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1號方”總有效率達94.21%

廣東所有確診病例均納入中醫辨證論治範圍

新快報訊 記者何生廷 麥婉詩 畢志毅報道 2月19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了新聞發佈會,重點介紹中醫藥在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運用情況。據介紹,廣東所有的確診病例均納入中醫辨證論治範圍,研究結果顯示“肺炎1號方”總有效率達到94.21%,患者總體臨床症狀明顯改善。

發揮中醫藥大省優勢

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介紹,廣東是中醫藥大省,在2003年抗擊非典過程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在此次的新冠肺炎醫療防控救治工作中,廣東繼續發揮中醫藥大省的優勢,強化中西醫協同,促進醫療救治取得成效。

據瞭解,廣東第一時間組建了省級中醫藥防治專家組。在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的主持下,專家組於1月24日率先制訂發佈省級中醫藥治療方案,有力指導全省中醫藥救治工作。

“截至2月18日24時,全省確診病例1331例中,中醫藥參與治療的有1245例,參與率93.54%。”徐慶鋒告訴記者,廣東全面落實中西醫聯合會診,所有確診病例均納入中醫辨證論治範圍,根據臨床實際合理確定中醫藥治療的時機和方法。中醫藥參與治療確診病例中,治癒出院448例,平均住院日14.5天,症狀改善660例,有效率89%。

徐慶鋒介紹,廣東派出的整建制中醫醫療隊,在重型病例救治中,發揮中醫藥因人制宜和整體觀的優勢,有效降低死亡率。例如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廣東中醫團隊累計收治124例,其中重型或危重型達116例,經中醫藥為主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症狀明顯改善的112例,其中已出院或達到出院標準的50例。

能快速改善發熱等臨床症狀

不少人對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持懷疑態度,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主任中醫師林培政對此回應說,“廣東的‘肺炎1號方’和國家提供的‘清肺排毒湯’這兩個方子都有用在臨床治療上,並且有轉好的病例。”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譚行華補充道,中醫藥能快速改善發熱等臨床症狀,利於身體機能恢復,對肺部炎症也能起到抑制作用。此外,中醫藥還能增加身體抵抗力和平衡腸道菌群,通過保持大便通暢可以減少細菌感染的概率。

譚行華是“肺炎1號方”研發者之一。他介紹,研究結果提示患者總體臨床症狀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達到94.21%。目前,全省已有11家定點醫院申請調劑“肺炎1號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