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母親吃肉會有風險,他卻特意下令妻子給母親吃肉,後人:大孝子

“孝道”在中國有著久遠的歷史,早在商朝的時候就已經有“孝”字的雛形,在此之後的歷代君王都大力宣揚“忠”與“孝”,幾千年的文化薰陶中,“孝”已經成為所有華夏子民做人的基準,甚至在漢朝的時候,作為察舉制的主要科目,推舉孝廉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即便是到現如今的社會,孝道依然是每個人的義務。不過在民國時期,有位名人的做法卻引發了爭議。因為在很多人眼中,這是不孝的表現,但他卻依然堅持自我。

她母親吃肉會有風險,他卻特意下令妻子給母親吃肉,後人:大孝子

這位男子就是傅斯年,他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古典文學研究專家、還是五四運動等愛國教育組織的領導者,曾對祖國作出突出貢獻。而在其擔任歷史語言所所長的20餘年來,他更是孜孜不倦的培養出了一大批歷史、考古等數個方面的專業人才,其研究調查、學術文章、出版書籍都廣獲讚譽,在現代歷史學中有著極高的地位,就連蔣介石都對其十分尊敬。

她母親吃肉會有風險,他卻特意下令妻子給母親吃肉,後人:大孝子

不過有些人家裡家外完全就是兩個不一樣的人,不管傅斯年在外面的社會地位多高,但只要是回家見到母親必然是畢恭畢敬,這可能是源於他早年喪父,完全是母親一個人將他拉扯大,因此在他在北平剛站穩腳跟後,就第一時間將母親接來,無微不至的照顧她的生活起居,而且對她的各種脾氣都很容忍。

她母親吃肉會有風險,他卻特意下令妻子給母親吃肉,後人:大孝子

在抗戰爆發後,儘管他不慎將母親留在戰區,但最後也是不顧戰區危險,竭力將母親救出戰區,可以說不折不扣的孝子,但如此孝順的他,卻在孝順的事情上也有為難的時候。在母親年事高住院後,醫生叮囑千萬不能給母親吃肉,否則體內油脂來不及消化就會堆積,這對她這個年紀的老人來說非常危險,怎料在他遵守醫生的叮囑不給母親吃肉後,卻遭到母親的呵斥,原來母親素來嗜肉如命,最終在母親的反抗下,他不得不特意讓妻子時常去給母親做肉吃。

她母親吃肉會有風險,他卻特意下令妻子給母親吃肉,後人:大孝子

對於這樣的做法,後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這是不孝的行為,但在傅斯年看來,如果自己直接不給母親吃肉,母親心中必定是不順心,長久下去對母親的身體不利,自己這樣適當讓母親嚐嚐,既可以滿足母親對肉食的喜好,讓妻子特意烹製,減少肉食中的油脂,也將風險發生的幾率降到最低,在他看來這個年紀的母親開心最重要,所以即便當時有人批評他不孝,但傅斯年依舊如此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