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 95后社区群干化身最美“逆行者”

今天我们的主人翁叫袁媛

她是武昌区珞珈山街

武大文理学部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

也是社区的团支部委员

1月30日,还在老家休假的她拿着通行证明

毅然踏上返汉之路

战“疫”一线 95后社区群干化身最美“逆行者”


“我不是在孤军奋战”

身为95后,袁媛同多数人一样,热衷于通过各类社交平台获得外界信息。据袁媛介绍,在家的这段时间里,她每天刷微博的次数两只手数不过来。“都是看疫情的最新动态,很焦虑,又觉得做不了什么。”


1月29日早上七点,刚在微博了解到疫情地图分布最新情况的袁媛点开了微信,当看到所在的武大文理学部社区工作群显示消息99+时,她的心紧了一下。手指不断地向上滑,她发现从凌晨开始,同事们的讨论声从未断过。“全是关于疫情防控工作。”袁媛说。/<font>

“那一瞬间,我好像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font>当天下午,袁媛便鼓起勇气向父母告知了返回武汉的想法。/<font>

话刚说完,以为父母会反对的袁媛心里有些忐忑,却没想到他们答应得很干脆。/<font>

“爸爸说,他是共产党员,我是预备党员,我们都应该为这个国家出一份力。他还嘱咐我,要好好保护自己。”/<font>

得到父母认可后,袁媛当即打电话社区负责人,让其帮忙开具通行证明。/<font>第二天早上6:00,袁媛拉着行李箱,坐上了父亲的副驾驶。/<font>

战“疫”一线 95后社区群干化身最美“逆行者”

而同一天,袁媛的小姑姑谭艺西也走上了防疫前线,成为一名热线接听志愿者/<font>

战“疫”一线 95后社区群干化身最美“逆行者”


据袁媛介绍,谭艺西的母亲即袁媛的舅奶奶是中部战区总医院护师,目前正战斗在抗疫一线。为了跟随母亲的脚步,谭艺西于1月29日报名申请志愿者,30日正式上岗,期间始终与母亲并肩作战。2月1日,CCTV军事报道栏目还采访报道了这对母女。/<font>


“很自豪!虽然工作地点不同,但我们都坚守在前线!我不是孤军奋战!”/<font>


“只有在路上,你才会有同行者”

带着对社区邻里的牵挂,袁媛义无反顾加入防疫阻击战中的“逆行者“行列,却未料到,半路上,她还“捡”到了一个同行者。/<font>

早上7:00,当袁媛和父亲停在高速路口登记检查时,警察问其能不能帮忙带一个护士回武汉。/<font>

据警察介绍,该护士是本地人,由于她所在的医院被选为定点医院,所有医护人员急需召回,但家里没有车辆,只能拿着行李和家人站在高速路口,看能否碰到回武汉的车。/<font>

了解情况后,袁媛父亲欣然同意。/<font>7:20,三人整理好行装,正式启程,成为高速路上最美的一道风景。/<font>

两个小时的车程,袁媛和这位同行者聊了很多。“她说家人很反对,但如果她不回武汉心里不踏实,觉得自己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在家玩得也不开心。”袁媛回忆道。/<font>

“很感动,知道大家都在为了同一件事努力,自己也变得能量满满。”/<font>

如今,两位最美“逆行者”皆已在岗位上坚守多天,该护士还给袁媛发送了一张比心照片。/<font>


“她一哭,我就跟着哭”

2月6日早上九点,袁媛接到了一通特别的电话。“现在物资短缺,我家里还有6个口罩,我和老伴儿留4个就够了,另外2个想捐给你们,再给你们捐1000块钱……”听到电话线另一端不断传来的抽泣,袁媛控制不住,哭出了声。/<font>

“奶奶说我们太辛苦了,让我们好好保重身体,要健健康康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袁媛再度哽咽。/<font>

据袁媛介绍,这已经是她在武大文理学部社区工作的第2年。/<font>

在她心里,基层工作虽然辛苦,但能感受到最真切的人间百味。/<font>

2017年,还在上学的袁媛瞧见武大发布的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抱着“试水”的想法,报了名。一套流程走下来,却没想得偿所愿。“我喜欢这样的工作环境,让人觉得很温暖。”谈及当日应聘初衷,袁媛笑着说。/<font>

两年多的工作时光,她和很多同事成了好朋友,也同辖区的老爷爷老奶奶成了熟人,有时走在路上碰见了还会打招呼。/<font>

由于性格开朗,平日里袁媛称得上是众人的“开心果”。“这个丫头很讨人喜欢,做事也麻利。”社区负责人如此评价。/<font>

返回社区岗位后,袁媛的防疫任务主要是负责为居民解疑答惑、排查辖区发热人员、为有需要的居民送菜送温暖……/<font>她一天有16个小时都在服务大厅,有时甚至凌晨五点还在统计数据。/<font>

“最忙的时候一天能接到近一百通电话,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有……”/<font>但她说,/<font>“带着大家的温暖和力量,我相信,这场战争一定能够胜利!”/<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