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呼唤:小院鸟鸣,越过生命的零度就是春暖花开

武汉在呼唤:小院鸟鸣,越过生命的零度就是春暖花开


文&图/李金匡

武汉在呼唤:小院鸟鸣,越过生命的零度就是春暖花开


小院鸟鸣报春来


今年的春节较往年大不同,每个人都刻骨铭心。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袭,曾经熟悉的春运“大迁徙”和春节“大联欢”,戛然被按下“暂停键”。

2020年1月23日(腊月二十九)晚上10点钟,武汉封城。消息传来,当时我还以为疫情离我们还远。

除夕晚上,我们举家还到大哥家拜年、用餐。酒过三巡,儿子突然接到学校的电话,询问从学校(福建漳州)回家是否途经武汉,是否在武汉下车。在确定仅是路过并没有在武汉下车后,学校要求还要继续隔离,不要随便出门。拜年的气氛顿时凝固了。

大哥说腊月初十回来,已经过了隔离期,没事了。儿子感觉很不好意思,我们一家还是提前回了家,春节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场。

在我们悻悻回家的途中,我又接到单位的电话:明天上午八点半,县疾控中心省市县三级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十点半局机关会议。

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我敏锐地意识到事大了。

二0二0年的农历新年如约而至。没有了鞭炮、烟花的伴奏,年味有点单调。只有喜庆的对联、大红的福字,还有玉兰树上新挂的三个红灯笼渲染着一个春节的到来。

伴随着七点一刻小院的鸟鸣,起床、做饭、开会。还不到八点半钟,会议室已经挤满了人,大家整齐划一的戴着口罩,表情凝重而严肃。会上,省委省政府果断宣布:从大年初一起启动全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新的一年就这样在不情愿中有序而紧张的展开。

大年初一是我的生日。早上我还没有出门,远在湖北随州的侄女打来电话,伯父,我们被封了,只有电话拜年祝贺了。这个我理解,让疫情离得远点吧。

谁知,晚上老友老赵又打来电话,张口就叹气到:犹豫了一天,本想着今晚去你那拜年同时祝贺生日,可是,……孩子他节前十八为他同学的婚事去了一趟湖北黄冈,回来又拐到武汉黄鹤楼停了一下,你看这事,掰着指头算了算,今天才十三天了,再说,二十六晚上已经去您家溜达一趟了……

总想着危机离我们很远,殊不知危机会随时面临。

武汉在呼唤:小院鸟鸣,越过生命的零度就是春暖花开


稍息,打开微信、新闻,尽是湖北、武汉及全国各地疫情防控的消息,有沉重的,有欣慰的,有焦虑的,有泪目的,最多是为武汉加油的。

曾经写满史诗的武汉这一次写下了告急书。聪敏机灵勤奋敢拼的九头鸟发出了我不想死的报警。

在最初的日子里,每天不断上涨的确诊病例数字最能牵动人心。很多人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前一天的疫情信息,盼望疫情拐点的到来。

“无法冲锋陷阵,珍惜每一天,守护好自己。”

“珍惜一家人团圆的24时辰,保护好自己,不出门,不给社会添麻烦。”

“珍惜长假,在家就是参加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共努力,克时艰。”

这一年才刚刚开始,珍惜,成为很多人的感触和共鸣。

珍惜什么,珍惜我们现有的生活,珍惜我们的碧水蓝天,珍惜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十七年前的非典阴影还未完全消散,新冠病毒悄然而至,跟以前SARS、艾滋病、埃博拉等病毒一样,这次新冠病毒感染,都自于某种野生动物。新型传染病的发生,一定意义上,就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的报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我不知道那些作死的人渣,为什么非要餮食那些野生动物,是他们没有体会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还是他们不懂得相处的乐。

《诗经·小雅》中道: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春日鸟鸣声众而和,则春盛。小学课文我们都学过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没有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燕子能飞入千万家吗?沙滩上能睡下鸳鸯吗?

动物们相对的单纯,只要我不犯人,动物让我们感受到的就是可爱。尽管蝙蝠的模样难看,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蝙蝠占有一席之地,蝙蝠即福,“福寿”图,“五福捧寿”,“五福”纹样,“福在眼前”等图案,使用的都是蝙蝠形象。可否可以这样想象,那些不畏蝙蝠吃下了所谓“福寿汤” 的人,也咽尽了自己的福。

在一个个忧心失眠的夜里,我想到了小院的鸟鸣声。

武汉在呼唤:小院鸟鸣,越过生命的零度就是春暖花开


2月4日(农历正月十一),立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疫情无情,但与生命有关的一切,没有停止加速。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光,随着送暖的东风将缓缓而别。

感知最初的春天,不仅是遥看有近却无的浅草,也不光是始振大地的初醒蛰虫。那些立在枝芽梢头的鸟雀最有发言权。

我的小院有一棵白玉兰树,那是我十五年前种下的,如今,树干如钟,枝冠覆室。春来花艳香溢,夏至浓荫遮院,秋叶色彩斑斓,冬蕾举满枝梢,自是鸟雀的乐园。一年四季,鸟鸣其间。

特别是早晨,它们晨明即曲,像呢喃,像谈情,像嬉闹,像催促,也像母亲的唠叨,更像是催征的战鼓,它们在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演绎着黎明的赞歌。

立冬以后,特别是从冬至到小寒,夜长且寒,人们被寒夜吞噬了的灵性,钻在被窝里不肯起床。鸟雀的晨鸣自然也从六点半推到了七点半。

大寒以后,鸟儿们也意识到寒冷殆尽,东风将至。把鸟鸣声从七点半一天天往前提,七点二十五、七点二十、七点十五,…… 立春以后,就接近七点了。作为信使,争先恐后的报告着一个春天的到来。

如果你细心听,七点钟一过,鸟儿就来了,多是麻雀,枝梢树桠间,先是一只两只,亦或三只四只,抖动抖动羽毛,东张西望几下,便开始轻轻的鸣叫,“啾、啾”,“ 啾、啾”,略停三五秒钟,加大一点音量,“啾、啾”,“ 啾、啾”,反复两次,“唧”的一声飞走了,生怕叫烦了你。

这时,如果你还没有被唤醒,三五分钟后,鸟儿们就又回来了。这一回,一般都是三五只,一上来就大声地唧唧喳喳、喳喳唧唧,根本没有顾虑你的睡意。如果把鸟儿的第一次鸣声比作是母亲的呼唤,第二次就是父亲的斥责。

在一个个忧心失眠的夜里,我盼望着鸟鸣声早点响起。

武汉在呼唤:小院鸟鸣,越过生命的零度就是春暖花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大灾就是大考。

初一,会议,安排部署;

初二,汽车站开始疫情防控值守,协查、宣传、测体温、登记;晚上,宣布暂停营运车辆;

初三,疫情防控升级会议,网格化管理,“内防扩散,外控输入”。调配人员,管控S330线与临市交界处卡点;

初四,准时到岗值守,协查、宣传、测体温、登记、处置、后勤保障,值守。

初五,准时到岗值守,协查、宣传、测体温、登记、处置、后勤保障,值守。

……

2月3日(初十)那天,疫情报告确诊病例超过两万人,防控形势进一步严峻,疫情阻击战进入持久战状态。为稳定队伍,卡点的党员在党旗下进行了庄严的宣誓:疫情在前,我们不退,请党和人民放心,我们一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个微视频通过抖音发出后,得到了很多人的转发和点赞。我记着其中一个评论是:党员有这心,人民都放心。其实,我们仅是防疫网格中的一堵墙,与摁下红指印,写下“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与战书的白衣战士相比,与承载使命的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者们相比,也许我们不重要,但对照“早预防,早隔离”的方针,隔离就是战役,一个都不能少。所以关键时刻必须把责任压实。而压实责任的办法就是每一个人必须按时到位,负起责任。

在防控疫情的这几天,七点一过,鸟儿准时传递着春的信息,擂响出征的战鼓,生怕我有一丝的耽误。而我,则把鸟鸣当成集结号,只需要一声呼唤。我想,关键时刻,被鸟儿的鸣叫声唤醒也是一件幸事,人与鸟儿的和谐相处,不正昭示着彼此间生命里的缘?

在一个个忧心失眠的夜里,鸟鸣声成为我前行的号角。

武汉在呼唤:小院鸟鸣,越过生命的零度就是春暖花开

武汉在呼唤:小院鸟鸣,越过生命的零度就是春暖花开


2月8日,正月十五元宵节。

至晚,风清月圆,灯火通明。炼真宫大门紧锁,月影人单,曾经万人同粥、万头攒动的场面依稀恍惚。正应了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再一次忧虑无眠。

辗转反侧中,我打开新华社微信,2月5日夜读栏目分享了7位新冠病毒肺炎康复患者的留言,第一位是湖南永州在武汉工作多年的唐女士的:

“经过9天的治疗,我终于出院了。这些天让妈妈担忧了,我现在最想好好吃一顿妈妈做的菜,喝一碗妈妈煲的鸡汤。我之所以能够康复这么快,离不开医生护士的辛苦付出,我非常感谢他们。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和家人都平安健康。跟这么大的疾病较量,我胜利了,我相信全国人民都会胜利的。”

看完第一个我就流泪了,有病魔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妈妈;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最能仰望的是祖国妈妈。

听,《武汉,生命在呼唤》。

1个人,就是1个版本,

56个民族,就有56种声音,

这些声音从黄鹤楼发出,

拍打着长江,共振着黄河,

汇聚到中南海。

全党总动员、全军总动员、全国总动员、全民总动员,

向武汉驰援,向武汉集结,

坚持,再坚持,

和时间赛跑,与病毒挑战,

扛着,再扛着,

越过生命的零度就是春暖花开。

……

夜里,我突然被鸟鸣声惊醒:晨曦中,院内玉兰盛开,洁白无瑕,大如莲花,擎天俯地,鸟鸣雀舞,唱和其间,悦耳动听。我和孩子们大喜,推窗凝视,欢欣鼓舞。

孩子们就要拍照,鸟雀们“唧”的一声,齐刷刷凌空向东南方向飞去,掠过高山,掠过原野,掠过长江,停在了珞珈山的樱花树上,伴着莺歌燕语,奏响了春的大合唱。树下游人如织,脸上都沐浴着灿烂的春光。

后记:十五年前,我在小院里种下一棵白玉兰树,如今,树干超过碗口粗,枝冠覆盖了大半个院子,每年的三月份,玉兰花开,扮靓整个院子。随着树大花繁,也引来很多鸟儿舞鸣其间。

去年三月的一个早晨,我被鸟鸣声叫醒,赶忙起床赶到我晨拍的一个目的地,时间刚刚好,就是这个缘由,我开始留心小院晨鸣,着手记下了一些日记、写了一些片段。随着节令的变化,我更意识到了小院晨鸣的美、晨鸣的妙,就分时段更细心的进行了记录,准备写一篇“小院晨鸣曲”。

冬春之际,我正留心鸟鸣的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我走到了疫情防控一线,尽管有冬夜的懒怠,但我把鸟鸣作为起床的鼓点,没有一次耽误。鸟鸣给我带来力量,也带来了春的消息、决胜的希望。

与鸟儿的和谐相处,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使我的家成为吉祥人家。这也促使我在疫情防控的日子里抽空写下这些文字,目的是与大家共勉:只有尊重自然、敬畏天地,和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和平康泰。

我也将继续把小院的这棵玉兰树培植好,使之成为鸟儿的小天地,共同奏出更加曼妙的《小院晨鸣曲》。(2020年2月9日)

*作者︱李金匡:河南省方城县交通运输局工作,「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

武汉在呼唤:小院鸟鸣,越过生命的零度就是春暖花开

武汉在呼唤:小院鸟鸣,越过生命的零度就是春暖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