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昌寧:銀髮丹心“疫”線紅

一個黨員一面旗,銀髮丹心抗疫情。

在雲南昌寧縣,有這樣一群老黨員老幹部,面對嚴峻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他們沒有退縮,而是始終牢記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積極主動投入防控工作,在宣傳勸導、清掃消毒、守卡巡查“疫線”發揮著老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世紀廣場上的美麗身影

2月6日,田園鎮龍井社區老幹黨支部的楊有福、禹明祥、劉國慶等幾位老黨員,頭戴“小紅帽”、面戴口罩、臂套“文明勸導員”袖章、拉上移動音箱,到縣城世紀廣場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

遇到少數還在廣場活動的人員,老黨員們立刻上前勸導他們趕緊回家,並提醒大家減少出門、不忘戴口罩、堅持勤洗手。待廣場上逗留人員勸走後,幾位老黨員細心地對周邊環境進行了清掃、消毒。

往昔群眾健身、休閒的廣場,此時一片寧靜,老黨員們的身影在廣場上顯得格外美麗、格外動人。

老黨員楊有福說:“我雖然不能再到一線治病救人,但我也想盡到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保持環境清潔衛生也是為抗疫作貢獻。”老黨員禹明祥說:“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全黨同志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奮戰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作為一名老黨員,雖然上了歲數,不能衝鋒在一線,但國家需要之時,也不能袖手旁觀,我們要以力所能及的形式支持抗擊疫情。”

手寫標語助力戰“疫”

社區疫情防疫宣傳靠喇叭宣傳、靠黨員幹部勸導還是不夠,宣傳標語也不能少。

“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風”“強防護、不恐慌、信科學、不傳謠”“人多不去湊熱鬧,出門記得戴口罩”……在田園鎮達丙社區的主次幹道、小區、大街小巷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都能看到一幅幅手寫的宣傳標語,用簡單樸實的文字,告知群眾如何預防疫情、面對疫情。

70歲的退休幹部蘇國紅居住在達丙社區,他看到疫情防控的宣傳“短板”後,主動聯繫社區工作人員,表明自己可手寫宣傳標語,盡一位共產黨員的微薄之力。

2月3日下午,蘇國紅邀請了兩位退休老同志到社區,幫助書寫標語,一筆一畫裡體現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牽掛。3小時過去了,幾位老人顧不上喝水、休息,共寫了200多張宣傳標語。

目前,這些標語已張貼在社區各居民小組的醒目位置,提醒著居民增強防控意識,自覺投入到防控布控工作中。

“我是一個有著28年黨齡的黨員,在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時候,一定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蘇國紅手握毛筆,書寫出一道道老黨員助力防疫一線的風景線。

自制口罩送鄰里,實用又暖心

近日,田園鎮龍井社區南門街黨支部的李紅梅、王樹芬、高文相等幾位老黨員和社區的同志都很忙,他們成了縫紉能手、能工巧匠,僅2月1日一天,就製作了280個口罩發放給社區居民。

領到口罩的居民楊國昌高興地說:“現在全國都在重防疫情,醫療資源很緊缺,特別是口罩。社區黨組織自己籌資、發動黨員自己製作,為老百姓解決了當前口罩緊缺的問題,做了一件大好事。”

龍井社區黨總支書記、龍井社區老幹第一黨支部書記李林峻介紹,“我們通過發動黨員幹部多渠道、全覆蓋向居民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關防控知識,‘少走動、不聚集、戴口罩’等防疫知識已經深入人心。但在排查過程中,我們瞭解到醫用物資非常緊缺,居民購買口罩非常困難。”

瞭解到這一情況後,南門街黨支部書記、現年57歲的黨員李紅梅決定發揚自力更生幫助群眾解決燃眉之急。在社區黨總支的組織下,老黨員、年輕黨員、社區工作人員齊上陣,組成了“小分隊”,老黨員搬來家中的縫紉機,大家購買了棉布、紗布、橡皮筋,調機子、上線、扯布,齊心協力動手做口罩。

老黨員們說:“雖然自制口罩僅限於非醫務人員的臨時佩戴,但經過高溫消毒後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作為共產黨員,一定要盡己所能發揮作用,在非常時期更要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

主動請纓守“疫”線

疫情就是命令。

原縣政協副主席、老黨員楊光侯退休之後,一直住在柯街鎮聯合村中寨村民小組的老家。疫情防控期間,他主動向聯合村黨總支請纓,參與疫情防控布控工作。他利用自己熟悉情況、精通苗語的優勢,到苗族群眾家中派發宣傳單,叮囑他們注意學習防護知識,協助村委會排查外出求學、務工的返鄉人員,及時反饋情況,帶領黨員群眾加入到防疫行動中來。

不僅如此,楊光侯還每天認真巡查,耐心說服在寨子裡逗留、聚集的農戶減少外出,提醒大人、孩童必須外出時必須佩口罩,提高自我防護意識。為減少外來人員流動,聯合村在主要幹道設置了卡點,楊老在第一時間就報名參加卡點值守工作,村裡其他黨員們被楊老的精神所感動,大家紛紛加入到守卡的隊伍中。

“防疫就是戰役。疫情不退,我們不退!我們全力以赴,一定能打贏這場戰役。”在漭水鎮老廠社區風吹山檢測點,已進入古稀之年的老黨員魯艾侯主動請戰,和村兩委的年輕同志一起,不分晝夜,把守“疫”線,參與進出人員排查登記,勸返外來人員,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現在是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退休幹部,也有責任、有義務儘自己的一份力!”“連退休的的老同志都衝在前面,我們更加沒有理由退縮!”在一線檢測點的工作人員深受老黨員魯艾侯的感染,紛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築牢疫情“防控大堤”。

“我是一個有46年黨齡的老黨員,現在根據鎮黨委、政府號召,特來向黨組織報到,志願加入駐點值守......”2月4日早晨,灣甸鄉小街子村疫情防控值守點迎來了一位特別的老人,他用莊嚴的語氣念這段事先準備好的請戰書,主動請纓參加到疫情防控隊伍。

77歲高齡的灣甸鄉小街子村第二黨支部平田黨小組黨員李國旺,在村裡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模範黨員”和“熱心老倌兒”。李國旺在得知村裡也設了疫情防控值守點,並且需要大量人員輪班值守時,他主動向村“兩委”請求給他安排排班。

家裡人都勸他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執意要去。“你爹可是一名中共黨員,現在國家有難,政府有難,必須要站出來衝在前面,可惜我不會醫病,不然我還想衝到武漢支援呢。”面對女兒的勸阻,李國旺這樣說。

村裡拗不過李老,給他安排了白天值守的任務。崗位上的李國旺認真負責,值守起來一點都不馬虎。10幾個小時的值守任務,他一絲不苟,對進出車輛和人員逐一進行嚴格登記、消毒、檢驗。

“為了我們大家的健康,我們一定要嚴格值守。”有時檢查很嚴格,群眾不理解,李國旺都是認真勸導、耐心說服。

捐款抗“疫”獻真情

“你們視人民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舍小家顧大家,甚至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為全鎮二萬多人民生命負責的精神深深地感動教育著我。”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今年已71歲有著42年黨齡的老黨員師培華,深深地感受到奮戰在大田壩鎮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的辛勤和付出。感動之餘,他飽含深情,並親手寫下了一份致醫務工作者的“感動致謝慰問信”,並捐款1000元。

老人動情地說:“這我不能到疫情一線去,但我也想盡一份綿薄之力。”

田園鎮新城社區今年77歲、有56年黨齡的退伍老兵尹贊忠,1979年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在戰鬥中負傷被評為因戰七級傷殘。

“我作為一名老黨員、一名退伍軍人,理應在國家有困難的時刻義無反顧地站出來,做到招必回,戰必勝。”在此次疫情中,尹贊忠發揮抗戰老兵的軍人本色,發動本支部的11名老黨員,為此次抗擊疫情捐款720元。“錢不多,但代表著我們退伍黨員老兵的一點心意!”尹贊忠說。

家住耈街鄉團山村王家村民小組的84歲老黨員王文明,2月10日將1000元的捐款交到了耈街鄉團山健康檢測點工作人員手中,支援抗“疫”。

老人說:“這些天來,在電視新聞上看著疫情很嚴重,我心裡特別難受。一線的工作人員不辭辛苦堅守在防控線上默默付出,我很感動,我必須為疫情防控工作盡一點力量、獻一份愛心。老伴做了手術後還剩點錢,這一千元錢是我的一點點心意,我拿去買米買油我也搬不回家,還不如用來給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補貼下生活,或是買幾個口罩也是好的。”

力所能及的行動,力所能及的“心意”,老黨員老幹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提振著全縣人民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雲南網通訊員 吳再忠 張賽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