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拷問商業走向:“融消費”時代來臨,線上“到家”將倒逼線下


疫情拷問商業走向:“融消費”時代來臨,線上“到家”將倒逼線下


昨晚休息時,就看到一則消息:雙黃連口服液在線上“秒光”,5盒售價1300元。

“秒光”意味著效率,也就是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在全部的藥物銷售品臺上,這種藥就被全國人民搶光了。

商業,或者說銷售服務業,效率永遠是第一位的。

這一現象在線下藥店同樣也出現了,但是,藥店售光這一藥品,再高的效率也要小半天時間。因為消費者從獲知消息到開始行動進入藥店,然後選擇物品交款成交,還需要時間。

確實,還是網上便捷,並且還能直接送到家。免除了在疫情期間出門扎堆兒的擔憂。

筆者曾經在很久前就提出,“融消費時代”已經來臨,線上線下形成互補,形成無縫融合。

但是,這個線上和線下不是割裂的個體,比如說,就淘寶和沃爾瑪來講,是兩個對立的個體。

“融消費”的背後深意是企業線下服務和線上服務融為一體,到店和到家融為一體,企業線下服務和線上服務融為一體,商品服務融為一體(線上商品和線下沒有差異)。

也就是出現的“新零售”現在在嘗試這一模式,當下做得最好的恐怕就是“盒馬”了。當現在盒馬的訂單每天都爆棚時,不知道那些鄙夷“剛出現時的盒馬”的那些傳統零售商,現在做何感想?

當然,沃爾瑪很早就佈局了線上,山姆會員店也在利用“前置倉”做到家業務,這家企業還是京東的股東,所以,前瞻性的“融消費”思想已經在這家企業早已形成,並且做著實踐。

國內傳統的實體零售商永輝也做這方面的嘗試,如去年開了“永輝買菜”,在佈局“融消費”下的到家業務。

還有物美憑藉“多點”的轉型。業界人士曾說,多點成了物美的救命稻草,讓這家傳統零售商又一次把握了機遇。

還有步步高,還有大潤發,還有天虹,當然還有投了“全球蛙”做到家業務的山西商超“美特好”。

今天看來,這樣的戰略佈局在“疫情”面前有了無限生命力。

“到家”成了現在的商業主流。

如果一個月或者兩個月後,疫情平穩,但是,消費者顯現出來的“恐懼長尾”和使用到家的慣性,也會讓傳統到店消費者趨向“到家”,也就是說,“到家”的粘性更強。消費者明白,使用到家更加安全,避免了很多的不確定,也就是大大降低了到店後染病的概率。

何況,現在在倡導“貓”在家中。

那疫情之後中國零售商超業會有哪些變化呢?

“線上購物”對“線下購物”的加速替代

儘管大家早就形成了線上購物的習慣,但是經歷這次疫情之後,這個習慣還會被深度發掘,比如買菜,之前我們還是習慣去菜場,但是這次之後,很多人將習慣於在網上買菜了。

如果僅從購物方面來講,未來的購物一定絕大部分都是在線上完成的,即便是線下場景產生的交易,也會在線上進行,就好比你去商超買東西,手機當場就可以下單,然後很快送到你家裡。

對於“85後”“90後”“00”後來說,更是如,這一年齡段的消費者已經是線上消費的擁躉,這場疫情後更加增加了他們“牢不可破的無產積極革命感情”。

疫情拷問商業走向:“融消費”時代來臨,線上“到家”將倒逼線下


那在這場疫情中體驗到“線上到家”便捷的“70後”“60後”們,也將加入到“手機購物”的群體中。如此看來,實體商超在一二三線城市中,購物消費者越發老齡化。當然,低線城市還有個“掙扎期”,還有點時間完成線上與線下的“融合”。

“體驗式場景”對“傳統實體店”的加速替代

既然購物都是在線上完成的,那麼實體店的存在價值在哪裡?未來的實體店不再是以“銷售產品”為中心,而是以“提供體驗”為中心。

人們去實體店不是為了買東西,而是為了購買各種“體驗”。如果實體店依然把自己當時買賣的場所,那麼將失去存在的價值。

消費者的需求,已經從對產品的滿意度升級成了精神層面的滿足感。商家需要營造出一種無與倫比的消費場景,需要構建能夠把消費者帶入到某種幻想場景的故事。實體店只要能夠做到這點,一定大有可為!

但是,通過場景的構造,實體零售要邁出第二步,那就是當消費者拿起手機購物結賬後,商家就會把商品配送到消費者家裡。

換句話說,消費者在超市裡可以試吃、可以試穿、可以試用,但是完成購物後,沒有了拎著大包小包的負累。

當然,從另一角度說,實現到家業務,商超也不用為停車場而發愁了,因為很多消費者也不用開車來購物了。

“線上獲客”方式對“傳統獲客”方式的加速替代

經歷這次疫情,很多企業才發現“線上獲客”能力的重要性。

疫情拷問商業走向:“融消費”時代來臨,線上“到家”將倒逼線下


無論是什麼類型的企業,都必須擁有一種從線上獲客的能力,傳統的獲客方式無非是到店會員/電話/廣告/分銷等等。但是這些模式的主動權越來越小,而且成本將越來越高。

線上獲客的本質,是靠內容獲客,深度一點來講是靠價值獲客,未來各種線上平臺會越來越開放,圖文/短視頻/音頻等各種形式都有,你必須創造出有價值的內容去吸引你的客戶。

我們看到,盒馬有著超強的會員管理體系,也就是在“社群”營造購物環境,通過不斷在社群內發佈信息,拉近與消費者的溝通,同時也提高了消費者購物頻次。

當然,未來5G時代的到來,視頻變得更加便捷,消費者通過手機視頻化的商品宣傳片,也能獲得商品信息和體驗,也能增加購物頻次。

通過這次疫情,給傳統產業(包括傳統商超企業)帶來了很多反思,如果不在未來市場中進行自我變革,那就是在做一場自我毀滅的“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