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不回,不能枉费了他的哨声和灵魂!”中国律界公益接力驰援武汉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10)

律新社丨赵颖欣

“我们相信涓涓细流终能汇成江海!”

“法律人,时刻不忘用专业拥抱公益!”

“哪怕能填一处匮空、抚一刻伤痛、救一个生命于水火,就是民族之福、国家之福。”

……

这一句句热血沸腾的宣言正不断从中国律师业各方传来!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武汉停摆!

中国法律服务行业的各个方阵纷纷启动援助计划,尤其是中国律师行业,掀起了史上最强的公益行动热潮,展现了法律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日趋强大的担当能力。每天,我们都被公益善举刷屏,每次捐助背后,都是一个个团队的爱心接力。

律新社自启动“中国律界公益善行榜”栏目以来,每天收到全国律界朋友公益行动的投稿。律新社编辑部与捐助一线联系,听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做公益,不是仅捐钱就行,有爱心就行,要把捐助落到实处,还要付出很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律师业实打实的担当精神。

今天,一起看看君悦、海华永泰、陕西海普睿诚、炜衡上海、德恒上海、瀛和律师机构、汉盛等多家大所的公益善行。这些善行不是突然而至,而是律界公益文化的积累。一起听听这些律所公益行动和律所负责人发自肺腑的公益心语。

如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何此次全国律界的律所、律师参与公益的方式更积极、更广泛、更专业,律师业已将社会责任建设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这表明了中国律师行业正逐渐走向成熟,而这也是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40年的最耀眼成果。

律界公益善行榜将持续更新,欢迎您提供线索和信息,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君悦律师事务所

“逝者不回,不能枉费了他的哨声和灵魂!”中国律界公益接力驰援武汉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10)

焦虑,担忧。

自疫情爆发以来,这种感觉不断折磨着君悦律师事务所主任胡光律师。祖籍湖北、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的他,留学归国后已来到上海生活了二十余年,这次看到家乡身处疫情的暴风中心,想到自己相识于武汉的同学们在旋涡中徘徊,他的心一直难安。

胡光律师告诉律新社,当听到老同学们都尚安好的消息,总算有些许安慰爬上心头,可是一想到前线物资短缺、医护人员甚至会面临“零防护”的情况,这颗悬着的心,怎么也放不下来。

“必须有所行动!”

深耕涉外业务的胡光律师首先想到,利用国际网络采购救援物资,并尽快投放到前线医院。在开展海外物资搜寻的同时,他带领事务所管委会向全体君悦人发起《君悦律所爱心捐助倡议书》,募集善款定向用于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区的抗疫一线医院,以及上海华东医院等向武汉派出医疗援助队的医院。君悦律师事务所在管委会全体委员的带领下,短短一天内,便筹得30余万元,截至律新社采访当日,总募集资金已高达40余万元,另加上君悦律师在其他渠道的捐款,善款总额已逾100万元,君悦律所几乎全员参与了募捐。

但是物资采购和投送之难超过想象。

“从来没有感到这么艰难和焦急过,尤其是开展海外物资的筹集和运输后,其中遭遇的种种困难和障碍,难以想象。”在与律新社通话的过程中,胡光律师的语气显得很疲惫,连日来马不停蹄的线上联络、沟通,为顺利将海外物资送往前线所必须处理的环节多如牛毛:寻找货源、核定医用、核定价格、对接医院、安排外币、敲定合同,还要尽量避开中间环节,防止被骗,最后要解决通关和安排物流运输。“太难了,不过也非常锻炼人……”他反复感叹。

幸运的是,有过业务往来的海外企业客户、国际友人、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都倾力相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物资的采购上美国留学回来的火星定律公司运营总监陈心怡博士必须面对工作时差,为采购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不仅是一家上海律所对湖北的支援,应该说是全体海外华人华侨,包括派驻在日本的律师同仁的共同支援。”

2月7日晚,这批在日本筹集到的物资顺利抵达武汉!看着承载着希望的专机滑上跑道,看到一箱箱物资从机舱内有序地运出,胡光律师直言“眼睛湿润了。”是日深夜,他在朋友圈中写道:“逝者不回,但不能枉费了他的哨声和灵魂!我们做到了……”

“逝者不回,不能枉费了他的哨声和灵魂!”中国律界公益接力驰援武汉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10)
“逝者不回,不能枉费了他的哨声和灵魂!”中国律界公益接力驰援武汉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10)

在“太难了”的背后,胡光律师看到的是社会治理、政府行政中显现出的各类问题。疫情来袭,紧急状态下全国范围内的物资调配亟需进一步改进,统一指挥和快速反应非常关键;即便如今武汉的物资已相对充裕,但出现了武汉周边地区的物资紧缺情况,如何精准投放,如何解决局部与整体层面上供给与需求的错配问题,亟待解决!作为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新联会会长、武汉大学上海校友会执行会长,胡光律师还呼吁,要让社会组织和民间机构发挥更大的力量!他看到自疫情蔓延以来,民间行动和志愿者表现出了极高的响应速度、灵活性和组织能力,并且调动了全球资源,这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

此外,君悦律师们不忘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紧跟疫情期间的法律热点问题,撰写相关法律解答文章,为社会贡献出法律人的价值。“我们相信涓涓细流终能汇成江海,全国人民和全球华人都一起努力,在物质和精神上大力支援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我们最终一定能用我们共同的爱心和行动战胜病毒,迎来国家新的春天!”

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

“逝者不回,不能枉费了他的哨声和灵魂!”中国律界公益接力驰援武汉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10)

这段日子,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的一群律师化身为了“贸易人”,从“实务操作小白”变身操作“能手”,群策群力完成了一单又一单的境内、境外的采购事项,为疫区医院寻找最紧缺的医疗物资。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高级合伙人马靖云律师直言,当我们看到第一批物资顺利达到上海,再由上海成功转运至湖北省黄冈市的一家医院时,所有海华永泰人都深受鼓舞!很多同事都主动要求进行第二次募捐!

律新社了解到,目前已有三批物资分别送至黄冈市、荆州市、孝感市各医院。其它境外采购的医用物资也已经陆续发出,不日将送达受捐赠医院。

一直以来,海华永泰都致力于成为有底蕴、有情怀、有担当的一流精品大所。本次疫情发生后,海华永泰即刻予以响应,全方位应对疫情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海华永泰管委会牵头,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负责全国十六家办公室的工作运行,督促全体海华永泰人提高疫情防控意识,并对全国员工的出行和健康信息进行每日采集与追踪,及时发布政府机关以及主管部门的相关通知和要求;海华永泰党委牵头成立了“疫情应急公益小组”,十几名高级合伙人积极参与,启动了“捐款+捐物+系列公益法律服务”的公益活动模式;海华永泰民主管理委员会第一时间为全体员工购置了医用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物资,用于保障节后上班全体员工以及客户的健康安全;海华永泰专业委员会推出了“疫情法律研究系列”,每天至少出品一篇与疫情相关的专业文章;此外,担任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民主党派等重要社会职务的高级合伙人积极献言献策、协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对疫情……

“我们希望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贡献绵薄之力!”

2月1日,海华永泰发起了“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的募捐活动,短短三个小时即募集了近70万元,目前还在持续进行中。“疫情应急公益小组”调动国内办公室和境外办公室的力量,为疫区医院寻找最紧缺的医疗物资。经过多方努力,海华永泰在境内采购到了医用酒精、医用手套,在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台湾采购到了医用防护服、口罩等紧缺物资,送往疫情最严重的的地区。

海华永泰始终认为,法律人的公益,应当体现专业特长、职业担当。二十多年来,从海华永泰日常推出的“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军营”“走进自闭症儿童的世界”等系列公益活动中可以看到,均是以法律专业为依托的律界公益,面对疫情,亦如此。

在做公益募捐的同时,海华永泰不忘法律人的本分职责,推出了系列疫情所涉法律问题指南,从刑事犯罪到国有企业捐赠法律问题研究,从疫情期间的合同履行到劳动用工的合规管理,从PHEIC及其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建议到瑞德西韦专利申请争议研究,全方位为各类企业提供法律支持,更有几篇专业文章被《人民日报》的政经视窗、凤凰新闻网、新华社上海频道等多家媒体转载。

海华永泰希望能够通过这次事件完善我国慈善捐助法律以及相关机制,同时对于专业人员的言论应当赋予一定的自由权利,“如何在谣言规制与言论自由之间予以平衡,是我们立法与执法需要深度思考的内容。”

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

“逝者不回,不能枉费了他的哨声和灵魂!”中国律界公益接力驰援武汉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10)

1月24日上午,陕西西安的街道上出现了暖心的一幕,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的代表们正将防疫安全礼包和新春的祝福,一并送到20余名环卫工人代表的手上。

当下,举国上下皆为形势严峻的疫情忧心,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顶着最大的风险,扛着最重的责任。但海普睿诚还注意到,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春节无休,依然忙碌在大街小巷,为民众带来一份清洁、齐整,那就是平凡又可敬的环卫工人。

对此,海普睿诚管委会主席、高级合伙人赵黎明律师立马做出反应,与执行主任王阿丽律师牵头组织了为环卫工人“添防护、献爱心”的活动,旨在面对疫情,为环卫工人加强健康防护,保障清洁安全,送上一份贴心的祝福。在市面上N95口罩断货的情况下,海普睿诚结合环卫工人的工作性质,批量购买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维生素C泡腾片300支,橡胶防护手套300双,以及清洁用品10箱,并与西安市电子城街道办市容处取得联系。

面对这意料之外的关怀,环卫工人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并和环卫办相关领导对海普睿诚的关爱之举表示感谢,彼此互道新春祝福,传递一份真情和温暖。

“逝者不回,不能枉费了他的哨声和灵魂!”中国律界公益接力驰援武汉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10)

自1月23日起近十天时间里,海普睿诚人通过一系列联防联控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法律人的责任和使命。疫情发生后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安排部署全所防疫工作。下发工作通知,分组摸排情况,高伙电话值班,组织律师撰写“疫情时期法律‘雷区’系列文章”,截至发稿日,已持续连载30篇,涉及中小企业如何“过冬”、劳动关系纠纷、吹哨人制度等多个热门法律问题。疫情面前,海普睿诚人行动到底、支持到底、奋战到底。赵黎明律师表示,“专业,就是我们抗击疫情、回馈社会的最好方式。”

1月29日,律所防疫领导小组发出倡议,号召全员为疫情防控捐款。赵黎明律师首当其冲,以个人名义捐款20万,彰显主任担当,同时带动全所上下积极响应!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共收到来自所内党员、合伙人、律师及员工172人捐助的善款,合计570000元

截至1月31日,善款已分别通过湖北省慈善总会投入到疫情较为严重的湖北各地市定点防治医院;通过西安市红十字会投入到陕西省收治病患较多的陕西省传染病院(西安市第八医院)、唐都医院和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谈到从法治角度应如何更好地应对疫情时,赵黎明律师指出,应加大市域政府的自主治理权,同时亦要提高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切实树立民生安全的执政理念。“我们法律人时刻不忘用专业拥抱公益、时刻不忘践行社会责任、时刻不忘推动法治进步!”

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

“逝者不回,不能枉费了他的哨声和灵魂!”中国律界公益接力驰援武汉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10)

作为一家注册地在上海长宁区的律所,当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看到由上海市光华中西医院、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共

1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长宁援鄂医疗队奋不顾身奔赴武汉前线,所有炜衡人的心都揪了起来。“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1月30日,炜衡上海所党支部和执委会联合发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捐款倡议书,向上海市长宁区援鄂医疗队定向捐赠。倡议发出后,所内上下不论资历,不论年龄都尽己所能捐款;来自各种渠道、天南海北的捐赠汇成爱的洪流。炜衡上海高伙会更是经表决通过,以律所名义追加10万元捐款。截至2月3日中午12点,合计捐款21.3万元。

炜衡上海主任郭俊律师向律新社介绍到,为了更加精准到位地帮助到医疗队,所捐赠的21.3万元中,将按照每位支援医护人员1万元,按11:3:5的比例分别配给三家医疗机构,另有2.3万元委托光华中西医院医疗队员向确诊困难家庭按每户1000元予以补助,发完为止。“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切身体察前线冷暖,炜衡上海的这笔款项,哪怕能填一处匮空、抚一刻伤痛、救一个生命于水火,就是民族之福、国家之福。”

除响应所内倡导外,炜衡人也积极通过其他渠道为抗疫贡献力量,炜衡上海党支部书记顾靖律师通过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高级合伙人金代文律师通过民主建国会捐款,高级合伙人郑飞云律师通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等机构捐款......

身为法律人,炜衡人始终在践行让专业成就更好的公益。疫情爆发至今,他们不曾懈怠对于疫情的法律研究,从企业用工指南到疫情防控相关罪名梳理,业务与捐助并举。2月3日,管理层和行政“逆行”到岗工作,维持事务所正常工作秩序,全体律师则家中在线办公,兼顾安全和效益。炜衡上海认为,疫情当前,面向公众的透明度还需进一步提高,这也要求法律人更多地参与今后的立法工作,例如传染病防治法。

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

“逝者不回,不能枉费了他的哨声和灵魂!”中国律界公益接力驰援武汉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10)

没有公益就没有私益!

作为一家法律专业服务机构,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深知自身的职责所在。他们始终相信,只要把每个个体的力量汇集起来,就能产生放大效应,一定会大有帮助!律新社了解到,德恒党委已面向全球员工发布《抗击疫情特别捐助倡议书》,号召德恒人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共克时艰。短短两天内,全体德恒人通过不同渠道捐款上百万元以及通过不同方式捐赠或者协助捐赠医用口罩、呼吸机和医用酒精等大量物资。

“如果我们认为事不关己而置身事外,那一定是非常错误的。严酷的事实让我们再一次清醒地认识到,面临这么大的事件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已身在其中,荣损与共。”德恒上海执行主任王军旗律师说到,事实上在《倡议书》正式发布之前,德恒大家庭中的不少同事已第一时间自发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德恒上海也早已展开行动!

据不完全统计,德恒上海的几十位员工共计向六家基金会或者公益机构进行捐款;部分员工捐赠医用口罩、医用护目镜等物品到疫区医院;还有部分同事如张智勇、陆曜松等积极联系医院和货运机构并自己承担运费,沟通疫情主管机构协助运送1.5吨酒精到武汉的医院。王军旗律师本人也协助阿拉善公益机构对接孝感医院捐赠了一万五千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后期,我们还会根据疫情的发展和我们的资源继续采取进一步支持行动!”

身为法律人,除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之外,更要体现专业价值。整个疫情期间,包括德恒上海在内的很多专业机构都发表了多篇法律解读文章,王军旗律师直言“非常必要!”当前,德恒上海的律师们已全体动员,及时总结事件中反映出来的法律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既着眼于疫情中以及疫情后可能引发的法律纠纷,也着眼于加强、完善相关立法问题。“从法律的角度总结教训,完善法律制度,相信未来会更好。”

王军旗律师在采访中回顾了本次事件的发生过程,他认为深入调查后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社会话题。从法律角度出发,有必要完善细化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重大事件应急机制等方面的立法以及执法程序,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于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有重要作用。“这是法律应该承载的社会功能,一定要发挥出来。”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需要永恒正视的严肃话题。疫情当前,王军旗律师百感交集,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人应该更加节制、友善、理性。“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难免遇到不幸事件,若处理得当,会让我们的文明更进一步。”

瀛和律师机构

“逝者不回,不能枉费了他的哨声和灵魂!”中国律界公益接力驰援武汉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10)

“支援武汉,同舟共济,共度艰难!”

“无兄弟,不瀛和,在一起就会了不起!”

大年初一的瀛和律师机构成员所主任微信群中,不时跳动着这样的信息,疫情的快速蔓延牵动着每一个瀛和人的心。在鼠年第一天,瀛和常委、考促委、发展委、研究院、各律所主任,联合发起针对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的捐款活动。一天之内筹得善款共计

51.84542万元,截止目前,善款总计近60万元。同时,瀛和发挥平台的优势,对接各类医疗物资并送至武汉当地,为救治病患尽一份力。

湖北瀛楚律师事务所是瀛和律师机构在武汉市的成员所,身处风暴中心,瀛楚所首当其冲。他们不仅积极对接瀛和平台捐款,还组织律所内部人员捐款,将所筹善款统一转交当地司法局,联系购买医疗物资,送往医院和社区;此外,瀛楚所还积极联系各方资源,对接捐助。1月31日,经瀛楚所联系协调,中山元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向武汉市武昌慈善总会捐赠了100台,总价达980万元的远古大气氧仓,用于增强新冠肺炎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并已经第一时间投入一线抢救危重病人。

由于疫情发展过快,武汉以及湖北各地的很多医院出现了医疗防护用品紧缺的状况。瀛楚所随即组织处于咸宁、鄂州等地的瀛和成员所成立湖北应急中心,协同疫情讯息、救助资源,开展联合行动。瀛和各地成员所也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积极组织内部人员筹款,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此外,瀛和总部倡议设立“瀛和律师机构互助公益基金”,向疫情严重的武汉等地,以及未来可能有需要的每一位瀛和人实行有效、及时的救助。

面对疫情,瀛和除了进行捐款之外,公益措施还惠及全国范围内受疫情影响出现重大困难的中小企业及企业主、高管人员及职工。凭借综合性的法律服务能力,瀛和牵头启动“百家律所万家企业亿元捐赠活动”,以律所为单位捐赠法律咨询时长,598名瀛和律师成为首批公益服务志愿者,共捐赠近10万小时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折合法律服务费用达亿元。瀛和希望用专业之力,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同时,由腾讯战略投资的KindleLaw数字化法律服务系统为全国律所及律师团队,推出系列专题——《数字化律所|律师线上办公指南》,方便律师及律所成员在特殊时期,利用电脑、手机,在线上就能高质量完成工作,不错过任何潜在的服务机会。

疫情就是命令,更是一次检验。瀛和律师机构主任孙在辰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疫情的爆发让很多公司猝不及防,瀛和也不例外。但是对于特殊情况,瀛和早有备选方案。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应急工作,经总部管委会研究决定,成立 “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值班”和“每日一报”制度,确保防控工作科学有效进行。

孙在辰律师认为,在疫情面前,法律人更应该严谨,理智,不信谣,不传谣。律师应当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宣传法律知识,用专业知识提出法律建议,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群众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逝者不回,不能枉费了他的哨声和灵魂!”中国律界公益接力驰援武汉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10)

1月30日,对于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石河子分所优秀青年律师李永桓来说,本应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本将在各位亲友、同事的共同见证下,迎娶他的挚爱。疫情突如其来,李永桓律师毅然决定取消婚礼,踊跃报名加入到疫情防控律师志愿团队伍中。

而这,只是诸多汉盛人在这场战“疫”中谱写的公益画卷中的一页。共同抗击疫情,每个法律人都在绽放光芒,汉盛律师共同书写了许多温馨瞬间。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丁振波律师介绍,汉盛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综合大所,第一时间响应政府号召,在筑牢自身健康安全防火墙的同时,积极联动各地分所,发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全力支援疫情防治第一线。

1月30日,汉盛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体员工的健康安全检测和流动信息;制定汉盛员工防疫指南,全面指导内部防疫相关工作;联动各地分所,关注疫区员工健康,充分给予物质帮助和心理疏导。发布“防治疫情、共克时艰”倡议书并领导成立志愿者团,即日起为有需要、有困难的群众免费提供优质法律咨询服务。

在汉盛党委的号召下,汉盛第一时间启动捐款捐物。截至目前,汉盛总所已筹措100万疫情专项资助基金,石河子分所筹措资金18600元,捐款捐物还在持续进行中。为了更加迅速地支持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汉盛成立了三大工作小组:紧缺物资采购小组、对口援助小组、物流保障小组。春节期间,汉盛律师赴美国、日本等地专门负责采购医用口罩、防护服、医用手套、护目镜等医疗紧急物资,与时间赛跑。截至当前,由汉盛采购的价值

40万元物资,并将在近期陆续抵达受援助单位。

此外,汉盛观察到,当下疫情的发展陡然造成了诸多中小企业用工成本增大、合同纠纷等法律问题大幅增长,甚至出现企业负责人触犯刑法等突出法律问题。汉盛与汉盛党委携手民盟浦东区委法律和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律界通法律服务平台和数家长三角律所,自2月6日至4月6日期间,利用专业法律服务平台,为长三角中小企业提供线上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待疫情结束后,将同时启动“在线免费法律服务+定点线下法律咨询服务”,切实帮助长三角中小企业解决面临的各类法律问题,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经济发展。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汉盛律师积极贡献专业力量,助力推动相关立法的完善,从制度层面根本解决导致疫情发生的隐患来源。作为民建会员,汉盛高级合伙人朱以林律师分别从杜绝经营民宿等疫情隐患、加大摸排力度、疫情防控宣传、加强内部防护工作等角度就如何加强社区疫情防控提供若干有益建议。民盟汉盛支部主委,汉盛高级合伙人裴长利律师发表了《尽快建立全面禁绝食用野生动物的治理体系》一文,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此外,自1月29日起,汉盛律师还在春节期间特别开辟疫情防治法律专题:《公共突发事件与疫情防控法律研究》,就企业和个人可能在疫情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每日不间断撰文。

疫情还在蔓延中,随着捐款金额逐日上升,捐赠物资数量与日俱增,法律问题解读文章篇目日渐增多,律新社看到,越来越多的律所、律师正在加入这场公益行动中,为打赢抗疫之战贡献力量!律新社将持续关注和发布疫情期律界感动公益故事,欢迎您提供线索和信息,向律新社投稿,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逝者不回,不能枉费了他的哨声和灵魂!”中国律界公益接力驰援武汉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10)

如何用好民间公益组织?武汉第一位律师志愿者被隔离后的反思 | 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1)

绝不让“为众人抱薪者冻毙于风雪”!爱心大接力!中国律界发出公益宣言最强音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5)

四天三地联动 上海最大所锦天城驰援武汉120万只医用手套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7)

武汉律师的坚韧不拔之战:一边有朋友离开,一边有更紧密的战友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8)

法律人关注“吹哨人”制度保护!律师建议追认“李文亮”为烈士丨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