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北京時間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獎頒獎,韓國電影《寄生蟲》摘得最佳影片,成為歷史上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電影。同時,《寄生蟲》此次獲得6項奧斯卡提名,最終斬獲4大獎項,成為奧斯卡的最大贏家。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早在去年五月,《寄生蟲》就在戛納電影節斬獲金棕櫚大獎,這也是韓國首座金棕櫚。(要知道,中國唯一一部奪得金棕櫚獎的《霸王別姬》,還是在近三十年前)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與此同時,韓國總統文在寅也在SNS發文祝賀了《寄生蟲》在美國奧斯卡頒獎禮獲獎。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文在寅表示:他和許多韓國國民一樣衷心祝賀《寄生蟲》在奧斯卡頒獎禮獲得四項大獎,同時也以奉俊昊導演等《寄生蟲》主創以及所有劇組工作人員為榮,感謝他們給予韓國國民自豪和勇氣,《寄生蟲》以最韓國的故事打動全世界觀眾,其充滿個性的演出及臺詞、腳本、剪輯、音樂、美術和演員們的演技都向世界證明了韓國電影的力量。

從什麼時候,鄰國的韓國電影變得這麼厲害?這部電影有為何會贏得國際A類電影節的如此青睞呢?且聽筆者慢慢述來。

內在劇情:黑色幽默,是撕扯現實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寄生蟲》的劇情主要是講述的是韓國兩個窮富家庭的故事。

窮人家:晾不幹的衣服掛在窗口,發黴的味道里還有些街邊路角的尿腥味,醉漢的嘔吐物,廁所湧起的下水道味……全家人都是失業狀態,甚至於蹭Wi-Fi都要蹲在馬桶邊。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富人家:一家都在高級住宅區,視野開闊,家居奢華,衣食無憂,偌大的花園與別墅,與窮人家的擁擠狹小形成強烈對比。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就是這樣天差地別的兩個家庭。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窮人家的兒子因為朋友的推薦來到了富人家做家教。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隨後,他通過暗中設計,把家人一個個介紹進這棟高級住宅裡工作,妹妹成為了美術老師,爸爸變成了司機,媽媽也擔任了管家。就這樣,他們成為這個富貴家庭的寄生蟲:依附,吸取,甚至佔領。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巨大貧富差異的宏大命題下,化之為小的是許多意味深長的細節。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氣味:當樸社長和妻子談到金基泰身上的氣味,他說,偶爾坐地鐵時,會聞到這種氣味……這是“半地下室房間的味道”,也是窮人的專屬氣味。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影片中富人家的樸太太在車裡聞到味道故意將車窗打開。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還有富人家的樸社長最後也是因為難以忍受的味道,表情極其難受地捏住了自己的鼻子。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再比如,窮人家的金基泰幾次試圖和樸社長建立友誼,主動搭話“你很愛你老婆吧”,但樸社長的回答只會帶著不屑甚至惱怒的意味,因為他始終覺得:你不配同我進行平等對話,不能也不許你“越線”。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這些細節,豐富了直白的類型片情節,也使影片對於貧富差距的描摹變得更加飽滿與細膩。

外部環境:A類電影節放下身段,將關注點聚焦於下層社會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近幾年的A類電影節,現實類型電影總能博得其關注與褒獎,比如:

《燃燒》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小偷家族》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甚至於中國近幾年入圍戛納金獅獎的:

《江湖兒女》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地久天長》

總統發文祝賀,勇奪四座小金人:《寄生蟲》,你憑什麼這麼厲害?

戛納評委會主席亞利桑德羅對此曾點評道:“電影應該喚醒人們的責任和意識……今天獲獎的大多數影片,講述社會不公、政治等現代問題,這是一個信號,這是當今社會應該考慮的問題。”

聚焦貧富差距,剖析地痞流氓甚至小偷妓女等下層群體,成為A類電影節“努力開拓的下沉市場”。而《寄生蟲》,恰投其懷。


好了,文章寫到這裡,別忘關注小蝸同學和評論交流哦。

附贈2020年92屆奧斯卡完整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寄生蟲》

最佳導演:奉俊昊《寄生蟲》

最佳女主角:蕾妮·齊薇格《朱迪》

最佳男主角:華金·菲尼克斯《小丑》

最佳女配角:勞拉·鄧恩《婚姻故事》

最佳男配角:布拉德·皮特《好萊塢往事》最佳剪輯:《極速車王》

最佳改編劇本:《喬喬的異想世界》

最佳原創歌曲:《火箭人》“(I'm gonna) love me again"

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爆炸新聞》

最佳視覺效果:《1917》

最佳國際電影:《寄生蟲》

最佳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4》

最佳動畫短片:《發之戀》

最佳藝術指導:《好萊塢往事》

最佳攝影:《1917》

最佳紀錄短片:《女孩的戰地滑板課》

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

最佳真人短片:《鄰居的窗》

最佳音效剪輯:《極速車王》

最佳音響效果:《1917》

最佳服裝設計:《小婦人》

終身成就獎:大衛·林奇、韋斯·斯塔迪、裡娜·韋特繆勒

吉恩·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吉娜·戴維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