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優厚的家庭條件,你只能靠省錢了”,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一個普通人,如果先天條件不好,想改寫命運,能夠過好日子,有多條道路可走。既重節流,更要注重開源,就是開闊視野,發揮自己的長處,廣開門路:如開發智力,搞點發明創新專利等;增強專業本領,成為本行業的行家裡手甚至尖子;參軍報國,建立軍功;自主創業也不失為一條大路等等。

當然靠節衣縮食,減少消費只是一個次要的方面。更重要的是開源。如能兩者兼得就更好了。


天道若龍


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家庭的優勢,收入一般般,省錢真的很重要。從我說起吧,老公一個人上班,收入有限,我帶兩個小孩沒有收入,我們從結婚到現在9年了,通過自己的努力,買了12萬的車,婚房(公婆買的小產權房)裝修6萬多,17年老家縣城買了電梯房首付12萬,月供2700,19年又在浙江桐鄉買了套學區房,首付29萬(靠跟親戚東拼西借的),月供3700,現在同時供兩套房,壓力確實有點大,但是身邊同齡人差不多都這樣,過日子真的是靠省出來的,不逼一下自己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以前的我不喜歡逛夜市,衣服鞋子都是幾百一件的。也不喜歡逛菜市場做飯,經常跟老公出去吃,還經常做做頭髮,做做指甲,出去旅遊,現在都改變了,幾十塊的衣服也一樣能穿,還跟著別人研究哪裡打折,哪裡換季買便宜又好的衣服。現在基本不去外面吃,自己做能省很多錢而且又健康,40塊錢的肉能包50個包子,又好吃又放心還方便。還跟鄰居們學會做好多菜。外面3元一個的肉包真心吃不起。自從學會了節省,生活反而更健康了。現在年輕苦一點沒什麼,堅持下去把房子供完,把孩子養大,老了就輕鬆了。如果人一直大手大腳有多少花多少,到老了才知道一事無成。




Yunyun妍笑眉舒


我也是普通的老百姓,省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覺得想著掙錢更重要,為自己想要的生活💪

來說說我吧,我和我姐姐都是大學畢業,家裡供2個學生很難,我上學在飯店打工,夠我生活費。08年畢業後工作幾年認識我老公,老公是農村的,在印刷廠上班12小時,很累,待遇還行,買了個60多平方二手房,從那時我就開始兼職接印刷業務,自己學了設計軟件,也就接單子設計在廠裡做,那時我在國企上班,就是倒班白,中,夜,我中班夜班接業務,一天睡5小時都不到,其中的辛苦我自己知道,剛開始一月掙400元一月,覺得夠家裡買菜了,後來堅持3年,我老公上班,省吃簡用17年全款又買了套100多平方房子,我辭職了,我的業務也由印刷廣告,增加了廣告禮品,人脈也積累了,現在這2年平均一年20萬吧。我老公上班穩定點,還是做印刷。他喜歡釣魚,打算今年試一試做自媒體。這是我自己真實的故事。為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有點囉嗦[害羞][摳鼻][摳鼻]。




愛家冰冰


說說我們家吧。80 年代初我家住茅草屋,蓋房的木料還是借的,我爸是泥瓦工,農時種地閒時出門做瓦工。別小看泥瓦工,同樣的工種有的人被叫師傅有的人沒人請,我老爸就是師傅,基本沒什麼閒著的時候。以前的工資我也不懂,參考現在泥工的工資也差不了多少吧。我媽忙時種地閒時管理土地和一家人的生活,豬呀雞鴨當然也是養很多的,所以我小時候基本上沒有餓過肚子,但是家底差也算不上小康。後來農村搞規化了(很多人可能不懂,就是每家每戶的地基一樣大,橫平豎直門朝一個方向)我爸又買了一個打米機,白天干活晚上加工打米賺工錢。慢慢的我家日子越來越好。我們姐妹三個雖然沒讀多少書但是也繼續了父母的奮鬥精神,現在都靠自己的努力買了房和車(不是炫耀,我們的資產在我們本地也就中下吧)有了穩定的生活。

所以窮富沒關係,自己要有信念和骨氣,要有目標的去努力奮鬥既要吃的了苦又要享的起福的人格局才會大,格局一大人生的境界就不同啦


日月潭水清


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優厚的家庭條件,不是隻能靠省錢,省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想辦法增加收入,如果只靠省,而收入卻沒有增多,那麼家裡有點什麼變故就會一貧如洗。

說說我的情況吧,自從有了孩子,我就成了全職媽媽中的一員,公公婆婆在老家生活,每個月我們家就全指望著我老公的收入,發了工資我們就趕緊列一個消費清單,孩子的奶粉尿不溼,家裡買菜房貸水電費話費等,我天天跟個陀螺一樣圍著孩子轉悠,所以新衣服和化妝品通通也不在考慮範圍了,就這樣,除去所有開銷,我們每個月還能攢下幾千塊,能攢下來的前提是家裡沒人生病,沒有任何人情往來。由於公公婆婆不願意來外省和我們同住,而且老家的房子已經快沒法住人了,所以打算這兩年再攢點錢能湊湊首付在我們老家縣城給我公公婆婆買一套小一點的房子或者給他們在老家重新修個新房子,好不容易有點存款了,我婆婆卻生了一場大病,所有的存款所剩無幾,這兩年的錢也白省了。

所以,像我們這種普通人,只靠省錢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上有老下有小,只靠省下來的那點錢根部不足以抗任何風險,想辦法增加收入吧!!


丹妮子ya


我本人就是屬於你說的那種條件,15歲出來打工,可能也不是屬於特別節省的那類人,但我能夠堅持打工持續了14年,也可以說是屬於那種想靠存錢的那類人。我現在31歲可以這樣告訴你打工的這麼些年真沒有什麼存款,無非是可以說正常生活過日子,一般人家能夠做的事情,咱也能夠跟上。但要說有錢,真的是存不到錢。

這兩年膽子大了些,但凡有機會能夠掙到多些的錢我都會去冒險嘗試,也確實收到了比打工好些的收貨。


我是一個紡織工


毋庸置疑肯定是要省錢的,有錢人家也省錢,咱們普通人賺錢賺的不多,除了維持本身生活需求外,有的人還要往家裡打錢。

我們廠有一個同事是廣西的,人看著挺老實,穿著也樸素。有時候廠裡飯菜不好吃,約定好一起出去吃,他每次都點最便宜的那種,有時候他給自己額定的300塊生活費用完了就不肯跟我們出去吃飯了,就在廠裡吃。

我們都在想:你那麼省幹啥。他笑而不語,到後來才瞭解到,他每個月在廠裡打工賺4500左右,除了固定的付房租水電,只給自己留了300生活費,其他的錢都往家裡打。後來他取媳婦花了8萬塊錢彩禮,都是他給他父母打得,他父母捨不得花又給他存著,最後才省出了8萬彩禮錢。我們當時心裡都感到慚愧,同樣是廠裡發差不多的工資,到頭來我們身上餘的錢不足人家十分之一。

所以說我們還不學會省錢,天天都做月光族,有可能以後媳婦的彩禮錢都給不起。


馬怪怪


怎樣省錢的問題,我的感受就是打時間差很重要,剛剛上市的水果蔬菜,都比較貴,這時候儘量不吃或者少吃,等大量上市了,可以多吃一點。剛剛上市的新款衣服,儘量不買或者少買,過一陣子,價錢便宜時再買,或者反季節再買。儘量跟著手機學燒菜,提高廚藝,少去外面吃。這樣一年就能省下不少錢,而且生活水準也沒有下降。存下的錢,用來買好房子,住的舒服,生活質量就更高了。


手機用戶戰勝自己陽光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沒有優厚的家庭條件,那就只有省錢!



這是一個再清晰不過的問題了,面對一個普通的家庭,我們只有通過“省”來面對一切的問題。當然,這裡面所說的“省”而不是“摳門”來理解!

“省”,說的是節約,節省!

在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可省的地方,除去一些剛需的開支外(房費,貸款月供,公交卡,孩子教育費,保險費,水電煤氣物業費),我們都可以用省來代替!

吃飯時,我們自己做飯。

在家裡絕不點外賣,想吃啥,我們自己做啥,買來蔬菜自己動手做,這樣飯菜即可口,又衛生一家都能吃好,關鍵是還節省了一點不必要的開支。不要看你點的那一次次外賣,那都是一點點的在透支著我們的錢呀(就一個人吃,你也得最少花20元,還吃不好)。就算我們到外面偶爾的“下館子”,也不必講面子,講排場,吃飽吃好的光盤行動為上,減少浪費!

穿衣服時,也沒有必要非要買什麼名牌,大牌子的,適合自己就成。

現在的購物網站這麼的完善,我們可以在上面進行反季節購物,反季節購物都是物美價廉的,當然了,買的東西要看準,要買必須品,堅決的杜絕二次浪費。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還要節約用水電。

人不在的時候記得及時的關燈、水龍頭。水龍頭有壞的,及時更換(我家裡就發生過這樣的事,馬桶有點流水,一個多月沒有收拾好,水費多交了200多)!不要小看這些,慢慢積累下來很多的。

這些都是說了些怎樣去省錢的,我們主要的還是要去面對生活,把一個普通的家庭,一步步的去經營好,達到小康生活水平,還是要我們通過雙手去一天天的實現!

生活可以省,可以節約,但大事不能省!

生活中,我們除了衣食住行,還有我們的人情世故,子女教育,父母養老問題,在這些事情上,我們堅決的不能去省。要認真的去面對,客觀的去調配好。

在“節流”的同時,我們還要有方法的去“開源”。

寫到這了,你也許會說,錢是掙來的,不是省出來的。對了,看看我們的父輩們,都是一邊在掙錢,一邊在省錢!我們也一樣,在省的同時還有去怎麼掙錢,還要學會怎麼去理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樣我相信,通過幾年的時間,生活中我們也養成了“省錢”“理財”的好習慣。

“勤儉持家”我們的優良傳統,“不怕家窮,就怕懶蟲”的事實也證明,人,只要有拼勁,在窮的家都會富起來!就像《平凡的世界》裡的少安家一樣!


華先生說故事


對於普通人來說省錢很重要,對於我來說上有老下有小,現在經濟環境不好,文玩這行收入很低,不計劃消費真的不行,孩子的學費,日常生活等都需要精打細算才行,要不然就會入不敷出了。但算歸算仍需拼博努力,改變現狀,爭取使的生活過的舒服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