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防疫(3):疫情之下,到家服務行業壓力與機遇並存

疫情給很多行業都帶來了重大影響,很多行業都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到家服務各細分領域挑戰和機會並存。文章從餐飲到家、生鮮到家、藥品到家三個方面對到家服務行業的現狀進行了分析,與大家分享。

数字化防疫(3):疫情之下,到家服务行业压力与机遇并存

進入2020年1月,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以及政府各項措施的頒佈,為了更好地全民防疫,人們開始自覺“宅”家。此外,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大可能規避被感染的風險,用戶在日常必需品以及食材的購買上紛紛選擇線上採買。

疫情當前,到家服務行業也紛紛發力,實施了一系列的防疫舉措,並在嚴格保障配送安全的前提下,滿足疫情防控期間消費者的各類生活服務供給,守望相助,幫助人們狙擊疫情。根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到家服務行業迎來流量小高峰,表現超越去年同期時段

就到家服務的類型來看,到家業務根據交付場景的不同,可以分為實物到家和服務到家兩類。例如,實物到家主要包括以餐飲配送為主的外賣到家,以食材配送服務為主的生鮮到家,以送藥上門為主的藥品配送到家等,服務到家主要是指以家政、維修、美甲等人員上門服務。根據易觀數據顯示,2019下半年,中國到家市場交易規模預計達4637.5億元人民幣,繼續保持上漲。

数字化防疫(3):疫情之下,到家服务行业压力与机遇并存

易觀分析認為,就到家業務所有場景而言,餐飲外賣、生鮮食材配送等實物到家服務依然引領到家行業發展,這也在移動端用戶表現上得以體現。目前外賣主要APP MAU基數已在千萬量級。

但由於受到疫情影響,眼下各類到家服務表現不盡相同。由於人們閉關“宅”家,減少外出,對於生活日用品和食材的採買這類到家服務帶來利好,流量異軍突起。而春節因素影響以及更全面保障飲食安全,外賣到家服務表現有所下跌。

此外,疫情的持續以及患者增多的消息,也刺激著人們高度重視身體健康,從而選擇儲備一些家庭藥品,並開始囤積一些疫情相關醫療物資,送藥上門服務也迎來流量上漲

當疫情危機襲來,到家服務各細分領域挑戰和機會並存。

01 餐飲外賣到家:發揮綜合平臺多品類服務優勢,盡力規避疫情影響,滿足用戶多元需求

受到春節因素影響,家家戶戶都會選在在家做團圓飯,從臨近春節放假開始,餐飲外賣日活用戶處於下跌態勢。更加之,由於疫情形勢緊張,春節假期延長,人員復工延後。

餐飲外賣將持續受其影響,行業面臨較大挑戰

餐飲外賣到家服務典型玩家日均活躍用戶規模:

数字化防疫(3):疫情之下,到家服务行业压力与机遇并存

在此行業壓力之下,餐飲外賣玩家紛紛發揮其綜合外賣平臺優勢,為用戶提供在家買菜、商超配送、品質大牌餐飲、跑腿代購、送藥上門等多元化、多品類的配送服務,保障疫情期間,用戶生活所需。從而也規避餐飲外賣單一品類受到疫情衝擊的影響。

根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月31日,

餓了麼的日活規模為927.3萬,美團外賣日活規模為404.1萬

数字化防疫(3):疫情之下,到家服务行业压力与机遇并存

02 生鮮食材到家:迎來流量利好,成為養成用戶使用習慣和建立品牌忠誠度的機會

受疫情帶來的一系列影響,生鮮食材到家服務逆行而上,在除夕之後,日活迎來一波小高峰增長。這主要得益於用戶“宅”家,為了減少外出,紛紛選擇線上採買食材。隨著假期的延長,以及全國大範圍實行在家辦公,預計生鮮到家服務在下個月將還會有較好的流量

根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月31日,每日優鮮日活規模達62.4萬,叮咚買菜達48.6萬,京東到家達37.1萬

生鮮食材到家服務典型玩家日均活躍用戶規模:

数字化防疫(3):疫情之下,到家服务行业压力与机遇并存

03 藥品到家:行業日漸勢弱,藥品上門領域抓住機會積累並激活用戶

疫情的持續以及患者增多的消息帶來緊張和惶恐的情緒,人們開始常備一些日常藥品,並開始囤積一些疫情相關醫療物資,這樣持續刺激著醫療醫藥相關行業。

根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醫療領域所有行業均呈現上升態勢,其中也包括了藥品到家服務這個垂類,從疫情形勢嚴峻以來,藥品到家服務日活呈明顯上漲。截止2020年1月31日,作為典型到家藥物配送垂類的叮噹快藥日活規模上漲至15.8萬

藥品到家服務典型玩家日均活躍用戶規模:

数字化防疫(3):疫情之下,到家服务行业压力与机遇并存

易觀分析認為,當前推動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繼續穩定增長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1. 本地生活服務模式的不斷滲透,包括物聯網、智能硬件、即時物流等基礎設施,以及點餐/預點餐、閃購等模式的豐富與完善;
  2. 消費需求的升級,既包括消費端對即時性消費越來越高的要求,又包括供給端對IT、供應鏈等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的需要;
  3. 新零售對本地生活場景的影響擴大:餐飲外賣與閃購、新零售品類關聯,擴大服務承載。新零售推動餐飲行業零售化、標品化能力。

其中,實物到家需求佔絕對主流。如果疫情能夠在一季度得以有效遏制,當人們日常生活恢復,餐飲和外賣作為短週期服務,將可以得到快速恢復。而生鮮配送恢復到正常需求頻次,那麼如何增加用戶粘性將會是面臨的挑戰。最後藥品到家由於需求量和頻次相對較小,並且面臨其他到家服務已經覆蓋藥品配送的競爭,行業加速整合和洗牌。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