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人才发力“智”汇战“疫”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韶关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发挥“人才之家”的优势,迅速组织、广泛发动,全市各类人才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立足自身优势,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齐发力、显身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医护人才:迎风“逆行”,奋斗战“疫”一线

“大家听之色变的病毒,我们却每天跟它‘面对面’打交道。”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的徐亮说,“其实,每一位检验人员都知道,自己进入实验室的那一刻就已置于随时暴露的高风险之下,但这就是我们疾控人的担当和使命。”

“这是我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和一名党员的职责与义务。”韶关市援助湖北医疗队第一医疗队队长、粤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易林在出征仪式上表示。

平实无华的语言,展示了“逆行者”的担当和勇气。疫情发生后,全市医疗卫生专家人才迅速取消休假,以直面疫情危险的勇气,主动奔赴各自工作岗位,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的同志连续加班十余天,每天两班倒,24小时不停息地开展病毒核酸检测。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0多名医生护士报名参加抗疫党员突击队;医疗战线400多名医务人员驻守在全市各交通检查点,600多名医务人员踊跃报名支援武汉疫情防控工作;2月9日、11日,来自全市12家医院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全科等相关专业的31名医护人员,分批奔赴湖北抗疫……

为避免交叉感染,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粤北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铁路医院等4家医院加班加点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推出互联网线上咨询问诊服务。其中,粤北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有80多名线上医生,全天候接受群众有关问询,为群众解疑释惑。

文化人才:以笔为枪,凝聚战“疫”力量

“冠状病毒虽猖狂,人民群众不要慌;戴好口罩勤洗手, 搞好卫生开门窗 ……”连日来,城区大街小巷响起了这首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客家山歌,它以通俗易懂的歌词,向市民宣传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发生后,韶关文化人才发挥文艺优势,纷纷以笔为枪,激励广大市民众志成城、齐心抗疫。曲江客家文化协会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抗疫情保健康》《新年也不去探亲》《口罩戴上把病挡》等脍炙人口的客家山歌;翁源县文艺工作者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作并录制了客家山歌《万众一心战疫情》和朗朗上口的三句半《做好防控利大家》,向父老乡亲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韶关市美术家协会的画家们纷纷拿起画笔,创作了《战胜疫情》《致敬!白衣天使》《武汉加油》等一幅幅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企业人才:用心用力,齐心支援战“疫”

“我们现有产量为每日120万米,可供应制作15万套防护服所需的密封条,就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来说,全国大部分医用防护服的密封条都是我们生产的。”韶关市高信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进波告诉记者。密封条是医用防护服的关键配件,如此大的产能,让该企业受到工信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要求其全力以赴组织生产供应。据了解,为抗击疫情,大年初一,该公司就已经复工,目前采取“两班倒”的方式进行生产,产能约占全国70%,其中80%发往湖北省。

面对疫情,韶关市各类企业人才和企业纷纷行动起来,迅速组织生产抗疫物资,积极伸出援手、奉献爱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出一份力、尽一份责。高层次人才创办的广东萱嘉医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捐赠消毒液2000公斤;有多名享受韶关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的乳源东阳光药业公司,加紧生产磷酸奥司他韦的原材料供应湖北,蓝威公司将20吨消毒水运抵武汉……

聚沙成塔、“智”汇战“疫”,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强大动力。

记者/潘俊宇

通讯员/钟达贵

【作者】 潘俊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