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和AP一篇文章搞清楚你的孩子學哪個好

前言:經常有家長問姜老師,AP和IB課程相關的問題,但實際上憑判斷感覺這些家長對這些課程並不甚瞭解,而是盲目追求,今天我們來詳細說一下什麼叫AP,IB,各有什麼好處,上這些課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免得你家孩子“誤入歧途”。

喻,IB和AP兩種課程,就如同我們用餐的選擇。餐館的菜單上存在兩種點菜方式:一種是單點,即你喜歡什麼點什麼。喜歡辣的就點辣的,喜歡油炸的就點偏油炸的。第二種是套餐,因此其中必然有你喜歡的,也有你不喜歡的。

AP課程屬於前者,少則,你可以上一門AP;多則,你可以上10門AP,任由自己選擇。就AP課而言,中國學生往往選擇數學、物理、化學等等,畢竟AP英文文學或者AP美國曆史對語言要求偏高。

反之,IB屬於後者,它是個套餐,即你不能挑食,不能只吃辣的或者甜的,因此學生必須文理兼修,最終達成的效果也更加明顯。

下面就來和大家分別具體解釋下這兩門課程的特點和優缺點。

IB和AP一篇文章搞清楚你的孩子學哪個好

AP
高中裡的大學課程

AP全稱為 Advanced Placement,它不是加拿大高中文憑,而是在高中階段開設的具有大學水平的課程。其主要目的是使高中生提前接觸大學課程,完成一些大學的學分課程及考試。它是一個獨立的課程,可以只修1門,也可以修10門。

AP課程體系
由於AP課程一直都是獨立的單科課程,並沒有完整的AP課程體系及相關證書,美國大學理事會一直在進行課程研發和改革,希望形成更為完整的課程體系。2014年秋季,美國大學理事會在美國本土及全球各地近三年的試點後正式推出了創新的AP Capstone 課程體系——AP Capstone 文憑項目。參加AP Capstone 項目的學生將大幅提高他們的邏輯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小組合作能力、論證能力和學術研究能力,從而為學生順利完成大學學業並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做好核心準備。

AP Capstone 項目在既有的AP 學科科目外增加了兩門基礎課程——AP研討課程(AP Seminar)和AP研究課程(AP Research)。這兩門課程有遞進性,通常建議學生在10 年級或11 年級修AP Seminar, 在第二年修AP Research。AP Seminar由團隊項目和展示、個人研究性論文及展示、綜合考試(分析性閱讀和寫作)等內容組成。AP Research 則包括獨立論文寫作(4 000~5 000字)及公開答辯(15~20分鐘)。在順利完成以上兩門課程(獲得3分以上成績)的同時,如果學生另外還選修了四門AP 學科課程並通過了相應的AP 考試(獲得3分以上成績),則可以獲得AP文憑(Capstone Diploma)。如果未選擇或參加其他AP學科課程的考試,則學生可獲得AP研討和研究課程證書(AP Seminar and Research Certificate)。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將近140所大學和文理學院對正在進行的課程改革簽署了支持文件,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常春藤大學”,還有加州伯克利等公立名校和艾姆赫斯特學院等頂尖文理學院,以及英國的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等。種種跡象表明,單純的應試教育和考試培訓的時代已經過去,學生只有打好堅實的基礎,培養真正的學習能力,才能在不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進入理想的大學。

AP課程重點
AP更注重考試。考試內容也大多由選擇題組成。AP課程的目標是達到特定的成績來在申請大學時有更多優勢,也因此在入學後有轉學分的可能。

AP 課程不分等級,且參加AP考試不需要提前上課。如果你有雙語環境,但你的學校不提供那門語言,你可以直接報名參加該語言的AP考試。另外,如果學生比較傾 向於自學,又或許對某一方面有濃厚的興趣,那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課程,再參加統一的AP考試。總體來說,AP課程更加靈活,但不夠全面。

通常來講,AP考試成績需要達到4分以上可以轉學分。

適用對象


它適合於去加拿大高中的學生,由於其沒有年齡的限制,而且可以自己報名參加考試。

AP課程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寬泛的課程選擇,幫助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深入的學術追求並取得成功,適合英語水平較好,學習能力較強,有志大學就讀美國名校的學生。

選修AP課程的好處
▪挑戰自己、在大學招生中脫穎而出
AP課程是高中供的最嚴格的課程的標誌。百分之八十五的名牌大學和大學報告說,學生的AP經歷對錄取決定有積極影響。

▪賺取大學學分
通過參加AP課程,並在AP考試中取得成功,可以獲得大學學分,縮短大學時間,節省大學費用。

▪跳過入門課程
可以在大學以直接進入上一級課程,專注於你最感興趣的工作。

▪培養大學技能
參加AP課程可以培養大學期間所需要的技能,時間管理、學習技能、獨立思考和研究激情等。

名校申請與AP課程的關係


常青藤名校招生時候,總是喜歡看學生 AP 課清單,他們挑選的學生往往在科目選擇上和考試成績中出類拔萃。如果一個學生選擇多門 AP 課, 並且文理均衡,如 AP 世界歷史、AP 微積分、AP 法語等獲得滿分, 這樣的學生往往能夠獲得常青藤的特別青睞,可以增加大學錄取的競爭力。

IB和AP一篇文章搞清楚你的孩子學哪個好

IB
國際通才的搖籃

IB即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起源於瑞士,是國際範圍內承認的高中文憑。IB有固定的課程選擇範圍,學生如果想要拿到IB文憑,就必須在特定範圍內上課。IB文憑也要求最低課程數量和級別。而且由於IB課程需要在特定學術範圍內有固定數量的課程設置,所以相對AP而言開設IB課程的學校也較少。

IB課程優勢
IB課程被全球教育界認可為具有較高學業水準的教育項目,被更廣泛的大、中學所接受,在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國際學生考取國外大學的最理想選擇,是已有一千多所大學認可的國際文憑。

北美、歐洲,有許多著名的大學樂於接收IB學生,美國及加拿大數以千計的大學都視IB文憑為優良的入學資歷。

有一些大學還為優秀IB畢業生提供獎勵學分、越級的鼓勵入學政策,有些院校甚至在學生尚未畢業前便給予優先錄取。

加拿大IB高中
加拿大公立高中的IB文憑課程只有兩年,即11和12年級。但往往從9年級開始上 IB 預備班(Pre-IB),經過9和10兩個年級的強化訓練之後,正式進入11年級的IB 文憑課程。

IB 預備班一般在8年級時的年底報名,在教育局所轄區內不受家庭地址的限制。有興趣的學生應主動向自己的老師瞭解申請程序,尋求老師的支持。

由於申請人數往往大大超過實際招生人數,不同的學校採用不同的方式來選拔學生。有的學校採用面試,有的學校採用書面考試,有的學校則考試和麵試相結合,也有的學校二者都沒有,只看成績單和推薦信。

一般有IB的公立高中同時也有普通班,但IB Program是封閉性的,即IB學生單獨分班,絕大多數課程與普通班的學生分開上。IB學生如果在畢業之前想回到普通班,通常要求回到離自己家較近的Homeschool。由於採用國際統一課程標準,IB學生轉學一般沒問題,跨地區甚至跨國轉到別的IB學校後,過去的學分都將被承認。IB學生可以在暑假和週末到別的IB學校選修自己學校沒有設置的IB課程。

IB 學生畢業時將同時獲得國際統一的IB文憑和本地區教育局的文憑。IB每門課滿分是7分,而加拿大高中一般課程的滿分是100分,所以存在分數轉化問題。不同的課程的轉換因子不一樣,分數如何轉化各省教育廳有相應的標準。以下是IB分數向百分制轉化的大致情況:7(96分), 6 (90分), 5 (86分), 4 (76分), 3 (70分)。

適用對象
▪IB適合學習能力強,做事有條理,善於安排時間的學生。IB的課程量大,進度快,學生每天需要投入大量時間才能完成作業和projects。

▪IB適合全面均衡發展的學生。IB在科學、人文、外語、藝術、社會工作等各方面注重平衡發展,不偏科,不側重某一方面。如果學生在某學科上有特別的興趣和天份,進入IB會感覺自己的特長沒有時間得到充分發揮。這類有特殊天賦的學生,最好留在普通班或課程壓力尚合理的gifted program。

▪IB適合將來從事社會性的工作的學生。IB重視培養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IB文憑所要求的CAS、EE和TOK都遠遠超過普通中學文憑的要求。

▪IB不太適合中考結束才進入體系的學生和英文基礎差的學生。IB課程寫作量很大,外語要求也較高。

▪IB課程沒有太多的選修課。如果學生的專業興趣已經確定,希望在這方面多修些課,在IB中很難實現。

選修IB課程的好處
▪優良的師資力量以及教學環境;

▪學習風氣好。不管情不情願,大家都在努力學習,這訓練了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能力;

▪有利於培養孩子良性競爭的思想意識。IB班上集中了很多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學生,這種同學之間的互相促進,對孩子的一生也許都會有良性的影響;

▪有利於提升大學錄取時的競爭力。大多數西方大學(如哈佛大學)都把 IB、AP、Abitur 以及 A-levels 等四種考試看作說明學生學術興趣和能力的附加指標;

▪有利於入學後的學分的轉化。如果IB 高級課程 (HL) 成績在6分以上,許多大學(包括耶魯大學)認可將該課程轉化為大學學分,即學生可免修此課。

▪課程難度接近大學程度,課程進度與考試安排與大學相似,進大學後適應較容易。麻省理工學院1999年對該校一年級新生微積分(Calculus II )課程的成績統計表明,有IB文憑的學生的平均成績為4.58分,大大超過所有學生的平均成績4.04分,甚至超過在AP Calculus BC中考過5分的學生的平均成績 (4.21 分);

IB和AP一篇文章搞清楚你的孩子學哪個好

IB和AP對比
▪學習思維不同。 AP是一門一門單獨的課程,是factual learning(知識性學習)。而IB是一個完整學習項目,更側重於conceptual learning(概念性學習)。

就像在學習物理課的浮力變化。知識性學習模式會討論浮力是什麼,影響浮力的因素,如何測量浮力等等。這些屬於知識點,將來會出現在考卷上。但是IB在這個基礎之上,會上升到概念層面,比如“浮力” 和“變化”在個人生活中如何存在?跟學生個人的生活有何種聯繫?這就涉及到概念了,並非知識點的或事實性的學習。這種方式的學習迫使學生跨出科目本身的框架去學習,超越了科目自身的知識點。這樣的學習會促使一個17歲的青少年去思考,對於日後的發展更有裨益。

▪學習方式不同。AP可以通過學校學習,on-line學習或自學,進而參加這類考試。IB只能通過學校學習。學生選擇考什麼AP科目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學校條件自行決定。IB學生課程的選擇餘地相對很小。

▪成績評判不同。IB課程成績經轉換為百分制後列入安省高中的成績單。在安省AP一般不列入高中成績單,也不計入高中平均成績(GPA)的計算,這點與美國高中不一樣。

▪選課限制不同。IB學生最多隻能選四門高級課程(HL),實際上大多數學校只允許三門。所以大學所承認的學分的IB課程最多為四門。AP沒有這種限制。近年由於名牌大學入學競爭很激烈,許多學生都用多修AP來證明自己的學習能力。一位學生通過十門以上AP的情況很多見。由於IBProgram這種限制,美國許多IB學生不得不自學AP以求參加更多的考試。但加拿大大多數公立高中開設的AP課程不多,即使開設一般只有很少幾門。如果學生自學能力不強,選擇IB學校至少能有三門大學認可的課程。

IB和AP一篇文章搞清楚你的孩子學哪個好

抉擇
AP or IB ?

總的來說,就目前的趨勢而言,現在越來越火的是IB課程,雖然有很多IB學生反映,學習IB課程在上大學後能夠很好的適應大學生活,但是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

與AP相比,IB課程入學標準、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更高一些,如:考驗學生花一年的時間,寫出3000字或者更長的英文論文,這種可能對於中國的研究生也為難的“原創型論文”,對學生來的挑戰極大。

所以高含金量的IB課程是把雙刃劍,不是所有的學生或者學校僅僅依靠熱情就能駕馭的。IB的課程最好是從小就開始接觸,不然到了高中階段才去銜接會有很大的難度。
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情況去選擇不同的國際課程。相對來說AP更適合一般學生或偏科學生,因為比較靈活選擇。

當然,如果最終選擇AP課程,並不意味比IB的能力低。可以儘量不要只在某一兩科自己擅長的方面考試,如果文科很好,也可以同時選修理科,讓大學能夠清楚地看到申請人是在全方面挑戰自己。不過最最重要的還是無論選擇課程多少,無論選擇IB還是AP,都要在保持好成績的前提下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