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社會,是如何讓男性也患上乳腺癌的?

最近這些年,我們會發現,患乳腺癌的人越來越多了。

我們的社會,是如何讓男性也患上乳腺癌的?

國家癌症中心2017年的報告顯示,在中國,乳腺癌發病率位列女性惡性腫瘤之首,增速位列世界首位,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發病率,已接近歐美髮達國家水平。而在世界範圍內,乳腺癌也成了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

我們往往會覺得,疾病的問題都是生理性問題,卻忽略了疾病還有社會性的一面,我們的生活觀念和身處的環境,對健康的影響,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

美國作家弗洛倫斯·威廉姆斯在《乳房:一段自然與非自然的歷史》這本書裡告訴我們,“科學鐘擺已經掙脫了遺傳代碼的支配,而受到來自土壤、空氣、水和食物的驚人力量的控制。”

我們的社會,是如何讓男性也患上乳腺癌的?

《乳房》| [美] 弗洛倫斯·威廉姆斯 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17年2月出版

乳腺癌的日漸常見,就是這樣的一個案例。而且,人們最早是在男性乳腺癌患者身上,發現了女性乳腺癌持續增長的原因。

01 敏感也意味著脆弱

2000年代初,一個叫帕坦的美國中年男子被診斷出乳腺癌。他當時想不明白,一個大男人,怎麼會得這種病呢?

很快,越來越多的男性乳腺癌患者被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列尊營生活過。

進一步的調查發現,列尊營曾存放了大量汽油和工業氯化溶劑。長期以來,油桶破漏滲入地下,造成了一個大約有4.5米厚、800米寬的汽油層,上方則是給8000名基地人員飲用的地下水井。

在那些男性患者裡,有一個是在基地出生的男孩,18歲時就做了雙乳切除手術。而他當年所在的幼兒園,就是由基地設立的混合殺蟲劑的工廠設施改裝來的。

在此之前,人們一直對乳腺癌持續增長的原因感到很疑惑。在列尊營事件之後,化學物質和乳腺癌之間的關聯才真正被發現,從而被引起重視。

我們的乳房,為什麼會受到化學物質的影響呢?

我們都知道,乳房的發育始於雌激素的分泌。除了身體內部卵巢和脂肪產生的雌激素,我們的身體,也能從周遭的環境中吸收雌激素。

而且,與身體的其他器官相比,乳房會更加敏感,比其他器官擁有更多樣、更敏感的雌激素受體。這種敏感本來是很好的,讓我們在繁衍進化中,接收到足夠多的荷爾蒙,來儲存脂肪、在理想的時間生長髮育、哺育嬰兒。

過去,外界環境的雌激素都是植物雌激素,效力比較微弱。而且我們跟這些植物是一同進化而來,所以,我們的身體很快就能把這些雌激素代謝出去。

但乳房的敏感,也決定了它對外界環境中的雌激素來者不拒,甚至於只要有碳環結構的分子,乳房裡的雌激素受體都會接受。

很不幸,大部分合成化學物質的基礎結構,就是這種碳環結構。像塑料、溶劑和殺蟲劑之類的化學物質,因為有這種結構,就變成了山寨的雌激素,被乳房吸收進身體,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等於說,進入現代社會之後,乳房的這種敏感性,現在變成了脆弱性。我們的食物、水、周遭環境中充斥的大量仿雌激素,都會被它不加辨別的吸收,讓它比別的器官更容易受到侵害。

而這種侵害也會通過母乳,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

02 觀念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

所以,想解決乳腺癌高發的問題,改變環境就可以了嗎?作者弗洛倫斯告訴我們,不是的,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環境之前,更應該改變的,是我們的觀念,是整個社會對乳房的觀念。

我們的社會,是如何讓男性也患上乳腺癌的?

粉紅絲帶乳腺癌公益組織推出的項目,重塑世界名畫呈現世界知名裸女患上乳腺癌後的樣子

有一個我們很少知道的事實是:現在,每年都有將近700多種化學物質面試,大部分都沒有做安全研究。現在我們生活裡,有8萬多種化學物質,只有幾百種曾做過健康效果的測驗。

而且,就算是做測試,測試重點也會被放在肝、腎、生殖器和大腦等重點部位,乳房往往會被忽略掉。

為什麼乳房會被忽視呢?

這就涉及到長久以來形成的社會觀念。對人類而言,乳房更多地代表著“性感”。看到“大胸女”這樣的描述,我們很容易想到的是曖昧和情色的意味。

實驗表明,如果一個女人脫光了站到男人面前,不管罩杯是A還是D,兩百毫秒之內,男人的目光都會對焦到這裡。

乳房的哺乳功能,往往會被忽略,更看重的是性意味,就算破壞哺乳的功能,也在所不惜。在這種觀念下,隆胸產業日益增長。每年,全球乳房填充物的市場高達 8.2 億美元。歷史上曾被用來做隆胸的材料,包括玻璃球、象牙、木片、花生油、蜂蜜、羊奶、牛軟骨,後來才是硅膠。

我們的社會,是如何讓男性也患上乳腺癌的?

很多做過隆胸手術的女性,都必須忍受因填充物引起的硬化、疼痛、破裂、變形等各種後遺症。天然的乳房有保質期,仿造的更不用說,而且時間短得多,硅膠填充物只能支撐十到二十年。

雖然從統計數據上看,做隆胸手術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幾率並沒有高多少,但是她們確實面臨著患肺癌等其他疾病的風險,也更容易得免疫系統疾病。

弗洛倫斯提到:“在這個把乳房視為性感的世界中,我們破壞了乳房最自然的重要功能,好讓它變得更理想,甚至不惜扼殺它作為性器官的知覺。”

我們的認知,讓這個器官的象徵意味變得比本質屬性更重要,隨之強加上去的,是一整套不科學的生活方式。新的胸罩、新的香水、新的豐乳精油等等,使我們的乳房負重累累,也在重新塑造著我們身體的基因。

03 重新定義健康

弗洛倫斯會關注這個話題,跟她自身的經歷密切相關。

她是在給自己的第二個寶寶哺乳時,讀到一篇報道——有科學家在人類母乳中發現了化學物質。

我們的社會,是如何讓男性也患上乳腺癌的?

這嚇到她了,立馬將乳頭從女兒口中拔了出來。後來,她把自己的乳汁送去檢測,發現自己乳汁中的阻燃劑含量,是歐洲女性體內的十到百倍。震驚之下,她開始了對乳房的研究。

有一段時間,她和女兒嘗試過“排毒”,但她發現太難了。

家裡到處都有鄰苯二甲酸酯這樣的化學物質,不僅在洗髮水、肥皂、保溼乳液這些日用品中含有,家裡的浴簾、孩子的塑料玩具、還有沙發的合成革中,都會逸出化學物質。除此之外,製作廠商也不會告訴你,保鮮膜和塑料包裝裡邊也會含有這些化學物質。

在“排毒”階段,弗洛倫斯堅持不讓小攤販的塑膠手套碰她的菜,只買布袋裝的麵粉,自行車也不能騎了,汽車也不開了,肉也不能吃,甚至近視眼鏡也不戴。這些材料中,都含有化學物質。

“排毒”完成後,佛羅倫薩尿檢結果顯示,她體內的化學物質含量下降了85%。

但是,在現代社會中,面對這些無孔不入的化學物質,和早已被廣泛接受的便利的生活方式、社會觀念,我們很難獨善其身,誰還不過日子呢?

說到底,人是社會性與生物性合一的動物,健康問題既有生理性一面,也有社會性一面。這種社會性的一面,往往會被我們忽視的。

我們對健康的理解,很有必要做一次更新,就是書裡所重新定義的:“健康不只是沒有生病而已,而是身體具有適應不斷變化情況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