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即渴望著擁抱,又害怕去靠近

塞林格,曾經說過一句讓文藝青年們都為之著迷的話:有些人覺得愛就是親密、是婚姻、是清晨六點的吻、和一堆孩子,或許愛就是這樣。

為什麼,你即渴望著擁抱,又害怕去靠近


你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嗎?我覺得愛就是:想要觸碰卻又把手縮回去,為什麼有的人在愛情面前會表現得矛盾?即想靠近又不斷的在拒絕。有些人覺得自己有時候會莫名其妙的忽冷忽熱,抗拒和對方分享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熱播劇《歡樂頌》中,劉濤扮演的角色安迪就是這樣一個有“戀愛恐懼症”的人,別人看她在職場上氣場強大,一旦到了親密關係中她卻一下子慫了,害怕與別人有親密接觸,一旦有人試圖闖入她的世界去窺探她的內心,她就下意識和對方拉開距離。

在喜歡的人面前明明很在意,卻要假裝若無其事,想要靠近卻一直在遠離。這在旁人看來簡直是無法理解,她到底在害怕什麼呢?你可能有“親密恐懼症”而你自己都不知道。

為什麼,你即渴望著擁抱,又害怕去靠近


其實,現實中也有不少人和安迪有類似的症狀,在面對親密關係時會表現出焦慮和迴避的狀態,心理學上稱之為“戀愛恐懼”。有報道顯示:單身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有“戀愛恐懼症”的。他們看上去是在享受單身的狀態,實際上是因為害怕走進一段親密關係中,更沒有辦法放心將自己的內心敞開。

而就算是戀愛人群,也有部分人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或者疏遠對方,對親密感到一定程度的焦慮。“戀愛恐懼症”不是一種心理的疾病;卻是一種非常不容易被察覺的心理模式。有“戀愛恐懼症”的男女往往對強烈的親密關係缺乏信心,他們不相信對方能夠給予自己長久的愛,更害怕受到伴侶的背叛,害怕付出後得不到等值的回報。除此之外,他們害怕承諾、容易厭倦、害怕一成不變的生活。

為什麼,你即渴望著擁抱,又害怕去靠近


我們常常看到,感情裡面總有一方會很來事,明明兩人的感情沒有特別大的矛盾,但隨著情感的升溫,內心的不安感就開始作祟:他會不會離開我、他能接受不完美的我嗎、我是不是應該多遷就他的決定……想得越多,最後越想逃離。尤其是敏感脆弱的人群,對於兩個人之間的未來,彼此間的相處距離更加在意,也更容易因此逃避親密,讓對方琢磨不透。

所以無法理解自己,更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的他們,寧願選擇單身。也許你遲遲無法戀愛,或者戀愛了卻總是感覺和伴侶有隔閡,是“戀愛恐懼症”在作祟,你不是不敢戀愛,你只是需要消除自己對親密關係的恐懼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