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镇:战“疫”场上的“183”

在成吉思汗镇疫情防控战场上,随处可见一个身影:183厘米的大个、戴着军用棉毛、穿着快扑的荧光条大衣奔走在各个地方,守卡点上有他,搬运物资有他,消毒清洁有他,接隔离人员有他,脏活儿累活儿都有他,他就是成吉思汗镇平安建设办公室的负责人于海波,战“疫”场上的急先锋。

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为防止疫情进入我镇,降低疫情扩散风险,全镇设立37个堵卡站,对进出车辆、人员进行管控。但是石桥村老省级302通道上的堵卡站来往的各机关单位车辆非常多,给堵卡人员造成很大压力。面对这一问题,镇党委派“硬手”于海波去守卡,到达堵卡站了解情况后,他同堵卡人员说:“不要管是哪个机关单位干部的车,都得拦住,拦不住就找我,我去谈,得罪人的事我来办”,并带头值守,劝返车辆30余辆,为设卡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真正发挥了此处堵卡站的疫情防控作用。

成吉思汗镇:战“疫”场上的“183”

面对风险,勇于挺身在前。随着新年结束,一些在外地过年的人都陆续返乡,而这类人群很有可能携带有新冠肺炎病毒,为了减少返乡人员与群众接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镇政府组建了一支固定接送队伍,于海波主动出战,承接任务,24小时待命,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往返于扎兰屯市火车站与成吉思汗镇亲自接送返乡人员回家。他说“接送外地返乡人员,就算没有病也要预防,必须做好全身防护”,被兄弟乡镇赞为专业。2月7日,在扎兰屯市火车站下来一位从河北省任丘市返乡的长青村村民,由于是外省返乡人员,并且在齐齐哈尔市车站停留过几个小时,按照防疫要求,需要村里接送,长青村部分村民了解此情况后,对此反应很大,害怕将疫情带进村里,不希望这位外省返乡人员回村,致使村里无人接送,返乡人员滞留火车站。接到此消息后,镇新冠肺炎防指派专人到村里做思想工作,同时命于海波将这位村民接送回家。接到命令,面对感染风险,他没有畏惧不前,第一时间驾车开往市火车站将返乡村民送回家中和家人团聚,要求村里对其加强管控,全家隔离14天,圆满解决村民恐慌心理与返乡人员回家团圆深切诉求之间的矛盾问题。

成吉思汗镇:战“疫”场上的“183”
成吉思汗镇:战“疫”场上的“183”

面对公私抉择,将群众放在首位。元宵佳节,他放弃与家人团聚,亲自上街巡逻,宣传并制止群众燃放烟花爆竹、督促路上行人佩戴口罩、检查商店人员遵守防疫措施情况直至深夜。路上有些行人未佩戴口罩,他亲自劝导说:“不戴口罩不出门就像喝酒不开车一样,应该当做防疫期间的常识,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并把自己仅有的几个口罩赠送给行人。

成吉思汗镇:战“疫”场上的“183”

面对突发事件,沉着冷静应对。不管白天还是黑夜,24小时待命,是他的生活状态。他针对不配合、对抗防疫人员等问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劝导,配合派出所形成强力震慑;针对群众举报,始终坚持实地核实踏查,沉着处理;针对其他火灾等突发事件他都始终身先士卒,为百姓排忧、为政府解难,得到政府上下的一致好评。

成吉思汗镇:战“疫”场上的“183”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防疫工作中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防疫一线树立起一面耀眼的鲜红旗帜。他的语言是质朴的,他的行动是伟大的,正是有像于海波同志一样抛却自身安危、全力防疫的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成吉思汗镇才能始终保持新冠病毒“零感染”,是他们在岗位上的兢兢业业、将全镇人民的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做人民群众的安全卫士,共同为人民筑立起一座坚实可靠的疫情防控堡垒。(文/赵超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