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我們到了

孝感,我們到了

上游新聞記者羅永攀出發前往孝感

我真的到戰“疫”最前線了!

2月11日晚8:30分,一路換乘了大巴、飛機、大巴之後,重慶市對口支援湖北孝感的醫護人員,還有我和我的另兩位同事等一共158人抵達目的地——湖北孝感。

據官方統計,這場疫情中,孝感的確診病例數僅次於武漢,但當地醫療條件遠遠不及武漢,急需支援。

之前,記者剛剛從重慶黔江採訪歸來,旋即接到命令直奔孝感前線。這中間只有10來個小時的間隔。

短短的10來個小時,卻有太多情理之中和預料之外的人和事。

孝感,我们到了

重慶市民隔空喊話“加油”

從黔江一線到孝感前線

時間往回推,2月10日是我和我的同事張瀚祥、李斌在重慶黔江戰“疫”一線駐守的第七天。按照計劃,下午5點,我們將與新抵達的同事張皓、宋劍等完成交接並返回重慶主城。

一切都與過往無異,回程前還特地與兒子通了視頻電話,約好回家陪他練習書法。

當天下午5:15分,我收到了部門主任的微信信息:

“在擬定去湖北孝感的人手。”

“哪天出發?”

“還沒定,目前是計劃。”

此刻,我已經感覺到孝感離我很近了,果然部門主任又來了一條信息:“千萬注意安全防護。”

“必須。”

再沒有過多的話,心裡竟泛起了絲絲激動——這回,我真要上前線了,不同於以往的汶川和長寧地震災區,也不同於百色礦難現場,這次面對的是無影無蹤的新冠肺炎病毒。

突然間,電話鈴聲響起打斷了思緒,重報都市傳媒集團黨委書記、上游新聞·重慶晨報總編輯劉長發來電——明天下午就隨重慶醫療隊奔赴湖北孝感。

孝感,我们到了

重慶機場,安檢人員通過漫畫和祝福語表達對最美“逆行者”的敬意

沉默的妻子和懂事的兒子

“接到新任務,幫我收拾一下。”

“什麼任務?”

“去湖北孝感。”

電話裡,妻子停頓了一會兒才“哦”了一聲就再沒說什麼,直到晚上9點我從黔江返回江津老家。

此時,年邁的爸媽已經睡下了,只有妻子兒子還在等著我。

“爸爸,你又要出差呀?你還是不是我爸爸,做爸爸的說話要算話。”

兒子連番的問句讓我一時有些語塞。

“爸爸要去打怪獸。”

“你一個人嗎?”

“不是,還有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要一起去。”

“爸爸,你把這個巧克力帶上吧,餓了還可以填肚子。”

“爸爸你把這個維生素帶上吧。”

“爸爸你把這個藥也帶上吧。”

一時間,房間裡就只有兒子的聲音,一向愛嘮叨的妻子卻只是默默的坐著、看著,乾淨的衣物和必需品早已經裝好包了。

說實話,在這一刻,我的內心還真有那麼一點不捨和害怕,但這是我一個媒體記者的工作職責,正如萬千醫護人員一樣,必須向前。

孝感,我们到了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的顯示屏

隔空的祝願與蒙面的鼓勁

我們出發了!

2月11日下午2:30,簡短卻莊嚴隆重的出征儀式後,我和我的同事還有對口支援湖北孝感的醫療隊共158人登上了出征的大巴車。

就在這一刻,周圍的樓宇間陽臺上突然傳來了聲聲祝福:

“加油!”

“注意!”

“一定要平安歸來!健康歸來!”

這是素不相識卻又朝夕相處同一城市的人們最真摯的祝福,路邊的車輛也一起按響了喇叭。

這是父老鄉親的期盼,是為勇士加油鼓勁!

那一刻,突然感覺神聖而光榮。

一路上,這樣的祝福與鼓勵此起彼伏,也讓我這個隨同醫療隊一起出徵的記者,深刻感受到了人們對我們生命守護天使們的尊敬。

在武漢下飛機的時候,乘務長一句“春暖花開時,我們來接你們回家”更讓大家在掌聲中收穫感動。

孝感,我们到了

到達孝感的隊員正在搬運物資

孝感,我们到了

飛機上,醫療隊和空乘一起為湖北加油

響徹孝感的集結號,我們到了

飛機平穩降落,緩緩進入停機坪,透過玻璃廊橋,此刻的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沒有了往日的熱鬧喧譁,只靜靜的迎著每一位遠道而來的蒙面勇士。

達到大廳裡,最多的身影就是身著不同顏色制服的醫護工作者。

“你們是哪裡來的啊?”

“江蘇來的。你們呢?”

“我們來自重慶!”

“聽說,明(12)日黑龍江對口支援醫療隊也將到達。”

“加油!”

“加油!”

素不相識卻溫暖如初,沒有過多的語言,唯有一聲聲的祝福與加油鼓勁聲響徹機場大廳,溫暖出行路。

這就如同孝感吹響的集結號,天南地北不同口音的支援隊都來了!

這一刻,也讓我深切的感受到,疫情面前,省際對口支援工作機制的建立,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鮮明態度,充分體現了我們的祖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精神。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羅永攀 攝影 張錦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