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慈父嚴母”是家庭教育的最大殺手

01

綜藝《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有這麼一個片段,演員郭曉東談到妻子程莉莎的教育方式,覺得她對兒子過於嚴厲。

他舉了一個例子,兒子想吃巧克力,但妻子不同意。

於是他私底下偷偷把巧克力給了兒子,還讓兒子不要說給媽媽聽。

許多人的家庭都是類似一個嚴厲一個慈愛的模式,很多人會認為,這樣孩子會有分寸。

殊不知父母態度不統一,很容易導致孩子學會看人辦事,這也是孩子越來越難管的原因。

當父母的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孩子會感到手足無措,心理上會沒有安全感。

到最後,嚴格的一方會和孩子逐漸產生隔閡,對孩子好的一方,卻因為容易心軟,而覺得孩子很難管教。

警惕!“慈父嚴母”是家庭教育的最大殺手

02

我有一個學妹,為人開朗能幹,但她的弟弟,卻因為偷東西被送進過派出所。

她說弟弟7歲的時候,偷媽媽買菜用的錢去網吧玩,最後被爸爸發現,抄起藤條就是一頓打,媽媽心疼護住他,最後不了了之。

10歲的時候,弟弟偷了學妹的伙食費,結果還是因為媽媽護著他,沒有受到處罰。

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讓TA憑自己的理解去準確地分辨是非,實在太難了。

警惕!“慈父嚴母”是家庭教育的最大殺手

每個人小時候可能都問過父母,自己是怎麼來的。

很多父母都會說,是垃圾桶裡撿來的,石頭裡蹦出來的。
每個孩子都是從大人的言行中,接受到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信息。

如果你指著一片綠油油的樹葉,跟孩子說這是黃色,TA很可能就這樣接受了你告訴TA的概念。

如果這時候,另一個家長站出來,告訴孩子,這是綠色,那麼孩子就很容易產生混淆,由此對父母產生一種不信任。

父母有明確統一的觀念輸出,孩子才能更好地認知和接受。

警惕!“慈父嚴母”是家庭教育的最大殺手

03

有研究表明,父母太嚴厲,會導致孩子產生恐懼,乃至會形成“權威恐懼症”,容易對領導、年長者這樣具有一定權威的人產生害怕的心理,對人際交往造成不良的影響。

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身心健康地快樂成長。

希望樹立一個讓孩子“怕”的權威人物,本質上是要更好地讓孩子“聽話”。

其實,不是對孩子嚴格就行,“嚴父慈母”這樣的“紅白臉教育”,更是容易讓孩子一邊顯得“乖巧”,另一邊變得“任性”。

教育的重點,還是需要父母態度一致。

警惕!“慈父嚴母”是家庭教育的最大殺手

有人就疑惑了,如果不能靠“威嚴”管住孩子,那麼該如何讓孩子聽從管教?

我們可以試試和孩子一起制定具體的規矩,讓孩子遵守。

《正面管教》說:“傳統的管教方式關注的是教給孩子不要做什麼,或者因為別人是‘那麼說的’而去做什麼。正面管教關注的是教給孩子要做什麼,關注問題的解決。孩子是整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

在設立規矩之前,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只有孩子認可了你的獎懲,才能令TA信服。

其次,制定的規矩一定要具體。

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約定,例如要在規定的時間裡上床睡覺,做到了有什麼獎勵,做不完又有什麼懲罰。

設立的規矩,一定要具體,越具體越好。

警惕!“慈父嚴母”是家庭教育的最大殺手

以睡覺問題為例,可以設定要求孩子十點睡。

如果孩子還有些事情要做,可以推延5~15分鐘。可到了時間還不睡,就不能繼續縱容孩子,應該把孩子帶到床上,關燈睡覺,即使孩子哭鬧,也要堅持,並且不要發怒。這時候可以嘗試摟抱著孩子、親親TA,但不要講大道理。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要保持態度的一致性。

可以事先決定出一個夫妻兩人都能接受的意見,如果有分歧,也不要在孩子面前發現出來。

不統一的教育方式,會使得孩子沒有安全感。而長此以往,久而久之,孩子有可能形成依賴性強、膽怯這類個性。

警惕!“慈父嚴母”是家庭教育的最大殺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心理營養,才能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為你推薦-

如果你和你的孩子總是在學習和生活中意見相左,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相處;如果你正在為如何改掉孩子身上的壞習慣而發愁,如果你每次與孩子的交流都以爭吵高中,希望和孩子握手言和, 那麼這個課程會給你啟示。

想要了解更多專業、好玩、實用的心理學知識,歡迎右上角點擊【關注】,【泛心理課堂】專注為您推送心理學精選內容哦!

限時免費,點擊進入【煩惱傾訴樹洞】圈子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加入後即可獲贈乾貨大禮包,前100名限時0.1元加入泛心理社群;無論是職場上,還是家庭中,無論是青年職場,還是寶媽寶爸,步入中年,我們都能以最專業的內容及答疑幫你走出煩惱,重回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