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结构化面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要面对学业的负担、升学的力以及父母和老师的深切期盼,这就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和调试能力。近些年的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中,常常以此作为命题背景进行题目的命制,如:学生考试成绩下降崩溃大哭,作为教师你怎么办?这就需要教师们具备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能力,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下面中公教育就此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供各位考生进行参考。


教师结构化面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只有学生充分地信任老师,教师才能毫无障碍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师必须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师生间的理解与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学生保持良好心态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避免以成绩论英雄,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与鼓励,从而充分建立其自信心。

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一个人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为之不断奋斗。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和兴趣,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哪怕面对挫折和困难,也会充满信心,坚定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四、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教师应多组织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书本以外的世界,以加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学会宽容理解、心境开阔。还要通过正面引导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使学生学会坦然面对困境,学会处理问题。

文章转自:http://wuhu.offc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