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機場大家都不陌生,世界上很多城市都是通過“機場牽著城市走”的方式,由空港經濟區帶動,發展成航空大都市。在城市中,第一個機場往往主要負責交通運輸的職能,而第二個機場則是主導空港新城經濟圈。在中國,目前約有8個城市建有第二個國際機場,其中包括廈門。翔安國際機場的批覆讓其包裹住的“翔安航空新城”大熱,成為廈門經濟增長的關鍵,這不僅僅是一個機場!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先看廈門新機場區位

前不久,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啟用,一時間成為各大新聞的頭條。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這意味著,北京即將成為繼上海後,中國第二個擁有兩個國際機場的城市。成都的第二機場——天府國際機場,也預計將在2021年通航。屆時,中國將有三座雙機場城市。


但是,在建第二座國際機場的城市還將繼續增加。目前除北京、成都外,廈門也是國家第一批即將擁有第二座國際機場的城市之一。

一、中國城市群進入航空新城2.0時代


中國約有8個建有第二個國際機場的城市


很多超級城市都不只擁有一座機場:東京有成田和羽田,上海有浦東和虹橋,紐約甚至擁有三個機場。


不難發現,機場已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的標配。一方面,作為國際大都市,吞吐量大,各方面的需求在催生更大型機場或雙機場的誕生,就像疏解首都國際機場運行壓力原本是大興機場的使命之一一樣;另一方面,如同國家領導人在考察北京新機場建設時強調,“一個城市的第二個機場是城市發展新的動力源”。


目前,中國約有上海、北京、成都、廈門、大連、青島、廣州、武漢等8個城市建有第二個國際級機場。這不僅意味著第二個國際機場對於城市選址的嚴格要求,一般只選擇超一線城市或一線城市,而且從數量上來看是較為稀缺的,約有8個城市。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中國目前約有八個城市擁有第二個國際機場,且均分佈在重點城市


物流型1.0機場模式向空港經濟2.0模式的轉變


過去的城市,講究的是“機城分離”,機場和城市互不干擾,是以空港功能為主,只作為機場承擔運輸職能的空港1.0模式。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空港1.0模式,主要承擔形成更便捷的交通運輸網


面對全球化的經濟競爭,現在城市講究的是“機城融合”,希望機場能和城市發生一點化學反應,是以一種創新驅動模式,通過國際人才的引進和科技創新來帶動航空新城發展打造“航空大都市”的空港2.0模式。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空港2.0模式,可為城市發展帶來直接經濟效益


在工業時代,機場是物流運行的血脈,大城市必須以機場作為貿易的重點節點。而在服務業的時代,機場完全有可能成為城市的新中心,以及國際交往中心、商務中心、高端製造中心、城市資源配置的中心。以“一市兩場”的上海為例——1999年建立的浦東國際機場除了分擔虹橋機場的客流,還以此打造了上海國際航運樞紐的地位。依託浦東國際機場形成的航空新城,為上海發展貢獻國際新門戶、高端新產業和航空新都市。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上海依託雙國際機場的航空輻射範圍形成“一市兩場”航空新城


與鐵路、公路相比,民航仍是造價最高的交通方式。城市中建設第一個機場的作用是為了交通,第二個機場的建設規模和樞紐程度直接代表了城市與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作為中國第一批建設第二個機場的城市,翔安國際機場是廈門經濟一個重要的增長點:圍繞機場產生的物流運輸、人才交流乃至航空城,都為城市的擴張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勢能。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翔安國際機場輻射周邊城市提供強大勢能


二、航空新城2.0 重塑城市空間格局

航空新城 產業是第一增長極


依託機場而建的航空新城對於集聚高端資源和提升區域產業層次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國內已經有近百個城市正在建設或者規劃建設航空新城。


“翔安2.0航空新城”規劃範圍東至南安石井港區,西至翔安大道,北至海翔大道,南至海域。包括南安石井鎮用地約63平方公里、廈門翔安區用地約142平方公里,規劃範圍用地面積共約208平方公里。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了廈門2019年的重點工程,推動翔安機場主體工程、“一場兩館、新會展中心”、黃厝國際會議中心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至此,整條空港經濟帶發展格局呼之欲出!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環翔安機場經濟帶產業與城市佈局打造空港經濟帶

目前,翔安2.0航空新城以臨空產業為中心,兩翼發展國家級建設項目及高端產業。國家中心漁港、廈大翔安校區、新國際會展中心、臨港產業帶等高價值資源全面鋪設,成為了國家會議+國際空港+國家大學科技園的綜合實力對話世界的窗口。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一心兩翼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造就海岸兩大增長極


2.0航空新城 東翼資源先行一步


2.0航空新城空間的無縫拓展,一方面是基於國際級機場的大勢所趨,另一方面則是基於閩西南協作區基礎設施互通互聯的重點項目發展。


在整個2.0航空新城中,東翼資源鋪設已先行一步。第一個落位產業的園區是位於航空新城東翼的泉州芯谷 ,是廈漳泉同城化核心地區,介於廈門泉州經濟走廊及南安市域南北經濟走廊交匯處。與4F級翔安國際機場、金門島隔海相望,毗鄰泉州港石井作業區,擁有無可比擬的雙港優勢。目前,已有近千億的產業入駐,大部分屬於廈門產業的外溢。


從配套上看,福建省唯一一所985院校廈門大學翔安校區位於航空新城東翼,校區現已投入使用約90多萬平方米,比廈大本部還大。未來將有超過約3萬名的廈大學生在這裡學習,將為空港產業園和芯谷輸送高知人才。校區設有4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3 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3個,教育部工程技術中心1 個,福建省重點實驗室、中心19個,廈門市重點實驗室、中心 18個。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此外,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國家大學科技園、附屬學校等項目相繼推進。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是廈門大學和廈門市政府共同投資,按照三甲標準建設的研究教學型醫院, 一期已於2018 年8月建成並投入使用。廈大學生商業街、閩籃城市廣場、時代上城天街、翔安奧特萊斯海岸休閒商業廣場等生活配套也相繼開啟,隨著周邊的逐步成熟,廈門“陸家嘴”東翼都市圈一體化也加速變現。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航空新城配套醇熟,加速都市圈一體化,打造廈門“陸家嘴”

廈金頭排海岸 樞紐交通加速人口引擎

翔安空港區域與周邊區域的經濟聯繫日益密切,軌道交通、公路、高鐵的多式聯運網絡開始形成,溢出效應逐漸增強,經濟輻射範圍持續擴大,構建了以空港經濟區為核心的生態鏈,帶動周邊區域的協同發展。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航空新城與廈門東部、泉州西部交通無縫銜接 ,路網密佈


前不久,廈金大橋計劃以廈門本島為起點,經過廈門翔安的新機場再聯通金門島,同時根據大橋不同區段的車流量需要,還將分別涉及4至8車道的橋樑。這個通橋方案中,將翔安國際機場擺在了重要的位置。這也就意味著廈門翔安國際機場作為一個國際型機場,具備戰略性的一個交通節點,這個通道必然也要把廈門本島與金門島連接起來,實現兩岸共享翔安國際機場的資源,廈金頭排海岸線的重要性呼之欲出。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廈金大橋已形成初步方案


三、航空新城發展格局 啟動區價值浮現


在區域發展中,產業是價值發展的必要條件。在航空新城中,泉州芯谷作為其啟動區發展格局浮現,秉承海港產城高端融合發展理念,通過打造“一帶、一谷、一城、一港、一灣”,構築具有市場核心競爭力的化合物半導體全產業鏈,爭取到2025年,實現集成電路產業“雙千億”目標。自此成為串聯起泉州及廈門經濟產業紐帶,助力泉州8000億經濟再升級。


南安分園區是泉州芯谷的核心區,位於石井鎮,總規劃面積約33平方公里,園區體量約為3.3個廈門軟件園三期。以芯片製造為切入點,致力打造高端全產業基地。目前,已落地富宸科技、三安光電、安芯半導體等三大龍頭企業,致力打造化合物半導體、存儲器和LED全產業鏈製造專業園區。其中,三安高端半導體項目,總投資約333億,全部項目五年內實現投產、七年內達產,將實現年銷售收入約270億元。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中國泉州芯谷半導體產業再造千億產業集群


目前,南安分園區土地資源儲備比較充足,佈局“生態休閒區、配套居住區、蘆青健康科創區、電子信息產業區、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等5個功能分區,引進化合物半導體產業鏈,打造千億級、航母級的全產業鏈集群,將推動形成泉州製造的“金色名片”。


廈門大嶝島新機場底有多“犇”!平地驚雷造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