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档一片空白


2020年,春节档一片空白


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ID:hyzibenlun)


不见焰火,笑语渐悄,随着元宵节结束,庚子鼠年的春节,就这样离我们远去了。


对每个人来说,这应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魔幻春节,焦虑与感动交织,情绪大起大落。那些空荡荡的街道和车站,让城市显得熟悉又陌生,那些挡住口鼻的白色口罩,是对这个世界举起的温柔盾牌。


在这个本该狂欢的季节,被置于一片空白之境的,还有戛然而止的春节档。


1月23日,除夕的前一天,2020年春节档的七部电影全部撤档,其中包括预售票房已近3亿元的《唐人街探案3》。

2020年,春节档一片空白


摩拳擦掌,正准备大干一场的院线,突然间人去楼空;蓄势待发,正准备浴血拼杀的电影,顷刻间归于沉寂。保持连续多年增长的春节档,就以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划归于零。


2020年春节大年初一,全国电影票房仅报收181万元,在去年的大年初一,这份数据是14.58亿元。


随着疫情的加重,票房数字还在继续减少,全国院线进入停摆期。


2020年的春节档,书写下一片空白。


一、


大年初一,这原本应该是电影院生意火爆的一天,位于北京西单大悦城10层的首都电影院却大门紧闭。


在商场内,通往10层的自动扶梯已经停运,影院的前台空无一人,入口已经被警戒线围住,一则公告显示:“春节档影片已陆续退出,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经慎重考虑,首都电影院于1月24日暂停营业,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2020年,春节档一片空白


关闭的首都电影院,只是各家院线生存现状的冰山一角。


春节期间,全国各影院大部分处于停业状态,票房收入几近为零。根据以往数据显示,有春节档入驻的单月票房,一般能占到一个地级市影院全年票房收入的15%,县级市的下沉市场由于有返乡大军加持,更加依赖春节档的票房收入,这一比例能够达到25%到40%。但如今这一切,都已化为泡影。


在这个春节停工的不只有影院。2月1日,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发布《关于新冠疫情期间停止影视剧拍摄工作的通知》,疫情防控期间,所有影视制片公司、影视剧组及影视演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暂停影视剧拍摄工作。


“作为影视从业人员,不得不说,疫情对于影视娱乐业的影响很大。没有了春节档,今年全年票房恐将减少100亿元。同时,很多影院没有新片上映,处于停业状态,电影产量将较往年减少。很多影视公司也面临生存问题,很多影视明星拍片量和片酬将大幅度萎缩。总之,今年的影视行业,可能面临近几年来最为困难的一年。”编剧、导演鸿水如是说。


在这个无比艰难的时刻,徐峥的选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月20日,钟南山正式宣布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的现象——事后看来,这是人们对其转变态度的拐点。正是在这一天,由于预售成绩不够理想等原因,原定大年初一上映的《囧妈》率先宣布提档大年三十,《夺冠》和《熊出没》紧随其后宣布提档。


消息一出,很多影院工作人员表达了不满,春节期间本来就要坚守工作岗位,影片提档之后,他们可能连除夕的年夜饭也都赶不上了。


然而,大势面前,他们的声音很快被淹没。


1月23日上午10点,武汉市正式封城,紧接着,七部春节档影片全部宣布撤档。就当所有人以为今年春节档已经提前落下帷幕之时,仅仅过了一天,字节跳动就宣布6.3亿买下了《囧妈》的网络播放权,大年初一影片将在流媒体平台免费播放,《囧妈》之前与横店影视的24亿对赌协议也随之作废。


2020年,春节档一片空白


消息传出,欢喜传媒的股票半日就暴涨了43%。对徐峥而言,这6.3亿无需再跟影院进行分成的收入,根据片方一般占总票房38%的分成比例,这相当于《囧妈》在正常放映后获得16.5亿票房。根据影片预售时的三千多万票房和豆瓣5.9分的评分来看,这一波操作对徐峥来说着实不亏。


对照去年春节档的票房数字,即使有《流浪地球》这样的超级黑马电影入市,2019年春节档票房也仅报收59.05亿元,比起2018年的57.71亿元票房,增速只有1.6%。但是2019春节档的平均票价却创纪录的来到了44.8元,相较2018年大年初一全国39元的平均票价,去年春节档平均票价涨幅超过了15%。


2020年,春节档一片空白


票房持平,票价增加,折算下来其实就是观影人次的下降。专资办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档同比减少了1500万人次。


2019年春节档的“萎靡”起源于《手机2》引发的那场口水仗。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影视行业“凛冬已至”的声音此起彼伏,因为税收政策的改革所导致的行业震动,加之多年来粗放型的扩张以及人口红利、影院银幕数红利和票补红利的终结,使得影视产业的高速发展开始遭遇瓶颈期。


2019年,冯小刚新片《只有芸知道》低调上映,影片最终报收票房1.59亿,人们发现,小钢炮的白发多了,电影里的幽默少了。


变沉重的,不仅仅是冯小刚。


二、


1995年大年初一,往常这时候都冷冷清清的电影院门口,却排起了长队。


成龙新片《红番区》在这天上映。前北京新影联副总高军不禁感慨:“我们那时候才知道,原来春节期间也可以有这么多人看电影。”


2020年,春节档一片空白

图:《红番区》剧照


25年之后,春节档已经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存在。


它的前身是贺岁档,最早起源并流行于香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每到岁末,香港演艺圈内的一些明星都会自发凑到一起,不计片酬地拍几部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影片献给观众。这些影片大多以“恭喜发财”,“福禄寿喜”等象征吉祥如意的词来命名,如《福星高照》、《八星报喜》、《家有喜事》等等。


内地真正意义上的贺岁片,还要等到1997年末,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甲方乙方》首次以贺岁片的名义上映。影片一经上映便一炮而红,最终报收票房3000万人民币——当时中国电影一整年的票房只有8亿元。


2020年,春节档一片空白

图:《甲方乙方》剧照


冯小刚成为探路者。


屡创佳绩的贺岁档也引起了其他导演的兴趣,2000年左右开始,国内贺岁片逐渐成型,内容题材与逐渐脱离港片式的喜庆,更加多元化。


2002年年底,张艺谋执导的第一部武侠大片《英雄》加入贺岁档战局,影片以超豪华的演员阵容拉开了贺岁大片时代的序幕。这部电影最终内地票房高达2.5亿元人民币,这也是21世纪后首部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


2020年,春节档一片空白

图:《英雄》剧照


两年后,冯小刚的《天下无贼》和周星驰的《功夫》同期竞争,贺岁档进入大片争霸时代,周氏喜剧与内地喜剧的对决正式展开,此战就此绵延了十余年。


2005年,陈凯歌的《无极》入局,斩获票房2.1亿元,位列当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此后多年,贺岁档都是张艺谋、冯小刚和陈凯歌“三强争霸”之地。


时代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春节观影习惯也逐渐改变。我国春节七天休假制度从1999年就开始实行了,但多年以来,人们都习惯看春晚、出门走亲访友,不会把看电影纳入假期安排。


在电影《长江七号》和《大灌篮》两部电影的合力驱动下,2008年的“春节档”票房首次完成亿元工程,这个特殊的档期让不少人眼前一亮。


但此后多年,春节档依然不温不火,既无大片,也无名导,它被包含在整个贺岁档内,显得并不起眼。


直到2013年的春节,这种情况才得到了彻底的扭转。


这一年的大年初一,电影《西游·降魔篇》正式上映,这是周星驰自《长江七号》之后暌违五年的最新作品,伴随着“还星爷一张电影票钱”的呼声,影片上映首日斩获7685万元票房,刷新了当时华语片首日票房纪录,最终累计票房高达12.45亿元。


就这样,“春节档”的潘多拉魔盒被彻底打开。


三、


2013年的春节档还只是周星驰一个人的舞台,同期的竞争对手只有一部《101次求婚》,但票房不足两亿元。


到了2014年,各路“牛鬼蛇神”都冲进了春节档捞金:《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收获票房10.46亿元,综艺大电影《爸爸去哪儿》票房高达6.94亿,王晶执导的《澳门风云》票房5.25亿。


在看电影成为“新年俗”的最初几年里,春节档发展粗放,一度变成了各路烂片圈钱的黄金天堂。只要有合家欢的口号和星光熠熠的阵容,什么电影都可以让观众掏出钱包,比如《钟馗伏魔:雪妖魔灵》(4.09亿元)、《澳门风云3》(11.18亿元)、《大闹天竺》(7.59亿元)。


直到2017年,春节档的形势开始变化。


这一年,周星驰带着《西游·伏妖篇》满载信心而来,但却意外遭遇票房和口碑的滑铁卢,影片在首日狂收3.5亿票房后,最终票房仅报收16.57亿元,不及《功夫瑜伽》的17.53亿,也输给了韩寒执导的剧情片《乘风破浪》(10.49亿)。


2020年,春节档一片空白


《西游·伏妖篇》未及预期的市场表现,印证了观众对于视觉奇观和情怀营销已经产生了严重审美疲劳。随后的2018年春节档里,郭德纲执导了《祖宗十九代》,影片一共集结了33明星加盟,但最终票房只有1.7亿。


更高品质的电影才能满足春节档的观众。2018年的《红海行动》(36.51亿)和《唐人街探案2》《33.98亿》,2019年的《流浪地球》(46.86亿)都属于这一类,满足了观众对国产电影全新类型的渴望与想象。


2020年,春节档一片空白


随着春节档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传统贺岁档逐渐式微。话语权与影响力迅速更迭,新旧王者的角逐也日趋激烈。


贺岁档的“三强争霸”都选择了坚守阵地。冯小刚的《芳华》和《只有芸知道》,陈凯歌的《妖猫传》,张艺谋的《长城》,都是12月左右,即传统的贺岁档上映。他们曾经还在留恋这里的好时光。


春节档则变成了香港老牌导演和内地中生代导演的试验田。郑保瑞的《西游记》系列、王晶的《澳门风云》系列、周星驰的《西游》系列都代表着经典港式电影美学,他们在春节档的最初几年里风光无限。


再后来,韩寒、陈思诚、郭帆等一批内地青年导演快速成长,即使他们的作品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合家欢影片,但都收获了巨大的市场成功。春节档的语义在不断扩容,喜剧悬疑片、国产科幻片、军事动作片等多种新鲜类型,都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心。


在2019年的春节档里,这种新旧力量的对抗更加明显。


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虽然片名里有个“新”字,但其包裹的却是陈旧的段子和主题。成龙的《神探蒲松龄》,不见了凌厉的动作拳脚,只剩简单和低幼的情节拼贴。无人想到,曾经呼风唤雨的“一周一成”,落败如此之快,就在两年前,他们的电影还是春节档的冠亚军。


那场春节档的拼杀中,无论是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宁浩的黑色幽默,还是韩寒的都市喜剧,最终都成了《流浪地球》的陪衬——再宏大的野心,再老辣的大师,都遗憾地输给了“未来”。


当陈旧输给创新,当敷衍输给认真,无数人看到了希望。


2020年的春节档原本会继续这样的希望蓬勃。不少新鲜类型加入其中,如体育题材《夺冠》,以及全龄段动画电影《姜子牙》。


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直接打断了它。多年以后,当人们看到这片空白的春节档,或许还会想起这场灾难带来的疼痛感。


很多人说,电影是造梦的工具。但随着疫情逐渐严重,春节档凋零,情人节档集体撤出,现实对梦幻的摧毁还在持续。


多年的狂热奔袭之后,很多人在今天被迫学会冷静,被迫认清现实,被迫接受残忍。


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像极了电影,但可惜,它就是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