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医院战“疫”系列报道】抗疫路上,我们与温暖同行

2月4日下午7点50分,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

“您好,汾阳医院急诊科……”接电话的杜老师,边问边记录着。

接完电话后,随后告诉大家说:“汾孝高速口路堵了,有一个从石楼过来,呼吸困难伴咳嗽的病人,不发热,需要救护车。”

在请示上级部门并安排好出诊救护车后,我和王洲龙大夫担任此次接诊任务,由于患者有呼吸系统症状我们进行了二级防护。

上车后,我们一直与病人保持通话状态,不断询问病人的状态,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接诊后做出更快的应急处置。

司机晓辉师傅了解所在位置后,为了尽快见到病人,找了一条路程短、用时少的路线,但道路异常颠簸。

我有些晕车了,随着救护车左右摇晃,我的胃里也在翻江倒海。心想,如果我都无法战胜自己的生理反应,到了现场又如何救治病人。我使劲掐着内关穴,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克服着晕车带来的生理不适。

车外已是万家灯火,远处的高楼星光点点,想必这时居家隔离的人们,虽然缺少了过年的欢乐气氛,但一家人仍然是其乐融融。

而我们正在这里与病毒抗争、与死神赛跑。正在而此时安静车厢内,除了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还有电话那头不时传来的咳嗽声,一声声揪着我们的心,我们的心紧紧地被病人的病情揪着,我的手心也直冒冷汗。

【汾阳医院战“疫”系列报道】抗疫路上,我们与温暖同行


土堆阻挡了生命通道,但阻挡不了我们前行的脚步

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很多村口、路口都被设立关卡,但更为可气的时候,我通往接诊病人的道路上,一个大土堆拦在了我们的面前,而病人就在土堆的对面……

“你们先待命,体温计给我,我去土堆那边接病人。”王大夫一边说,一边跳下车。

看着他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感觉像看到一个被激活的雪人,很笨拙的爬上土堆,踩着松软的土堆上,步履维艰,终于越过去了。

2分钟过后,土堆那边传来王大夫的声音:“发热38度,做好防护,准备上车!”

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发热?!电话里没说这个症状呀!此时护目镜上的雾气也早已让眼前的世界都变得模糊起来,出于对疫情的恐惧,我本能的收回正在迈出的脚步,但又想起自己学医时的笃定以及身为一名党员的责任,还是坚定地迈着大步向病人的方向奔了过去。

在微弱车灯照射下,我们搀扶着病人,绕过土堆,协力将病人护送上救护车。

返回途中,接到王主任打来的电话:“病人情况怎么样?指氧多少?有发热?你们一定做好防护呀!”焦急并关切的问候着。

当救护车以最快速度安全到达急诊科门口时,张祎护士长和其他战友们早已做好防护并在等候接诊了。

测量体温、血压、采血、CT检查……检查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经过紧张快速的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被排除,病人和接诊人员解除隔离!急诊科所有人提着的心才慢慢的放了下来。

对于病毒,我们无惧无畏,但作为医务人员,只有我们做好防护,只有我们是安全的,我们才可以践行医者使命,我们才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病患。

抗疫路上,我们与温暖同行!

汾医急诊人,愿做抗击疫情的逆行者,责任在肩、使命必达!

编 辑:朱俊琳 郭庆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