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阻擋不住愛,四個來自一線的真情故事講給你聽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陳彥仿 劉薇 梁淑芳 李曉青)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我們閤家團圓之時,有人卻奮鬥在抗“疫”的第一線,為了這場戰“疫”,他們不只是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更是勇敢的徘徊在死神的邊緣。

  今天,我們講述四個來自戰疫一線的真實故事——

  會做“兔子飯”的小叔叔

  在金志傑所在的留觀群眾點,孩子們只要看到他,都會露出開心的笑,因為這個“小叔叔”會做“兔子飯”。

  24歲的金志傑長著一張娃娃臉,看上去像個孩子。孩子們都叫他小叔叔。他是全聚德北京路店的一名烤鴨師傅。1月28日凌晨0點,看到高新區(新市區)團委招募志願者,他毫不猶豫地報名了。目前每天都在為留觀人員提供義務服務。

  2月8日,2歲的豆豆不開心:“我想吃奶奶做的飯,不吃這個飯!”豆豆看到送來的午餐就開始哭鬧。金志傑對豆豆說:“如果你不哭,叔叔可以給你變出一份兔子飯,你願意麼?”豆豆立刻擦乾了眼淚,等著叔叔的魔法。

  說話間,用米飯、胡蘿蔔、紫菜、西蘭花、聖女果、黑芝麻等食材做的一份小兔子造型兒童餐完成了,再搭配一份酸奶。果然,豆豆不哭了,一會兒,這份兒童餐被他吃得乾乾淨淨。

金志傑說,我服務的地方,最小的留觀兒童只有1歲2個月,還有幾個兩、三歲的孩子。我覺的為孩子準備一份兒童餐,是能夠安慰他們的。

  金志傑在外提供志願服務已經很多天了,一直沒有回過家。“我跟我爸說,爸,國家現在需要我們,等我結束了這邊志願者工作,好好回去陪您,咱爺倆舉杯同慶抗擊疫情成功!在微信視頻中,我爸向我豎起了大拇指,他說好兒子,你做得對,爸支持你!”金志傑說,他也想爸爸,但疫情面前,奉獻出責任才是每個人所應該做的。

  心在一起 就是團圓

  “今天是元宵節,記得吃元宵,再發張照片給我,就當和你一起吃了,團圓了。”“老婆,想你了,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等你回來。”“女兒這兩天很乖,你放心工作,家裡有我,不用操心。”“老婆,如果可以,真希望能陪在你身邊。”陸斌知道,這些微信發出去,老婆多數都不會回覆,“有回信息的功夫,我寧願讓她休息兩分鐘。”但陸斌又很難抑制自己對妻子的牽掛,只能默默祈禱:一切很快都會好起來。

  陸斌是友好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妻子是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醫護人員,1月28日作為首批新疆援鄂醫療隊成員去了武漢。

  “一進留觀區就是六、七個小時後才能出來,我們只能相互微信留言。”同為醫護工作者,陸斌理解妻子的心情,任何時候都是這句話:“你放心!”也就是這句“你放心”,能讓妻子專心投入工作。

  剛滿兩歲的女兒總是問:“媽媽去哪兒了?”陸斌就會講他自編的《媽媽勇鬥病毒怪獸》的故事,故事裡妻子是一個身著白衣的戰士,勇敢和病毒怪獸搏鬥,打贏怪獸,讓人們獲得健康。

  女兒睡去,他默默地翻看和妻子的微信聊天記錄,話語不多卻能看很久。

  “她時常給我發一張照片報平安,她說一切安好,可看著她臉上被口罩和護目鏡壓出的痕跡,我真的很心疼。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希望老婆早點回家。”陸斌說。

  隔著屏幕,抱抱你

  “媽媽,我好想你,咱們抱一抱吧!”幾乎每天晚上,微信視頻裡,9歲的女兒雷甜譽向媽媽尚華伸開雙臂“隔空”要抱抱。

  “女兒乖,等病毒被打跑了,我一定好好抱抱你。”尚華眼泛淚光,隔著屏幕哽咽著向女兒承諾。

  尚華和女兒已經分離十六天了,這期間,母女倆只能通過電話、視頻簡單交流,女兒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我想抱抱你。”

  今年42歲的尚華是烏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公共場所與學校衛生監督科工作人員,疫情發生後,她一直在社區、發熱門診、公共場所等防疫一線奔波,和同事們一起督導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

  由於工作需要不能回家,尚華只能將女兒交給丈夫帶回外地部隊照顧,一忙起來,和家人連通個電話的時間也顧不上。

  “因為我丈夫是軍人,女兒從小几乎就是我帶大的,從沒離開她這麼久。”尚華說。

  每天都在醫院發熱門診、公共場所、社區一線奔走,為了不讓丈夫和女兒擔心,她從來不提自己的工作內容,他們也默契的從來不問,只是一遍遍叮囑她,注意防護,不要太累。

  “說不怕那是假的,但這是我的職責!群眾需要,我就得上!”尚華說,期盼疫情早日結束,她才能和家人安心團聚。

  隔屏訴祝福 相望兩依依

  “寶貝,媽媽還要工作。我在這頭吃,你在那頭吃,咱倆就在一起。”這是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居家患者追蹤信息平臺工作人員李海蓉經常和女兒隔空相聚時的場景。

  作為負責居家信息平臺的醫護人員,李海蓉每天打100多個電話,進行居家家庭的健康情況回訪工作,早晚除了詢問體溫監測的數據,更精心負責他們的心理疏導。

  電話打通,李海蓉還沒等問對方家屬的體溫,居家的童童爸爸李剛就說,元宵節快樂,李醫生。9時剛測過,娃娃體溫36.8度,全家人都在家,你放心吧。

  李海蓉微笑著記錄在登記本上。

  當下,預防疫情傳播,大力宣傳居家的重要性,全民要主動配合醫務工作者及社區工作,也是發熱門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她和同事王敏負責本院就診患者居家人員的實時體溫狀況,身體健康情況跟蹤,避免遺漏,建立個人檔案,核對信息,按時上報居家人員數據等。

  “王敏老師,您的嘴巴都上火了,我來。”“每天要打上百個的電話,這不,你嗓子也啞了……”李海蓉和王敏老師說話間,手機鈴聲響起。

  “老婆,剛才女兒和我視頻說,她都快10天沒見到你了,好想你。閒時,和她視頻一下。”丈夫徐建軍叮囑道。

  從寫請戰書申請上一線,李海蓉就把九歲的女兒悅悅送到了媽媽家。

  “除夕陪媽爸一家人吃了頓團圓飯,把她留在爸媽家了,再沒見到孩子……”剛還大大咧咧的李海蓉眼淚湧了出來。

  趁著午休,她撥通了母親的電話。視頻那頭,女兒開心地喊著:“媽媽,看看姥姥給我做的好吃的,我都給你留了一些,可好吃了!”

  短暫的隔空團聚後,李海蓉開始了新一輪的打電話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