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哪些城市讓你戀戀不捨,哪些地方的美食讓你記憶猶新?


河南燴麵,胡辣湯。

山西刀削麵。

陝西biangbiang面。

蘭州拉麵。

北京滷煮。

內蒙古手把肉。

天津煎餅果子。

保定驢肉火燒。







無鋁油條一哥


結合我這次騎行的經歷來說吧。下圖是2019年8月-11月的騎行過程。每一個五角星代表我在那裡過了一夜。


這次騎行是從內蒙古滿洲里出發的,經歷的城市包括呼倫貝爾、東三省、山東、安徽、江蘇共7省。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美食、景點也都是千差萬別。

我最喜歡的還是東北的三四線小城市。這裡的民風淳樸、熱情,可能是本身就是北方出生的緣故,到了東北,瞬間給人一種“到家了”的感覺。


就拿內蒙古呼倫貝爾來說吧。呼倫貝爾雖然屬於內蒙古的一個市,但是它的面積相當於兩個江蘇省。僅呼倫貝爾草原的面積就相當於一個江蘇省。所以在呼倫貝爾,這種地廣人稀的地方,行政上的管理大都採用“縣級市”的做法。滿洲里市、海拉爾區、額爾古納市、根河市、鄂倫春旗。。。每一個地方都是一座獨立的小城。彼此相距甚遠,但都呈現著一種“東北式”的親切。

滿洲里:燈光之城

滿洲里屬於典型的旅遊城市,地處中、蒙、俄邊境。有句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比不了滿洲里的金碧輝煌”。滿洲里是一個燈光滿滿的地方,如果是第一次去,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海拉爾:市井老街

海拉爾就不一樣了,屬於呼倫貝爾市的“行政中心”(市中心所在地),也是著名的歷史古城。跟滿洲里相比,這裡的燈光也許並沒有那麼絢麗,但是她的市井文化、羊肉文化、滿蒙文化都很顯赫。





額爾古納:邊境旅遊區、慢文化

最後介紹一下我最喜歡的一座小城:額爾古納(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這是我長這麼大出去旅遊印象最好的一座小城。一方面被它的“方格型”的城市規劃所吸引,另一方面就是這裡的羊肉了。

  1. “強迫症式”的城市設計。在這裡你不用擔心迷路。城市的網格設計跟紐約的曼哈頓有一拼。不多說了,直接上圖:

  2. 這裡的羊肉,讓我回味。2019年8月21日,我騎行到額爾古納市的城區拉布大林鎮,並在這裡停留了一天。逛完了這裡的博物館之後,就去品嚐當地的羊肉了。在美團上找了一個118人的兩人餐,吃到飽,吃到撐。這裡的羊肉沒有羶味,吃起來津津有味。臨走還見識了當地的“蒙古式”歡迎儀式(不是歡迎我的),總之沒白來!




半年過去了,依然很回味那一段時光。那是我經歷的最痛快的一段時光,讓我真正做回了自己,也讓我體驗到了旅遊的真諦。後續會逐步揭曉這段旅程的點點滴滴,期待大家的關注。


騎程


對於吃貨的我來說有兩個地方最讓我戀戀不捨,主要也是因為那裡的東西太好吃了,去一次胖一次。這兩個地方就是成都和臺中,一個地處西南地區的盆地,另一個位於臺灣中部的臺中。

成都,一個被安逸生活和美食包圍的城市,這些也是這個城市的代表,提到成都我們不由自主地會想到這些,反而美景排在了後面。我是一個從小生活在江南的人士,由於工作和個人旅行的原因,去了成都好多次,每次都有新的發現,每次都不捨得離開。古人又云:少不入川,老不出蜀。這話我還是感受頗深的,雖然成都也是現代化的省會城市,但是跟其它的城市相比較,這裡生活的更舒適。生活嘛,無非就是吃住行,這排在第一的吃對於我這樣的吃貨來說尤為重要。吃在成都那是相當的巴適,聽很多當地人說成都的餐飲總數是全國城市排名第一的。可以成都是多麼好吃啊!

臺中,我們的寶島中部的城市。我們的印象中臺中可能沒有像臺北那麼知名(可能多數的內地人除了臺北對臺灣其它城市沒有什麼印象)。但是在這座城市中蘊藏的能量不下臺北。臺中在今年還入選2020年全球十大自由行目的地。這裡不但有值得一去的景點,還有數不盡的美食。逢甲夜市便是我每次必去的一個地方。這裡美食雲集,很多知名的臺灣美食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車輪餅,大腸包小腸。除了美食,這裡還有美景。宮原眼科、高美溼地、東海大學,處處是景點,景點處處有美食。兩者結合的完美。


拖遊屏阿顧


國內讓我戀戀不捨的城市有廣州,長沙,岳陽。我被廣州和長沙的美食所折服,但是岳陽的洞庭湖也讓我記憶猶新。

初識洞庭湖還是在課本上,從岳陽樓記中的“銜遠山,吞長江”,那時的我想象不到洞庭湖之大,直到那年五一,我與好友一起去了長沙和岳陽遊玩,初到洞庭湖之時的震撼之情至今難忘。

廣州,素有美食之都的稱號,早茶也是其代名詞。大多數人都誇讚蝦餃有多好吃,但是讓我記憶猶新的卻是那一口紅米腸,外表酥脆,內有整顆蝦肉,以及肉鬆,真的是好吃!

長沙,茶顏悅色人手一杯,不愛喝奶茶的我,每天也至少要去買兩杯。炊煙時代這家餐館也讓我們記憶猶新,芋頭蒸排骨,辣椒擂茄子,這兩道特色菜,讓我對美食有了新的認識。








桂圓柚呀


一座城,一道菜,一個人,所以迷戀一座城市。國內有很多城市風景,美食,人文都是值得一去的。成都,重慶,廈門,這幾個城市要尤為出名。但其實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特色,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石家莊正定。去過那邊幾次,我喜歡吃五七路的拌麵,喜歡吃小商品的雞汁豆腐。吃的方面現在是管控嚴格了,都集中在小商品那兒了。早幾年,大街上隨處都是小攤,每個小攤都是我愛吃的。現在好多小吃名字也想不起來了。現在常年待在南方,吃的東西雖然慢慢也習慣了,但是卻也經常懷念正定的板面。

這次過年回家,專門去了一趟。那時候瘟疫還沒席捲全國,小商品市場燈火通明。商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不過,沒吃到五七路的板面。在正定五七路的板面就像是板面中的明星,來吃的人絡繹不絕。我帶著妹妹們,給他們買了雞汁豆腐。老闆娘人非常友好。五塊錢的小份就有十二串。我和老闆娘說,給我來三個大份(十塊錢一大份),老闆娘對我說,小夥子,一人一小份就夠吃了。心裡頓時感動的一塌糊塗,我說,就來大份老闆。妹妹們勸我,小份把。最後我們買了三個小份。好吃,好吃,好吃。

正定的人不僅給人很溫暖。作為千年古城,正定的大佛寺也是很靈驗的,初一,十五燒香的人能把廟門擠破,這裡香火真的很旺。還有紅樓夢中說的榮國府也在這裡,南城牆,浮沱河等等。現在正定的面積不斷擴大,在高樓大廈起來時候,正定能夠保留相當一部分古建築,可以說很了不起了。


愛玩愛吃愛拍的墨辰


國內城市我去過很多,每個城市都有吸引我的點,但都限於旅遊,真正呆呆比較久的城市有三個,古城西安,一個生我養我的城市;一個蘇州,有短暫的3年時光在哪兒渡過。還有一個目前定居的地方廣州。這三個城市我都非常喜歡,各有千秋,並列第一。

西安:十三朝古都,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我的故鄉。當然是感情非常深厚了,那裡有我的親朋好友;有我從小吃到大的美食。每次回家,都有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走在城市的大家小巷,追尋兒時的記憶,感受城市的變遷,經濟發展帶給我的震撼。我的故鄉更美了,街道寬敞了,房屋變高了,城市綠化更美了。西安的高速發展震驚了中國,震撼了世界,西安年最中國,這個宣傳口號很快被大家熟知。每年春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湧入西安,和西安人民一起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西安美食有四大菜系:陝南菜;陝北菜;關中菜;還有回民菜。每一個菜系都令人難忘,回味無窮。

蘇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名不虛傳,蘇州的園林文明天下: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四大園林,代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建築藝術特點,是古代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晶。

除了園林,還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鎮,最有名的當屬周莊古鎮和同理古鎮。

蘇州的美食比較清淡,非常適合我的口味,最讓我難忘的是蘇派罈子紅燒肉,肉質細嫩,肥而不膩,晶瑩剔透,唇齒留香。

廣州:目前我居住的城市,以前覺得廣州太熱,夏天估計不太好過,沒想到真正住下來沒有覺得有多熱,只要有風就會特別涼快。

喜歡廣州是因為廣州是一個花城,一年四季都有盛開的鮮花,無論是在公園,小區,路旁都可以看到。因為氣候的原因,一年四季都是春意盎然,沒有北方冬天蕭條景象,就好像生活在一個大花園裡。

廣州的美食當屬廣州早茶了,我最喜歡的還是蝦餃,一個餃子裡有三個蝦仁,量足,味美!百吃不厭!





喜歡俯瞰這個世界


最讓我戀戀不忘的城市應該是杭州和青島吧。去過的地方不多,但這兩個城市給我的印象很好。先說說青島吧,當時還在上大二,五一放假和室友一起去的,我還記得所有的攻略都是我做的,當時因為學生嘛也沒什麼錢,計劃著窮遊。當時我們住在八大關景區的一個青年旅社,那邊的風景確實很美,很多德式建築,空氣很清新,有很多私家別墅。裡面車輛不多,還挺幽靜,走走就到海邊,感覺挺浪漫的,特別適合度假。另外五一廣場還有棧橋也給人印象深刻,總之青島還想再去一次。

再來說說杭州,是我畢業上班以後,和幾個高中要好的朋友一起去的,那種感覺特別美好。杭州是一座給人憧憬的城市,是一個充滿傳說的地方。西湖,斷橋,許仙白娘子,雷峰塔,靈隱寺,家喻戶曉。去了杭州,才發現杭州的美不單單隻有這些。還記得我們四個女生,人生地不熟,現在公交站臺早就出行的路線,當地熱情的阿姨給我們指引,告訴我們當地真正好玩的地方,於是我們去了龍井山茶園。這也是我此行最喜歡的地方,若不是那些乾淨到發亮的柏油馬路提醒我,這裡真的像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空氣清新的不像話,漫山的龍井茶園,當地熱情的茶農還邀請我們喝了茶,帶我們去茶園觀賞,真的是一次特別的旅程。晚上還去了西湖邊看了音樂噴泉,來自小地方的鄉下妹真的感到震撼,太美啦!

最後哪個城市的美食讓我記憶猶新,我想應該是烏鎮吧,烏鎮是去杭州之前去的,當時我們一行四人經過大半天的舟車勞頓,終於到了烏鎮風景區內的旅館,當時已經是下午兩三點了,肚子太餓就在景區內覓食,但不知道是不是點不對,裡面的飯店並不多,要麼就是客人很多,沒有位置。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麵館,客滿了,只能坐大門外路邊的一張八仙桌,那一碗大排面售價30元,當時我們都覺得貴,無奈肚子太餓,點就點了,等面上桌的時候發現大排好大,面好香,感覺太好吃了。當時可能很多遊客也很我們一樣找不到吃的地方,我們坐在路邊狼吞虎嚥,路過的人都要停下來看兩眼,弄的我們也不好意思了。

發幾張存圖吧,好幾年了了,換了手機圖也不多了。







小鹿花花1


國內最讓我戀戀不捨的城市就是大連,因為那是我人生中出省的第一次旅遊,當時是二十多歲,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青春,美貌,愛情,樣樣具備。我一個三線小城的小女子,第一次去那麼幹淨美好的大城市,簡直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看到什麼都覺得新鮮,星海廣場美麗壯觀,,老虎灘公園裡有山有海,山海呼應,尤其是裡面的海洋世界,讓我大開眼界,我第一次親眼見到那麼多的海洋生物和魚類。還有金石灘,那時候剛開發,人不多,尤其我去的時候還是八月份,一個人溜達在一望無際的海灘上,都不想回家了,心想就在這裡老去多好!

還有大連的美食,也讓人難忘,至今記憶猶新!我也是臨海城市長大的,但是那時除了常見的帶魚,燕魚等等,沒吃過啥正經海鮮,到了大連,簡直了,到處是賣海鮮的,我還記得,我最愛吃的就是那種特別大的海螺,鮮嫩無比啊,太好吃了,當時特別傻,不知道要把裡面的內臟去掉再吃,一點不剩的整個全吃進去了,結果不一會就頭暈的厲害,還以為是水土不服病了,問問當地人,才知道,海螺腦是不能吃的,吃多了就會頭暈!哈哈,你說傻不傻!

自那以後去過多次大連,非常喜歡那個海濱城市,街道乾淨,景色美麗,海鮮美味,讓人戀戀不捨,記憶猶新!



愛做飯的米粒


戀戀不捨的城市其實有很多,成都應該算是一個吧!

算起來成都總共去過兩次,期間大概隔了有七八年之久。

印象中第一次去是在09年,去找一個在廣漢的同學。

那時候去了成都附近的偌城,然後也在成都市區轉了一圈,到過錦裡古鎮,而且還在那裡吃了一種印象深刻的食物,叫做‘撒尿牛丸’!

這東西吃起來會在嘴裡爆漿,滋味真是特別酸爽,感覺難以忘懷!

記得最開始知道這種食物還是在周星馳的電影《食神》裡面,之前一直沒有機會吃到,結果在成都實現了這個長久以來的夢想。

光陰流轉,歲月如梭,轉眼就過了將近八年。

八年之後,也就是在17年,我再次踏上了成都這片神奇的土地,然後也又一次的去到了錦裡古街。

當然,我還去了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青城山以及金沙遺址博物館等等這些赫赫有名的地方。

其實大熊貓基地還有三星堆我當時也想去的,可因為時間來不及,所以最終選擇放棄了。

再說到這個錦裡古街,時隔八年之後,我再次來到這個地方,竟然感覺還是沒變多少。

當時就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慨,而且貌似以前買撒尿牛丸的那家小店竟然還在。

於是我毫不猶豫地再次買了一份這種小吃,雖然味道已經不再像第一次品嚐那般新鮮,但入口之後都是滿滿的回憶。

誠然時光無法倒流,但心中的一座城、一份小吃,都能輕而易舉地讓你想起人生過往的那些美好時光。

除了祭奠,還可以懷念!





咕冬


讓我映像最深的一次旅行是從長沙出發,坐了48小時的硬座到達拉薩。因為是第一次去,那種興奮的心情難以言表,兩天兩夜的火車也不覺得累。這裡為什麼讓人戀戀不捨?我總結了幾點原因:

1.這裡有著壯美的風景。火車一路從西寧一路南下,中途經過可可西里無人區,沿途可能幾個小時見不到人,除了一些駐地的武警官兵,他們也很辛苦,一個人騎一輛摩托車到駐地,孤孤單單。火車經過時,他們都是敬禮的同時行注目禮,那種感動讓人難以忘懷。兩邊是廣闊的平原,遠處能看到白色的雪山,藍天白雲,風景壯麗。不時還能看到野生的藏羚羊和野兔,還有站在杆子上的雄鷹。還有成群的藏犛牛,那種景象終生難忘。高原湖泊也是西藏的一大特色,西藏的水比天藍,確實如此。

2.這裡有獨特的文化氛圍。藏族人大多信佛,他們的信仰不是去燒一柱香那麼簡單,而是融進他們的血液和日常生活當中的。布達拉宮和大昭寺每天都有成群的信徒,他們朝拜的場景會讓人震撼。此外,還有像色拉寺,哲蚌寺等寺廟,平日裡也是香火不斷,轉經道上有不少轉經的人。

3.拉薩的茶館。拉薩的茶館是很有特色的,在這裡能吃到酥油茶、糌粑、藏面等。茶館的桌椅都是濃墨重彩,跟西藏的建築一樣。裡面有不少當地人,在裡面坐坐感受這裡的氣氛也是不錯的。讓我映像深刻的一次也是在茶館,喝著酥油茶的時候,突然聽到店家唱起了歌,一個30多歲的藏族女人,聲音高遠,她就這樣隨便來了兩嗓子,毫不忸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