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結構化面試: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在競爭激烈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要面對學業的負擔、升學的力以及父母和老師的深切期盼,這就需要他們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和調試能力。近些年的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中,常常以此作為命題背景進行題目的命制,如:學生考試成績下降崩潰大哭,作為教師你怎麼辦?這就需要教師們具備引導學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質的能力,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下面中公教育就此問題進行深度剖析,供各位考生進行參考。


教師結構化面試: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一、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基礎,只有學生充分地信任老師,教師才能毫無障礙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師必須本著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主的原則,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加強師生間的理解與溝通,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係。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學生保持良好心態的前提,因此,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要避免以成績論英雄,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潛能,為學生提供展現自己的舞臺,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及時肯定與鼓勵,從而充分建立其自信心。

三、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一個人只有樹立了目標,才能為之不斷奮鬥。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能力和興趣,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從而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哪怕面對挫折和困難,也會充滿信心,堅定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四、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教師應多組織和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接觸書本以外的世界,以加油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使其學會寬容理解、心境開闊。還要通過正面引導增強心理調適能力,使學生學會坦然面對困境,學會處理問題。

文章轉自:http://wuhu.offc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