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皇帝的奇葩死法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句出唐朝诗人杜牧诗。杜氏江南春之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盖极言南朝寺庙之多。南朝由于佛法兴盛,帝王提倡佛教而造寺塔者颇多,其后妃、公主兴造寺塔之风尤盛,故南朝寺院林立,且以木材构筑者居多,绝大部分佛寺皆在都城建康(今南京)。

和尚皇帝的奇葩死法

在南北朝时期,天下混战,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并在一片混战的局势中迅速传播开来。佛教不仅在民间传播,更被当时的皇帝所推崇。梁朝梁武帝萧衍就是一个典型。

和尚皇帝的奇葩死法

南齐时,萧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间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宠待。永元二年(500年),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中兴二年(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萧衍夺取帝位后,励精图治。南梁初期,社会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但这种局势并没有维持下去。梁武帝安顿好江山社稷,消除种种后患之后,很快便沉溺于佛教中不能自拔。

他下令广建寺庙,全民奉佛,并亲自主持修建了大智度寺、同泰寺等,耗费无数钱财。座座都规模宏大,极其华丽。在他的带动下,举国上下争相修造,到处都是寺院。他还下诏优待僧尼,出巨资资助各地僧尼研习佛法,聚众讲经。

和尚皇帝的奇葩死法

不仅如此,梁武帝还身体力行。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萧衍亲自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大通三年(529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讲解《大般涅槃经》,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大同十二年(546年)四月十日,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太清元年(547年),三月三日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

和尚皇帝的奇葩死法

萧衍极度迷恋佛教,反复4次舍身寺院。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崇信佛教的皇帝,最后却饿死于内宫,不禁让人惊诧万分。

梁武帝早年无子,于是便过继侄儿萧正德为嗣子做太子。可是后来梁武帝生了个儿子,取名萧统,随即被立为太子,而侄子萧正德被改封为西丰侯。这让萧正德心里愤愤不满,加上后来梁武帝一心崇佛,荒废朝政。于是萧正德便勾结侯景发动政变,这就是所谓的侯景之乱。

和尚皇帝的奇葩死法

侯景原来是被鲜卑族同化的羯族人,在北齐奠基者高欢帐下征战,屡立战功,深受高欢欣赏倚重。但侯景为人反复无常,并且与高欢之子高澄不和。高欢死后,高澄想夺侯景的兵权,他就于太清元年(547年)正月投降西魏,但西魏宇文泰对他有戒心,并不倾心接纳,于是侯景又向萧衍表示归顺。萧衍很高兴,封其为河南王、大将军,并派军接应。朝中有的大臣知道侯景为人,一句话成了谶语:“乱事就要来了。

和尚皇帝的奇葩死法

后来,萧衍与高澄讲和,但要以梁朝遣送侯景回东魏为条件。侯景得知后,以诛杀朝中弄权的朱异为借口,发动叛乱。叛军长驱直入,最后兵临建康、围困台城,本来萧衍已经号召各地军马驰援,但由于各路援军心志各异,在几次作战不利后就按兵不动,坐观成败,于是叛军得以继续围攻台城。而守卫城门的萧正德早已投靠了侯景,开城把叛军放入,台城沦陷。侯景带着五百甲士去见萧衍,发生了很有趣的一段对话:

萧衍见侯景来,不慌不忙地问道:“你是哪里的人,竟敢作乱,你的妻子、儿女还在北方吗?”侯景这时害怕得汗流满面,竟不知道怎么回答。旁边的部下替他说:“臣景的妻子和儿女都被高氏杀了,现在只有一人归顺陛下。”萧衍问道:“你过江时有多少兵马?”侯景答道:“千人。”萧衍问:“攻城时多少?”“十万。”“现在呢?”“率土之内,莫非己有。”最后,萧衍安慰他说:“你有忠心于朝廷,应该管束好部下,不要骚扰百姓。”侯景答应。

见过萧衍后,侯景对身边的亲信王僧贵说:“我多年征战疆场,从没有胆怯过。这次见萧衍竟然有点害怕他,莫非真是天子威严不容侵犯吗?”其实,侯景一是作乱心虚,二是萧衍本来也是战场勇将,侯景肯定早就有敬畏之心,加上当时迷信思想严重,认为天子都是神灵下凡。还有萧衍信佛后,看清权势,他的镇静无疑更让侯景心虚。

和尚皇帝的奇葩死法

梁武帝这位和尚皇帝被困在宫里,被侯景囚禁于台城净居殿。不许任何人接近。刚开始的时候,侯景还派人送些粗茶淡饭给萧颜值,后来连粗粮也不给他送了。太清三年(549年)五月初二(6月12日),萧衍躺在台城皇宫净居殿,嘴里发苦,索要蜂蜜不得,在发出了两声”嗬!嗬!”(表示惊讶)的声音后,便在饥渴交加中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同年十一月,葬于修陵(今江苏丹阳市陵口)。谥号武帝,庙号高祖。

和尚皇帝的奇葩死法

一朝君王竟被活活饿死,这下场可谓是凄惨之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