再生產者。她們似乎天然就是傳統文化的監護人,她們總能以特有的文化方式營造一個‘家’”,再把這個文化背後的觀念傳遞給下一代。

《相愛相親》:真的要用一輩子,才能明白什麼叫相愛

02.慧英,傳統的捍衛者和批判者

惠英是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她既捍衛傳統,又批判傳統。

①慧英的愛情婚姻觀:有愛才有情

慧英感傷地念著父親寫給母親的情書教訓女兒:“比起你們那些電視上表態的節目,這叫真心相愛。”

慧英告訴阿祖:“我母親是我父親唯一的一個合法妻子,他們相愛結婚,然後互相照顧了一輩子,在我的記憶裡,他們從來沒有對對方大聲講過一句話。現在他們可以合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您能夠理解我這個做女兒的心意嗎?”

父母的愛情是慧英理想愛情的樣子,有愛才有情。母親臨終前喃喃的低語,慧英固執地解釋為是母親想要和父親合葬。她見過父母一生的恩愛,她想讓自己的理想愛情更加完美—生要同寢、死要同穴。她不能接受母親被稱為二房,在她心裡,父親和阿祖結婚沒有半年就離開家了,沒有什麼愛不愛的,因此她要盡對父母的孝道,要讓她眼裡的愛情有一個最圓滿的結局。

她一方面感慨貞潔牌坊後面女人的艱難,另一方面又無視阿祖作為女人痛苦的一生。她用孝道的傳統捍衛她理想的婚姻,卻又反抗著傳統認可的阿祖的婚姻。

《相愛相親》:真的要用一輩子,才能明白什麼叫相愛

② 慧英的身份危機

在三代人中,慧英的身份角色是最全面的,她是父母的女兒、薇薇的母親,老尹的妻子和學生的老師

年輕時,她以天子驕子的身份等待軍人出身的老尹,然後又說服自己的父母接受老尹,這是一場讓她充滿優越感的婚姻。可老尹的唯唯諾諾讓她失望,她渴望一個像父親那樣會說愛的男人。

作為母親,女兒並不認可她;做為妻子又發現老尹和鄰居王太太打情罵俏,處在更年期的慧英不能不焦慮,不能不恐慌。

當這兩個身份岌岌可危,她更不願失去教師的身份。即將退休的她一臉冷漠地告訴試圖和她告別的學生:“誰告訴你們這是最後(的教師節)?”她在會議上跟同事強調:“現在經驗又豐富,小孩都大了,沒有什麼後顧之憂,這個時候退休我覺得真是浪費了。”

看著遲早都要離開家的女兒、令人失望的丈夫、還有即將就要失去的職業,

這一系列依附於他人的身份遊離和不穩定加劇了她的恐慌。對“喪失”的恐懼讓她愈發的想要控制。老尹告訴女兒“你媽她那是害怕”,一語道破慧英的身份危機。

她想通過合葬父母證明她做為女兒的孝道,重新彰顯她在家庭中的價值;她想通過退而不休的社會身份,繼續保證她在家庭中的權威地位。

《相愛相親》:真的要用一輩子,才能明白什麼叫相愛

03.薇薇,愛情婚姻的迷茫者

對於薇薇這一代的年輕人來說,相愛就要相守,為愛就要勇於追求。因此她不理解為什麼阿祖不去城裡找外公?她不理解阿祖明知道外公娶了外婆為什麼不改嫁?她替阿祖不值,埋怨自私的外公耽誤了阿祖一輩子,可為何如此巨大的痛苦委屈阿祖又不願說出來?

薇薇是嬌生慣養長大的一代,她自我、任性、我行我素。她急於尋求身份的獨立,因此討厭媽媽對她的過度管控,想方設法脫離父母搬出去住。明明是經濟上依賴於父母才導致的不獨立,卻被她解讀為是媽媽不允許她獨立。一方面她認為婚姻只要兩個人相愛就行,她可以偷出戶口本去領結婚證;另一方面她又困惑於阿達沒有一點兒存款,她對阿達撒嬌說“你養我”時的那份遲疑,是她對自己在這段愛情中自我的迷茫。

阿祖是她的姥姥,也是她的節目素材。她想探究阿祖一輩子守候的真相,即是她作為女性的好奇,也是她的職業需要,她對自己在這件事情當中的身份也是模糊的。阿達質疑電視臺節目的動機、更質疑薇薇出賣家庭隱私的行為。這些質疑不斷增加著她的惶恐,也加劇著她的自我懷疑。

和阿達領證時遺漏在家的身份證雖然不是她有意為之,卻恰恰說明了她還不具備走入婚姻的能力。她還不理解婚姻所需要揹負的責任,她還不知道自己在感情當中的位置,她還不明白如何完成該有的角色。她流著眼淚告訴要去北京的阿達“我不會等你的”,又充滿遲疑地告訴媽媽她要等阿達一輩子,可是“一輩子到底有多久”。

《相愛相親》:真的要用一輩子,才能明白什麼叫相愛

04.愛情,男人和女人有不同的取捨;婚姻,不同的時代卻有相同的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自我或者個人,是關係中的自我或個人,作為“角色”的人,往往超越了作為某種性別的人,性別的差異總是以各種方式與社會角色融為一體,男人和女人因此有了不同的選擇。

① 愛情和婚姻,永遠不會是男人的枷鎖

在阿祖的生活裡,丈夫只是一段寄錢養家的記憶,是一個掛在牆上的名字,是一堆葉落歸根的屍骨,一個隱形的人卻如提線木偶般操縱了阿祖的一生。

在慧英的生活裡,老尹是一個被動的存在。他真心感激慧英當年選擇自己並且善待自己的父母。他對慧英的愛情表達是服從和默默的關懷,他用隱忍成就了慧英的妻子身份。

在薇薇的愛情裡,阿達是自主的。原本要去北京的他,可以因為對薇薇的愛情選擇留下;他坦坦蕩蕩地幫助作為發小的單親媽媽;他毫不猶豫地指責薇薇對阿祖太殘忍,質疑薇薇讓阿祖上電視的初衷。他不是為愛迷失的男人,愛或不愛,都是他主動的選擇。

波伏娃說:男性是自主的人,女性是不能自主的人;男性的參照物不是女性;女性是附屬於人的,是與主要者相對立的次要者。

不論是外公還是老尹和阿達,他們都以自己的男性身份矗立於世。他們沒有在身邊的女人身上尋找身份認同,而是把眼光投向了外面的世界

外公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老尹則告訴慧英:我自己肯定是要出去,有你在最好,你要是不去我就自己去。阿達對薇薇說:很多事情如果你不去做就沒有機會了,我在北京安頓好了你就可以來找我,隨便你,想不想來都行。

男性長期以來都是社會的主體,而且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實行男權統治。因此男性在向外探索時是沒有一絲遊疑的,他們無需用婚姻證明自己的存在,更無需用一場婚姻實現自己的價值。

《相愛相親》:真的要用一輩子,才能明白什麼叫相愛

② 女人的愛情和婚姻,始終需要一份“權力”的認證

男尊女卑的性別秩序並非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會和文化人為建構起來的,正如《第二性》一書中的那句名言:一個人並不是生而為女性而變成女性的。

阿祖和惠英,都在給自己認可的感情尋找一份權力的支撐和認同。

阿祖有傳統社會習俗這個隱形權力的支撐。村民們告訴慧英:“你爸你媽合法不合法,那是你們城裡的事,在我們這裡,就認阿祖。她替你爺爺奶奶養老送終,族譜宗祠上寫得都是她的名字,你要說她跟你爸沒有關係,那怎麼可能呢?”

在父母的關係上惠英則尋找法律的認同,她費盡心力開具街道證明、單位證明,給已然亡故的父母開出了結婚證明,充滿了荒誕不經的黑色幽默。她自己的身份恐慌,是隱忍了一輩子的老尹一番深情的告白,才讓她重新找回了自己作為妻子的價值,讓即將退休的她有了未來生活的方向。

薇薇也逐漸認識到不被父母認可的感情似乎寸步難行。她沒有能力像阿祖那樣用一輩子的等待證明自己的愛情,她已經意識到,自己未來的婚姻離不開父母的庇護。

女性不是獨立的個體,相對於男性,女性是附屬的、非自主的、被決定的。女性總是被置於某個特定的人倫關係中,作為與男性相對的某個社會或家庭的角色出現。在男權主宰之下,在男權文化構建起來的主體性之中,女性總是習慣性地尋求身份的認同。

《相愛相親》:真的要用一輩子,才能明白什麼叫相愛

③愛情,永遠不是婚姻的唯一內容

阿達的離開,是他和薇薇都已經認識到,婚姻裡並不僅僅只有愛情。

阿祖不懂愛情嗎?當薇薇問阿祖自己的男朋友是不是很帥,阿祖的臉上浮現出少女般純真的表情。當薇薇告訴阿祖因為媽媽不會同意自己找的男朋友,戲虐地說“要不我跟他私奔吧”,一聲不吭的阿祖突然鏗鏘有力地回應了一聲“好”。

阿祖沒有得到過慧英爸爸的愛情,卻依然守候了一輩子,因為傳統社會的婚姻基礎不是愛情而是經濟。對於一個沒有獨立經濟能力的農村婦女,她只能依附於這樣的婚姻。能否養家是好男人最重要的價值評判標準,因此阿祖才憤怒地去擰那個說男人“背叛”自己的女記者。在她心裡,養家一輩子的慧英爸爸是當之無愧的“丈夫”。

慧英是受人尊敬的教師,她和作為駕校教練的老尹有身份和經濟的社會認同差異,因此她在家庭裡可以對老尹意氣指使。薇薇只看到了媽媽對爸爸“不講理”,她沒看到媽媽“不講理”的資本是什麼。

經濟學家弗裡德曼曾經寫信告誡準備為了女朋友放棄事業的侄子:你可以做你自己的決定,但是如果你真的認為這女孩兒是你一生唯一最愛的話,那麼我以一位統計學家的身份告訴你,世界上兩個唯一最愛的人,相遇的機會是零。

家庭生育和養老職能的社會化,女性經濟的獨立性,使得婚姻的經濟屬性大為降低。但是婚姻制度畢竟是經濟的產物,是男女兩個經濟體的結合,像辦企業一樣去經營家庭,才能收穫有質量的婚姻。要讓婚姻裡的兩個人走完一輩子,僅有愛情是遠遠不夠的。

《相愛相親》:真的要用一輩子,才能明白什麼叫相愛

結語

婚姻不是輕鬆的事情,不論是空等了一輩子的阿祖,還是埋怨指責了一輩子的慧英。

年輕一代應該明白,如果想要在自己衰老的時候,還有一個人陪伴在身邊看夕陽,就一定要收起不願意對婚姻付出的想法,然後貨真價實地找一個有同樣想法的人好好經營。但是即使這樣,未來也仍然有很多變故。

總之,真的要用一輩子,才能明白什麼叫相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