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市民想倒卖口罩赚钱,不料竟被骗,疫情在前这些钱赚不得!

因为疫情的原因

当然大部分的工作是为了抗击疫情

德清市民想倒卖口罩赚钱,不料竟被骗,疫情在前这些钱赚不得!

在抗疫的同时

德清市民想倒卖口罩赚钱,不料竟被骗,疫情在前这些钱赚不得!


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年三十以来我县的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情况,继续为大家普及防诈知识。

1.钱越借越穷,贷款诈骗依旧猖狂

由于疫情的关系,银行金融业也暂缓一些信贷业务,影响了人们的资金活动。因此,不少人就选择通过网络贷款的方式,来缓解眼前的资金所需。但是真正懂得贷款的人必竟寥寥无几,有的人遇到了高利息,还有的人就遇到了诈骗。

德清市民想倒卖口罩赚钱,不料竟被骗,疫情在前这些钱赚不得!

真实案例

2月7日,武康街道杨某某接到95263779打来的贷款推销电话,称不需要担保,就可以发放低息信用贷款。(不要相信推销贷款的电话和短信;不要轻信,免担保、无抵押、低利息、放贷快的广告串词)急需资金应急的杨某某添了对方的微信号,这个所谓的客服给他发了一条下载贷款平台APP的链接,并指导他注册申请了贷款。(下载应用软件,要从手机应用市场里下载,不要安装有安全提醒的软件)

德清市民想倒卖口罩赚钱,不料竟被骗,疫情在前这些钱赚不得!

然而,这只是骗子的套路,杨某某申请贷款怎么也过不了审核,反而被客服以交会员费和保证金的形式骗取了17888元。(下款前要求交费的贷款都是诈骗)直到骗子再次以交解冻费为由让其继续转账2万元时,杨某某这才幡然醒悟。

2.刷单赚零钱,骗你没商量

为了抗击肺炎疫情,减少人员的流动,大家都宅在家中自觉隔离。这时,有些人就想着要在网上找份兼职赚点零花钱,这种既有钱赚又能消遣无聊的生活,岂不美哉!然而,却有人既闹心又破财。

德清市民想倒卖口罩赚钱,不料竟被骗,疫情在前这些钱赚不得!

真实案例

1月28日,武康街道季某某在玩手机时加了一个“互联网创业精英”群,群中有人在发“京东商城照片兼职人员”的广告。季某某想着目前在家也无所事事,就抱着试试也无妨的心理,加了此人为好友。对方自称是东京兼职,负责给京东商城刷订单销量的,刷单的本金需要刷单者先行垫付,完成之后方可返还本金和佣金。(先行垫付,后还本佣金,当看到这句话时就应该严加注意了)之后,对方让她下载并注册指定软件——“聊天宝”,便开始了刷单。

德清市民想倒卖口罩赚钱,不料竟被骗,疫情在前这些钱赚不得!

刷单的过程其实就是向对方转账的过程,对方先是发来商品链接,事主点击链接并不拍下商品,而是扫码付款。尽管季某对这一过程有过质疑,但都被对方以会被官方检测到为由搪塞过去,就这样季某某共向对方转账了16000余元。

3.钱没赚到反被骗,疫情在前这些钱赚不得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全国人民的过年计划。一只原本并不起眼的口罩,转眼成了生活的必需品、稀缺品,有些人就瞄准了这一点,并且动起了歪心思。

德清市民想倒卖口罩赚钱,不料竟被骗,疫情在前这些钱赚不得!

真实案例

1月29日,新市镇钟某某看到口罩在市场上非常紧俏,打算做口罩生意赚点小钱。钟某本人也是做微商的,相对客货资源比较丰富,很快他就在微商群中找到了货源以及一个欲买口罩捐疫区的买家。货源以1.6万元的价格谈妥了,也跟买家谈好了2万元的卖出价。很快买家的2万元到账了,其中的1.6万元就打给了卖家。货就直接让卖家发往买家,轻轻松松赚了4000元。

德清市民想倒卖口罩赚钱,不料竟被骗,疫情在前这些钱赚不得!

之后,钟某就发现不对劲了,因为卖家的货非旦没发并且已经联系不上了,而买家这边一直催着向他要货。意识受骗的钟某赶紧向警方报了案,又不得不向买家退了口罩款。目前,此案正在侦查之中。

三个案件除了最后卖口罩的,都是我们公安机关重点宣传的诈骗手段,已是老生长谈。他们为什么会被骗?原因只有两点:一是防范意识薄弱,不重视诈骗宣传。二是不知道2250000防诈热线,他们事先都没有拨打过热线。

德清市民想倒卖口罩赚钱,不料竟被骗,疫情在前这些钱赚不得!

当遇到可疑电话、虚假信息、疑似诈骗等

难以甄别的问题时怎么办?

德清市民想倒卖口罩赚钱,不料竟被骗,疫情在前这些钱赚不得!

转账汇款前

请您来把电话打

2250000

德清市民想倒卖口罩赚钱,不料竟被骗,疫情在前这些钱赚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