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天下大亂,這類人則成了“搶手貨”,得不到也要將其趕盡殺絕

漢朝末期,王室大權旁落,天下大亂,軍閥四起,群雄割據。一個個野心家紛紛稱王稱霸,你方唱罷我登場,而人才就成了奢侈資源。

歷史上,“人才”一詞出於古老的《易經》“三才之道”,即孔子及孔門弟子的《易傳》講:“《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

每當天下大亂,這類人則成了“搶手貨”,得不到也要將其趕盡殺絕

此時,各大勢力所擁有的人才質量與數量,在根本上決定了這個勢力的未來走向,也決定了該勢力生存時間的長短。因此,各大勢力之主見到了人才簡直比親爹都親,為了拉攏人才所制定的一些決策,讓今天的我們看了都直冒冷汗,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瞭解幾個著名人物錄用人才的奇葩方式。

如果說,在三國裡的野心家裡找一個最狠的人,那麼,一定非董卓莫屬,相應的,董卓爭取人才的方式也同樣是最毒的,也是最霸道的,用今天的話來總結,就是:你不來可以,但是,我一定會殺你全家。想當初,漢獻帝即位時,董卓的權勢就達到了巔峰,擁有三項特權“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每當天下大亂,這類人則成了“搶手貨”,得不到也要將其趕盡殺絕

翻譯過來就是拜見皇帝是不需要自報姓名,上朝時不必小步快跑以示恭敬,進入大殿時更是可以不脫鞋,不解配件。這也使得董卓一度膨脹無比,要知道這些待遇可是漢朝的開國功臣蕭何的待遇。雖說,董卓希望把持朝政號令天下,但不可否認的是,他要的是一個安穩的天下,而不是將漢朝推向滅亡。

因此,他上位後大肆提拔門閥士族,剿滅外戚宦官,以圖政治清明,恢復國家秩序,重塑中央權威。因此,向來德高望重的蔡邕成了董卓重點邀請的對象。然而,在蔡邕的心目中,董卓無疑是一個邪惡勢力代表,是反派代言人,是禍亂朝綱的小人。因此,他不屑於與這種人為伍,果斷拒絕了董卓的招攬。

這可惹惱了董卓,他本來就是軍伍出身,脾氣暴躁,這不,聽說蔡邕膽敢拒絕他給的橄欖枝,便直接告訴他:你不來可以,我一定會將抄家滅族。終於,蔡邕還是屈服了。雖然說,他很愛惜自己的羽毛,但是,要說為了這些虛名而葬送自己的家人,卻真的不可能。

當然了,作為當世大儒,董卓也沒有為難他,賦予了他極大的權柄,也算沒有埋沒蔡邕的才華。

每當天下大亂,這類人則成了“搶手貨”,得不到也要將其趕盡殺絕

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三國的一個愛哭鬼的選材方式,這個人是劉備。他的眼淚在三國裡是最不值錢的,今天的我們裝哭,或許還需要洋蔥之類的道具,但是,這對於劉備來說就是小菜一碟,想哭隨時都可以。憑藉著這個,他得到了關羽、張飛、趙雲三員大將。

後來,劉備在新野休養生息,壯大實力的過程中,意識到了自己缺少一個智囊,經人推薦,他接觸到了臥龍和鳳雛,於是,便有了流傳千古的“三顧茅廬”的傳說。那麼,細細品味劉備邀請諸葛亮這位驚世大才的過程,他做了什麼呢?又付出了什麼呢?

無非是考察了一番諸葛亮的才學,然後,以一個早已無從查證的皇叔身份,來給諸葛亮以承諾,很顯然,這些都有打動諸葛亮。之後,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劉備在這時候又使出了無賴打法,又哭又鬧,不停的騷擾,很顯然,哪怕是學富五車,才華橫溢的翩翩君子諸葛,亮也沒能頂住劉皇叔的騷擾。

最終,諸葛亮的確上了賊船,可以說,劉備爭取人才的方式真的是夠奇葩的了。

每當天下大亂,這類人則成了“搶手貨”,得不到也要將其趕盡殺絕

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很多人喜歡的曹操的選材方式,毫無疑問,曹操是一個梟雄,做人做事都有自己的一套原則,也很有人格魅力,麾下的人才數量可以說是最多的。那麼,他究竟是怎樣爭取人才呢?總結來說,就是:你不來我就將你抓起來坐牢,栽在這一招上的便是鼎鼎大名司馬懿。

司馬懿打小便有“神童”之稱,長大後,更是受家族影響接觸到了很多書籍,這也使他學富五車,更有自信,在選擇自己的主公時,他曾經一度因為曹操“贅閹遺醜”而嫌棄他,所以,在曹操派人來邀請他時,便謊稱自己有病,大病,病的臥床不起。

當然,這種小把戲當然瞞不過經驗豐富的曹操了,於是,曹操一怒之下便派人告訴他:“再不來,就把你抓起來。”聽到這句話,司馬懿終於怕了,連滾帶爬的上任了。從這件事來看,司馬懿更像一個“賤骨頭”,非要打著才願意聽話。

每當天下大亂,這類人則成了“搶手貨”,得不到也要將其趕盡殺絕

最後,向大家介紹的便是有小霸王之稱的孫策的選材方式,他的選材方式更為豪爽:你不來可以,那就揍你,揍到你爽為止。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便是太史慈。在孫策攻打江東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名叫太史慈的大將攔路,此人心高氣傲,猖狂無比,當然,武藝高強。

而小霸王孫策自然不甘落後,沒幾句話便和他戰了起來,這一仗打得是“天昏地暗”,打到後來,兩人都使起了流氓打法,直到兩人都筋疲力盡才停了下來。不打不相識,正因為這一架,才使得兩人惺惺相惜。後來,太史慈更是率領部下上門投奔,這在後來也成為了一段佳話。

實際上,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幾種方式,都是極個別的情況。就三國時期來說,主要還是通過“察舉”和“徵召”的方式,隨著時間的發展,更多的是選擇世家大族子弟。

每當天下大亂,這類人則成了“搶手貨”,得不到也要將其趕盡殺絕

因為,也只有這些名門貴族,才有實力培養出好的人才。

【《三國演義》、《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