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平常之心160


很多現代農民和市民你也很難分出來了,除非是貧困山區整天耕作的農民才可以分辨出來,收入好的農村每年都會拿錢出來組織大家去旅遊的,你說這話也太小看農民兄弟了。


流浪者55715307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大家好,我是城市問答專家@北京範兒。

這是一個老觀念,也是一個誤區。很多人一看到農民兩個字和旅遊放到一起,就會認為不可能。農民嘛,一個是掙得少,一個是沒有時間,每天看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哪裡有時間和閒錢去旅遊呢?我要告訴您,說這些話的人,都是不瞭解農村的人,用老印象憑空想象出來的。

我覺得我們有必要來看看新時代的農民,生活是什麼樣子的。看看他們的變化,也省的我們憑空猜測:

第一個變化,就是工作。

很多人都還認為農民就是要種地。其實這早已經是錯誤的認識了。就拿北京來說,北京郊區的農村,一般老百姓根本就不種地了,而是交給大公司來統一打理。農民本身的耕地交給這些大公司,或買斷,或承包。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合同。而農民個人也是可以在這個大公司裡上班的。

而且,現在的農村還有很多的就業機會,比如一些大的科技公司都搬到了農村,還有一些大工廠,大醫院,包括大學。。還有農村開發的大型住宅區,這裡的物業,超市。都在給農民提供著就業的機會。所以,他們每天也是在上班,而不是在種地。

第二個變化,吃穿住行。

現在北京正在致力於城市化建設。也就是說,北京的農村越來越城市化了。比如惠民的村村通政策,我理解,就是村村通公路,村村通信號,信號包括電視和寬帶。而且,就算是偏遠的山區農村,也有公交。所以,農民進城不像以前那麼困難了,城市化讓他們的家門口就有超市,您說,這樣有工作,生活便利的農村跟城市有什麼區別呢?

從我們農村的親戚的變化來看就更立體。他們在我小時候,也就是90年代,給我的印象就是土,說話土,穿的也土。長輩們有很多年就是穿軍大衣或者藍棉襖。這是北京人七八十年代的標配。可他們90年代還在穿。這麼算他們就是落後十年。可現在呢,人家穿的衣服特時髦,特貴,好多牌子都是我捨不得買的。因為他們經常去歐洲旅遊。好羨慕。

所以,知道了這些變化,我們說回來旅遊。其實如果您有旅行社的朋友您就知道了。他們雖然很多總部在市區,可目前都是在大力開發城鄉結合部的市場。從他們的數據裡,城裡的客源正在從數量上減少,而農村的客源正在程幾何狀增加。

咱們就說這春節長假吧,我們住市區的習慣了定年夜飯了。我承認,這是一個全家團聚的好辦法。可一旦形成了固定模式就討厭啦。我們家是一個大家族,親戚聚起來要三桌。連續好幾年都是吃完這頓就把明年的定下來了。有意思嗎?沒意思。可這形成了習慣呀,可是,連著兩年了,我農村的姑姑都缺席了,因為人家去年到三亞過年去了,今年去泰國。好不瀟灑。讓我是羨慕嫉妒恨啊。

這就是一個反差。其實以前農村的年夜飯更加的講究,一個大家族一定要聚到長輩的家裡吃一頓團圓飯。那時候的城市裡呢,因為飯店都不開門,家裡又都面積小,沒有吃年夜飯的條件。現在城市有了條件,因為飯店春節都不休息了。反而人家農村不再基於形式了,人家就可以在春節的時候去旅遊。您說氣人不?

我看呀,為什麼您在旅遊的時候看不到農民呢?開個玩笑說吧,可能您作為一個城市人,更加的精打細算,經常報一些低價團吧。而我認識的農民呢,人家卻說,打死不報低價團。因為受不住人家導遊那麼低聲下氣的說,萬一把不住就買一堆沒用的東西。大家報的團總是有區別,您自然就看不到農民了唄!


北京範兒


這是拿咱窮莊稼漢開心,誰不想遊山逛景?沒錢啊!年輕的在外打工,以養家湖口,上年紀的老人幹不動了,只能守個家,又沒退休金,病都看不了起啊!


龍鳳1818


農民的錢財,日夜操勞也只能養家餬口,那有那賢錢旅遊。


用戶8299228044339


農民天天起早貪黑的幹活,出的是牛力,掙的是血汗錢,一年下來除去開支也剩不下多少,如果家裡再有個人生病或者出點意外,不負債就不錯了,那有工夫和經濟去旅遊!


小山羊575


我們村人均一畝三分地每畝地豐調雨順純收入一千元左右,一家四口全年土地收入大概五千左右,一個農民工全年打工收入五萬左右那麼全年收入大概五至六萬左右,全年生活費人情往來孩子學費算下來也得四至五萬左右吧!您說有多少農村人又有閒錢去旅遊呢!


王者歸來46534259


先來談談農民。農民是個啥概念?

我所生活的地區,是河北省廊坊市,位於河北中部、京津之間,地理條件好,區位優勢明顯,產業發達。

我這裡的農村人,具有農業戶籍、居住在村裡、以種地為生,滿足這三個條件的純粹的農民已經少之又少,且大部分都已是上了年紀。

大部分具有農業戶籍也居住在農村的人,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不再以種地為生。大多中青年人都在市區或家門口附近辦廠、開店、打工,很多人還在城裡購買了房子。

更有部分人因為徵地拆遷、舊城改造等緣由,拿到了拆遷款,分到了房改房,直接轉化為城裡的農村人。

再來談旅遊。農民去旅遊的人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吃飽喝足了,也要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我所接觸的農民當中,懷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有的旅行社在農村大一點的村街設立了代辦點,招收代理人,農民參加旅遊在家門口就可以報名、坐車,非常方便。周邊北京天津一日遊、兩日遊報名相當火爆,甚至可以單獨發車,獨立成團。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當地農村旅遊有相當大的市場空間。

雲南、桂林、華東、廈門、九寨溝,貴州,這些大眾常規旅遊路線,單從報名人員的身份信息來看,來自農村的不在少數。

更有一些農村人三三兩兩結伴泰國、韓國、迪拜遊,也是平常事。


黑馬在路上


為什麼沒農民,現實來講,種地收入不高,養家費用不購發,只能過平靜生話,身體好地,在當地乾點雜活,每天增幾十元錢,可以補貼一家生活費用。在也沒有過的享受外面的風光。


餘學臣


題主說出去旅遊的人沒有農民,這不是事實,只能說出去旅遊的農民數量很少。

為什麼外出旅遊的農民很少呢?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原因是農民的錢少,而又捨不得花;另一個原因是農民的農活多,沒有那份閒心。

要說遊山玩水快樂的享受,誰又不想?而誰又不願?然而出去參加旅遊的農民,一般經濟實力雄厚,才捨得花錢出去游水玩水。

幾年前,我在場鎮上理髮的時候,在閒談中,我問理髮的師傅:“魏師,你怎麼不出去旅遊呢?”對方應道:“我瞅星星才瞅到幾個錢,把它拿去耍掉了,我還不如不掙。”

然而,在我們集鎮附近有一個村的村民就不一樣,由於修建了幾個大市場,被徵用了一大片土地,而土地被徵用的農民就發財了。

那些農民自已修起了一排排整齊的五層樓房,除了自已留一套住房外,全部對外出租,每一年的租金費就有好幾萬元。還有,隊上(社區)分給每一戶人兩個門面,農民自已出租,每一年也有幾萬元的租金費。另外,隊上(社區)每一年還要給每一個人分配一萬多元錢。同時,那些農民還要領取社保養老金。這樣,土地被徵用的農民,每一戶人每一年的收入就有十幾二十萬元。

那些農民中,有些人很會享受生活,其中有一杜氏三兄弟,一年四季閒耍,每天端著一隻茶杯,不是去打牌,就是去找人擺龍門陣。而且每一年都要去國外旅遊一轉回來,日子過得非常瀟灑。


慶雙


象這種大同小異的問題我見了N多,也回答了N次。為什麼旅遊的沒有民,兩個字:沒錢。雖然徒步旅遊以成了一種新潮流,可是他們仍然做不到,因為農閒時還的去做臨時農民工。地裡是有收入,可每畝最多五百的餘頭,真的不敢花,要不是出外搬幾天磚頭,平幾天路面,光是手裡一年那兩萬來塊,解決溫飽都是問題。所以說他們不是不想,而是不敢。說真的,誰不願在有生之年這美妙的世界,大好的河山。如果農民真的也能象端著鐵碗的那些人一樣,退休了,但退休卻仍在曾曾的暴漲,你看看結果,我保證農民的外出旅遊人數,會力壓世界,原因也很直觀,那就咱中國有將近十億純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