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戰“疫”進行時

在過去的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下滑趨勢不減,業內普遍認為,2019年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也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但就是在這一時間節點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給本已艱難前行的行業帶來了更加難以預測的影響。

據買車網(Buycar.cn)不完全統計,疫情爆發以來,車企、零部件供應商以及經銷商等相關企業,累計捐款、捐物已超過10億元人民幣。隨著疫情的持續升級,打贏這場“戰疫”,儼然成為了車企在庚子年的首要任務。

車企戰“疫”進行時

財力、物力等全方位援馳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的持續蔓延,眾多企業紛紛投入到馳援疫情防控工作當中。除捐錢捐物外,大部分企業還推出線上業務,保障消費者疫情期間的需求能得到基本滿足。此外,對於無法開工造成經營困難的經銷商,企業也紛紛發佈扶持政策,與經銷商共渡難關。

具體來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吉利、東風、寶馬、奔馳、上汽、廣汽、一汽、捷豹路虎、通用、中汽、比亞迪、現代、長城、奇瑞、日產、豐田等二十餘家主機廠,蔚來、理想、小鵬、哪吒、威馬等造車新勢力,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零部件企業米其林、博世、福耀、法雷奧,汽車養護品牌途虎養車等捐款捐物超10億元,支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車企戰“疫”進行時

此外,疫情爆發初期,工信部就向國內幾大汽車製造廠下達了緊急生產負壓救護車的任務。包括華晨集團、北汽福田、上汽大通、江鈴福特等企業紛紛召回工人加緊生產定製負壓救護車,並承諾10天內交付集結。

值得一提的是,為減輕經銷商壓力,不少車企也調整了商務政策。例如,最早動作的沃爾沃推出了一系列經銷商關懷政策,包括放寬業績考核,不設定2月份銷售目標,併為經銷商工作人員提供總額超千萬元的補貼等。此後,奧迪、東風悅達起亞、北京現代、捷豹路虎、東風日產等紛紛響應。

可以見得,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汽車企業眾志成城、共克時艱,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採用多種舉措伸出援手,凸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超七成企業延緩復工

據瞭解,受新型冠狀病毒的持續影響,國務院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隨後,各省市紛紛發佈延期復工通知。而作為國家經濟支柱型產業,汽車行業也受到了巨大沖擊 ,眾多車企發佈停產和推遲生產計劃。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25個汽車生產省市,除新疆外,均發佈了全省或者部分城市的延遲復工通知,這意味著全國汽車生產業已處於全面延期復工狀態。根據公告,大多數省市規定復工時間不得早於2月10日,其中湖北省的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13日24時。

具體來看,本田、豐田、一汽-大眾、吉利、長城、北京現代等車企將春節後開工時間延後至10日以後。另外,特斯拉上海工廠已暫時關閉,生產也將推遲。其中,豐田汽車方面表示,將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決定是否恢復工廠生產。比亞迪相關人士則表明,復工時間將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安排,有序恢復生產。

車企戰“疫”進行時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疫情重點區域,2019年汽車生產量位列全國第四的湖北省,備受業內關注。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汽車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達1482家。而作為中國四大乘用車基地之一的武漢市彙集了美、日、法、英、國產五大車系。其中,我國第二大汽車集團,東風汽車便是坐落於此。

據瞭解,為響應湖北省的要求,東風汽車旗下合資公司神龍汽車表示,正式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14日;東風本田暫定復工時間為2月14日。此外,東風雷諾、東風乘用車、東風商用車等也紛紛推遲了復工時間。

可以看出,在各類企業復工延遲的形勢下,中國汽車產業生產已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有分析認為,本次疫情或將影響中國汽車產量縮減170萬輛。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表示,此次疫情迫使全行業全產業鏈重新規劃生產經營目標,疫情結束後未來幾個月內需求低迷會導致銷量難以快速回升。

零部件出口影響較大

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國車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不僅僅是整車製造商,與汽車行業密切相關的零部件企業也深受其害。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以及重要汽車零部件生產和供應基地,中國在全球汽車市場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數據顯示,中國市場外商投資汽車零部件企業超過10000家,全國年汽車零部件出口額超過700億美元。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中國的零部件在世界上是很有競爭力,疫情對中國的零部件出口影響很大。比如輪胎等對美國市場的出口量很大,是其售後市場的主力支撐。

據瞭解,目前,多家跨國車企和零部件企業都已安排撤離外籍在華員工,並延遲或取消員工前往中國的出差計劃。據外媒報道,博世集團首席執行官Volkmar Denner發出警告稱,“博世的供應鏈很依賴中國,“我們需要等待事態的發展。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博世的全球供應鏈將會中斷。”

車企戰“疫”進行時

與此同時,韓國現代汽車也表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導致零部件供應中斷,企業將暫停其在韓國最大的製造工廠的生產。據悉,現代汽車也成為全球首家在中國以外停產的大型汽車製造商。

韓國產業經濟與貿易研究所高級研究員Lee Hang-koo分析認為,“現代及其旗下的起亞汽車並沒有大量零部件庫存,因此相比其他車企,現代和起亞受疫情影響更大,他們從中國進口的零部件也比其他汽車製造商更多。”

可以看出,疫情對中國汽車行業的影響較為深遠,但業內普遍認為,“沒有一個寒冬無法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熬過疫情後,中國車市或將釋放新的動能,迎來購車浪潮。正如行業專家李萬里所言,經過近40多年的發展,汽車行業發展體系已經成熟。在疫情面前,汽車行業有能力扮演好在工業中承擔者的角色,迅速恢復正常,促進整體經濟發展。可以預見的是,儘管疫情對汽車產業的發展有所擾動,但中國汽車產業前途依然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