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實習醫生被感染後遭網絡暴力,21歲的他卻說:病好後還要做個好醫生

大概還有一個星期,劉安就能出院了。雖然眼下依舊有點咳嗽、無力,但這個21歲的小夥,依然感覺到力量在一點點回歸身體,隨之而來的,還有慢慢回到軌道的生活秩序。

不過,在經歷了這場疫情中的有驚無險後,還是有了很多微小的改變。對於劉安而言,原本既定的畢業、工作,也在被隔離治療20多天後,被他重新規劃。

“我要去參加專升本考試,更加深造業務。這次我做了病人,感受到了那種恐懼和無力感,我想,我既然學醫了,能夠當醫生,我為什麼不做得更好。”

在學校,劉安學的是康復治療技術。去年7月,大三的他進入武漢某三甲醫院康復科實習。日常就是去各個科室的病房,為患者做針灸治療,能接觸到神經外科、骨科等多個科室的病人。

劉安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感染的,“一直在一線,就是會有這樣的風險吧。”

確診為新冠肺炎後,劉安的情況一度進入危重,躺在病床上,戴著吸氧器,他會想到生死,感到恐懼。這時候,他會聽走廊上醫生護士的腳步聲,曾經實習時,老師曾告訴他們,在醫院,走路要輕、關門也要輕。但是那幾天,他聽到的腳步聲是急促的,伴隨著防護服發出的沙沙聲。

這讓他感到莫名的安全感,“所有人都在努力,在堅持,我也一樣,挺過最糟糕的時候,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

以下是劉安的口述:

“我還年輕,我要活下去”

我是在1月15日開始不舒服的,主要是喉嚨噎得慌,在實習醫院檢查後,診斷是上呼吸道感染,開了藥,症狀很快就緩解了。到了19日,我就回到老家十堰,當天晚上,就開始身體發熱,去了鎮衛生院,醫生還是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然後開始輸液。

其實,就在那兩天,關於“新型肺炎”的消息一直在傳,在實習醫院,我有感覺到一些不一樣,例如,醫院開始採取一些比平時嚴格的防護措施,外科口罩、帽子開始使用,也聽到說感染科有出現病例的情況。

於是,我開始有點不放心,就去了縣醫院的發熱門診,還是一樣的診斷結果,還是繼續輸液治療,但即使短時退燒,一到了晚上12點,又開始持續低燒。從那時開始,我就有意識和家裡人保持距離,並要他們戴上口罩出門。

1月22日,我在經歷了鎮衛生院、縣醫院後,到了十堰市太和醫院,在發熱門診,我拍了CT,抽了血,醫生說我的雙肺有點問題,但不嚴重。接下來的三天,我一直在發熱門診輸液,但情況還是沒有好轉。我提出要做核酸檢測,醫生說當時我們那兒還沒試劑盒。

十堰距離武漢只有一個半小時車程,23日,武漢封城,但我在十堰卻沒有感覺到太大的變化,街上依舊人來人往,這讓我覺得很擔心,我讓母親回了家,叮囑她,不要出門走動,也不要團年聚餐。

1月24日,大年三十,我的CT複查顯示,雙肺感染在惡化,我被收到了感染科,當天晚上做了核酸檢測,第二天上午就確診為新冠肺炎。

這時候,距離我最初出現症狀,剛好10天。我能明顯感覺得到,十堰開始緊張起來了,發熱門診的病人一下子增多,街上大家都戴上了口罩。而我的情況,也開始變得糟糕。咳嗽、呼吸衰竭、喘不過氣,醫生診斷為重症情況,上了氧氣機。

大三實習醫生被感染後遭網絡暴力,21歲的他卻說:病好後還要做個好醫生

說不害怕是不可能的。我一個人在醫院住著,感覺周圍全是緊張的情緒,當慌張和恐懼的情緒出現時,我就不斷告訴自己,我還年輕,我要活下去,未來,我會是一名未醫生,所以,我要更加冷靜,任何病症都有一個上升期,熬過最糟糕的時候,就會一天天好轉。

“醫者父母心”

現在回憶起來,治療從打針吃藥,到輸液和霧化,經歷最開始的重症那幾天之後,就慢慢好起來了。也會覺得自己的很幸運,我是我們十堰最早一批入院治療,用上核酸檢測的,而且,因為最初有意識和家人保持距離,我的朋友和親人,都沒有被感染上。

從前,想要做醫生,感覺是被推著走的,讀了大專,學了這個專業,那我就要做這份工作。但是這次,應該是目前為止的人生中,感受最不一樣的一次吧。

情況最不好的那幾天,我的個人信息被公開了,和我接觸過的都被隔離觀察。在網上,我看見很多罵我的留言,有的說我已經去世了,有的說我就應該死在外面,不應該回來。

大三實習醫生被感染後遭網絡暴力,21歲的他卻說:病好後還要做個好醫生

劉安的信息被網絡公佈後曾遭到網友攻擊

說不委屈是不可能的,在我實習的科室,包括我在內,有三例感染的。我們在前期不知情,在隱隱有擔憂後,也都及時自我隔離了。但是,我也理解網友的恐慌,換位思考下,疫情不是地震洪災,更多未知的恐懼感,讓人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

另一方面,在治療中,我也從一個病人的角度,感受到這種時刻,那些來自醫護人員的力量。每次查房時,醫生們都很冷靜理智,即使我清楚,他們可能已經熬了很久,但我們感覺不到一絲的到疲憊和慌張。在我重症吃不下飯的那幾天,護士長還會給我買來牛奶和水果,還有睡著時,他們會來給我蓋被子,掖床腳,輕輕的動作,就像在家裡,媽媽的照顧一樣。

讀書時,會聽老師說起醫者父母心,那時候覺得理解起來很簡單,在醫院實習時,也都是遇見很好的老師和病人,我一直覺得,我以後也會做得不錯。但是這一次的經歷讓我明白,作為醫護人員,我們要隨時都是最恆穩的存在,即使面臨風險,即使被誤解質疑,除了醫人的身體,還要給予病人信心和安全感。

所以,我決定要參加專升本考試,在專業上更加鞏固和深造,我會記住做病人時的無力感,然後用我的專業,去更好幫助更多的人。

“我們會贏的”

這幾天,每天都是好消息。來自全國的醫療力量都來支援湖北了,防護物資和醫療資源緊缺的情況開始緩解了,越來越多的病人入院治療了,我們肯定會贏的。

我最高興的時候應該有三個吧。第一個就是摘下吸氧器的時候,那意味著我已經脫離危險,正在慢慢好轉。第二個是同病房的病友出院,他是我們十堰的第一例病癒患者,出院時,我們這些病友就跟自己痊癒了一樣開心,感覺一起扛過新冠病毒,大家都是生死與共過的戰友了。第三個,就是獲得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

大三實習醫生被感染後遭網絡暴力,21歲的他卻說:病好後還要做個好醫生

2019年夏天劉安外出遊玩

這對我們這個家庭而言,真的很重要。我母親在一家制藥廠打工,父親原本是做養殖業的,結果去年遇到豬瘟,養的豬全死了,原本我想著早點出來工作減輕家裡的負擔,結果這一次的生病,又把全家嚇得夠嗆。

現在,我想等到康復後繼續深造。這筆救助基金,可以讓我專心備考,讓我們全家鬆一口氣。我有時候覺得,其實我是被命運偏愛的。我選擇了一個可以治病救人的專業,我經歷了一場波折,但有驚無險,還更堅定了未來的方向,而且,我還是首個被資助的實習醫生。

我21歲,我未來想要做一名好醫生,把我所看見的這些專業嚴謹,所感受到的關心尊重,所期盼過的安心和愛,都讓未來我的患者,能夠感受到。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醫務人員為抗擊疫情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1月26日開始,由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母公司字節跳動,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2億元人民幣成立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已經全面啟動運行。

截至2月11日,全國已經有190位疫情防控一線醫務工作者獲得該基金資助。其中185位因抗擊疫情而不幸感染的一線醫務人員,每人獲資助10萬元;5位因抗擊疫情而不幸殉職的一線醫務人員,每個家庭獲資助100萬元。劉安是第十五批收到基金資助的醫護人員之一。

( 文中實習醫生為「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受助人。應受助人要求,劉安為化名。)

申請方式

2.打開今日頭條、抖音搜索“字節跳動醫務救助基金”

大三實習醫生被感染後遭網絡暴力,21歲的他卻說:病好後還要做個好醫生

基金介紹

往期資助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