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孩子爱玩手机,“罪魁祸首”原来是父母,你是这样吗?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晓安说教育

走街串巷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每个人都在做低头族。有的孩子在网上聊得很嗨,甚至被人追捧为大佬,可是当试卷成绩发下来的时候,成绩单并不能让自己免过一顿挨打。有家长就不能理解,每天都上辅导班,也不逃课,怎么成绩就是上不去呢?手机并不能使孩子学习进步,家长放任孩子沉迷手机的几个教育习惯,就是罪魁祸首!

1、家长树立的“榜样”作用

邻居小柳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每天下班后的消遣就是和网友打游戏。每次开始打游戏的时候,儿子都会坐在爸爸的旁边,聚精会神的观看。小柳看着孩子认真的样子,感觉还挺好玩,于是开始教给孩子打游戏。两个人竟然还打的有模有样的,从此玩游戏就成为了两个人的亲子活动。


扎心!孩子爱玩手机,“罪魁祸首”原来是父母,你是这样吗?


孩子在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所以家长的行为教育,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家长们之间谈论的话题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家长们在玩手机、看电视,同样会引起孩子的模仿。因为好奇所以去探索,结果却沉迷进去无法自拔。

2、将手机作为电子保姆

小王是小柳的妻子,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下班后回到家里,都感觉脑子里的那根神经紧绷着,好像随时都有可能站起来去处理新的事情。孩子一刻也不停的在耳边哭闹,缠的小王头疼。终于是妥协了,她捂着脑袋从兜里掏出来手机,打开游戏界面,递给了孩子。这种做法或许小王知道不对,但是却可以得到片刻的安宁,于是小王养成了用这种方式来哄孩子,孩子也习惯了看电视和手机。


扎心!孩子爱玩手机,“罪魁祸首”原来是父母,你是这样吗?


这种习惯直接导致了孩子的专注力不集中,整个人的情绪十分浮躁,而且冲动易怒。稍有不和孩子心意的地方,就会大哭大闹,直到达到自己的目的为止。

3、孩子的世界太孤独

小李是一个事业型女强人,个人事业非常成功,孩子的爸爸和小李不相上下。两个人的孩子虽然物质上比较富裕,但是一直都是保姆在陪着。孩子一个人不哭不闹不说话,显得懂事又孤独。出于不能陪伴孩子的愧疚,两人给孩子买了手机、电脑等一系列电子产品。无论什么时候碰见,都能看见小李的孩子捧着手机,见人也不打招呼,就往家长身后一藏,性格十分内向。


扎心!孩子爱玩手机,“罪魁祸首”原来是父母,你是这样吗?


孩子的世界不同于成年人,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全靠家长来引导。当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孩子的时候,色彩艳丽的图画和会讲故事的小人,就会引起孩子们的注意。

家长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后,如何来改掉孩子沉迷手机的习惯呢?

1、正确的榜样形象

家长以身作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也尽量减少对于网络的谈论,以免引起孩子的好奇。要让孩子有一个正确对待手机和电视的态度。让孩子明白,手机和电视仅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外面同样有更多好玩的东西,有更加鲜活有趣的朋友。


扎心!孩子爱玩手机,“罪魁祸首”原来是父母,你是这样吗?


2、娱乐家庭游戏

通过家庭游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可以选择一个孩子比较感兴趣的家庭游戏,比如捉迷藏、看图画、玩玩具等等,慢慢的减少手机在孩子世界里的比重,逐渐减少手机出现在孩子生活中的次数,一点点的控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


扎心!孩子爱玩手机,“罪魁祸首”原来是父母,你是这样吗?


3、让陪伴孩子不再缺席

多组织家庭游戏,让孩子的注意力不再局限于网络。陪伴孩子的成长,就是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礼物。世界的一切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甚至连汽车和花草对于孩子来说很新奇。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进行日常的工作,让孩子有参与感,比如扫地、倒垃圾、拿抹布等等,即不耽误家庭清扫,也可以陪伴孩子。

扎心!孩子爱玩手机,“罪魁祸首”原来是父母,你是这样吗?


你觉得孩子沉迷手机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你是怎么避免这个问题发生的,欢迎分享说出你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