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時間,美國在此國進行了高達67次的核試驗,差點毀了一個國家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簡稱馬紹爾群島,位於中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地區,由29個環礁島群和五個小島組成。東南面的島礁被稱為日出群島,西北面的統稱為日落群島。它是和美國結為自由聯盟的主權共和國,主張保護海洋資源和環境,並建立南太平洋無核區。馬紹爾群島之所以有這些主張,是因為它在上世紀的12年內,遭受了多達67次的美國核試驗。

12年時間,美國在此國進行了高達67次的核試驗,差點毀了一個國家

1937年2月,德國法西斯開始執行“鈾計劃”。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加入二戰,與德國宣戰。於是,一些美國科學家提出要在德國之前,製造出原子彈。1942年6月,美國軍部開始實行“曼哈頓”計劃。該計劃規模很大,在此之前,任何一次武器試驗都無法與之比擬。

為了儘快製造出原子彈,美國集中了除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10多萬人參與了這項工程。三年後,美國耗資20億美元,終於研究出了原子彈,成功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按計劃製造出兩顆原子彈。不久,美國將原子彈投放在日本的領土上,二戰才逐漸平息。二戰結束後,原本被日本統治的馬紹爾群島,被劃分給美國管轄。從此,馬紹爾群島開始了它的不幸生涯。

12年時間,美國在此國進行了高達67次的核試驗,差點毀了一個國家

馬紹爾群島接受託管期間,世界正處於冷戰階段,美國和蘇聯大搞軍備競賽,雙方都想把對方踩在腳底下,畢竟“一山不容二虎”。由於馬紹爾群島西北部的比基尼環礁、埃尼威托克環礁人煙稀少,地勢開闊,故被美國選作核試驗場。從1946年到1958年,美國在這裡進行了數次核爆試驗,相當於4380枚廣島原子彈威力。

頻繁的核試驗不但破壞了馬紹爾群島的生態,而且給島民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1954年3月初,美國在比基尼環礁上秘密試爆了一枚代號為“喝彩城堡”的氫彈,其威力是廣島原子彈的1000多倍。美軍在試驗前低估了這枚氫彈的威力,故沒有提前通知和警告當地居民,導致大量島民受到嚴重的核輻射,甚至因此致殘以及死亡。一次核試驗就讓島民深受其害,更何況是67次。

12年時間,美國在此國進行了高達67次的核試驗,差點毀了一個國家

後來,美國雖然停止了在馬紹爾群島上的核試驗,但它給該島帶來的傷害和毀滅並沒有結束。據數據顯示,核爆試驗已過去了六十多年,馬紹爾群島的生態狀況卻依然很糟糕。大量珊瑚屢次出現褪色,魚類莫名死亡現象。另外,當地多次爆發戈登熱等重大流行疾病,嚴重威脅了馬紹爾群島居民的生命安全。

12年時間,美國在此國進行了高達67次的核試驗,差點毀了一個國家

事實上,馬沙爾群島從獨立開始,就一直向國際法庭上訴,控告美國,要求其賠償。1988年時,國際法院要求美國向馬紹爾群島支付23億美元的賠償金,被美國拒絕。其理由是,美國曾派軍隊前去清理島上的核試驗場,將放射性物質等倒在了一個核爆造成的深坑中,並用混凝土進行密封,美國稱之為“穹頂”。現穹頂位於馬紹爾群島境內,理應由他們自己負責維護,而不是美國。如此一來,馬紹爾群島如何防止核洩漏,還給國民一個健康且安全的生存環境,依然是一個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