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抗击非典,17年后抗击新冠肺炎!烟台交警跨越17年的两次“疫战”

17年前他们是抗击非典的小鲜肉,如今是依旧是“抗疫”前线的钢铁战士

高速交警支队民警跨越17年的两次“疫战”

大小新闻客户端2月12日讯(YMG全媒体·大小新闻记者 全百惠 王轶 通讯员 王国良 黄婷摄影报道)在充满挑战的战“疫”第一线,在那日夜忙碌的身影中,你可以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熟悉,不只因为每天都可以遇到;熟悉,更因为他们还是17年前的自己。

即使“疫”战中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也要倾其所有去抗争。

身份的转变,不变的“初心”

17年前抗击非典,17年后抗击新冠肺炎!烟台交警跨越17年的两次“疫战”

吕松东是高速交警支队莱山大队的副大队长。2月10日,在高速公路杜家疃收费站忙碌了一天的他回到大队,紧忙往嘴里塞了两口饭,趁这个间隙他与同样在公安一线奋战的妻子互报了平安,又有点埋怨自己的说到:岁月不饶人啊,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体力也有点跟不上了,如果还是17年前的自己,一天这十几个小时哪里是问题。而实际上,这已经是他连续十几天的每天十几个小时了。

17年前,同样的面庞,只是少了那许多的皱纹和白发。面对SARS病毒的时候,作为年轻民警他主动请缨,设卡口,下社区,保畅通,做排查。虽然孩子刚刚出生不久,但一心扑在防控工作上的他,愣是一连两个月没有回家。 “那是真想老婆孩子啊,那时候不和现在一样视频还能互相看着说会话,那时候就能听听声音”。

17年前抗击非典,17年后抗击新冠肺炎!烟台交警跨越17年的两次“疫战”

不同的岗位,同样的责任

王国良是高速支队指挥中心的民警。作为一支队伍的“大脑”部门,在幕后做好车辆、人员的研判工作能够给一线民警最直接的工作支撑。上班、值班、停休,实际上他从进了腊月就再也没有休息过,每天上百个电话咨询,几万辆车的运行轨迹都需要一一梳理。他说:疫情防控的绝大部分卡口都设在高速公路收费站,作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咱们的责任就更大了,咱们一时的放松就可能导致病毒见缝插针的入侵。

17年前,王国良还是勤务民警,在那一年与SARS病毒的“战役”中,他在自己的工作日记上是这样写的“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搏击,这是一场危及全体中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较量,全体民警必须无条件服从,坚决守住烟台西大门……”

不同的地点,同样的信念

柳长青是高速支队海阳大队的勤务负责人。他从 “疫”战工作开始后就没回过家,他说:本来离家就有100多公里的路程,一来一回的耽误工作,再说家里都挺好,等忙完了再回去。作为勤务负责人,他每天都要亲自带队组织30多名警力在各个收费站卡口全天执勤, 同样的语言,动作一天上千遍,又要适时的化解群众的不满和怨言。

“17年前,我还在福山大队工作,我亲身经历了一场与SARS病毒的斗争,那个时候医疗、救援、防护的条件与现在都没法比,那个时候我们都以最小的代价赢疫情,更何况是现在。在疫情面前我们警察就是灯塔,就是旗帜,就代表绝不后退!”

17年前抗击非典,17年后抗击新冠肺炎!烟台交警跨越17年的两次“疫战”17年前抗击非典,17年后抗击新冠肺炎!烟台交警跨越17年的两次“疫战”

不同的战线,同样的职责

赵庆是高速支队莱山大队的中队长。现在他正在另一条战线上同疫情搏斗着。19年他积极响应党委政府“万名干部下基层”的号召,服务招远民营企业的发展。如今他把自己公安战“疫”的经验带给自己服务的单位,用另一种方式在和大家一起战斗。

他说:17年前,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叫N95,只有一条纱布口罩,却依然不能阻挡我们与病毒斗争的脚步。如今我在另一条战线依旧与高速支队的战友们一起战斗!

他们都是经历了两次“疫”战的人,如今他们仿佛又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又责无旁贷的走在17年前“疫”战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