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西安網評:在全民戰疫中接受精神文明“洗禮”

  範軍

  中央文明辦近日發出《關於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通知》強調,疫情當前,要在公民道德建設工程中更加註重發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協作互助的優良傳統,更加註重培育文明有禮、助人為樂的社會公德,更加註重強化遵守秩序、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更加註重倡導守望相助、共度時艱的人際關係,大力弘揚共築美好生活夢想的時代新風,打造有利於疫情防控工作平穩有序開展的社會環境。

  每一場災難都是一本教科書。當前,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再次展現中華民族共克時艱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再次展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疫情防控阻擊戰,也再次以抗擊災難、抗爭命運的悲壯形式,書寫了一本偉大的新時代教科書。這本教科書記錄的所有人物、場景和故事,也再次展現了我國當前時代從國家制度、社會治理、精神文明建設、法治建設以及公民個人素養和價值取向等方方面面的真實。

  當前時代,社會思潮多元交融,各種價值觀激烈碰撞。不少青年陷入迷茫,看不到社會的美好和人性的溫暖,把握不了個人道德和價值的取向。抗疫是一面人性的鏡子,是一張良知的試紙,它毫不掩飾地展露了人性和良知的真實,剝離了各種價值觀的外衣。所以,抗疫所提供的這本教科書,實則是紀實性的、正當其時的思政教材,每一位青年都應當在這裡接受一次精神文明的“洗禮”。

  抗疫戰場就是“思政”課堂,應當引導青年在參與抗疫的過程中,耳聞之,目見之,心思之。不僅要從戰時指揮、物資供應、人員調配、戰時政策等角度閱國,閱黨,閱制度,閱法治,真切感受國家的偉大和制度的優越;也應從有召必應、無畏逆行、晝夜奮戰、居家隔離、佩戴口罩、支援前線等角度閱人,閱事,真切感受民族凝聚力、全民抗疫的團結性和個人人性品格的向善。

  生活中,一些青年總有太多的疑惑,甚至習慣性懷疑。正因為這樣,它綁架了一些青年的道德、人格和價值觀,以至於很容易做出人性舉動而不自知。比如,看不慣軍人在購票窗口的優待,動不動就對醫護人員拳腳相加,酒駕被罰辱罵警察,看不起農民和環衛工。但是,新冠肺炎的爆發,恰恰是這些人衝鋒在前,義無反顧,抗爭疫魔,搶救生命,維護社會正常秩序,自籌物資支援前線。

  醫護人員、軍人、警察、基層人員、環衛工、農民……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著一首首生命的讚歌,成了我們應對疫情最大的信賴。他們是社會上身份最平凡的群體,但關鍵時刻能夠成為擔當大任、獨當一面的中堅力量。高度責任感、奉獻精神、勇敢精神,就是他們的職業價值,而這種職業價值背後,體現的正是人性的美好,人格的偉大,靈魂的高貴,這就是價值觀的釋放和閃光。

  一些青年總是覺得某些人不光鮮,不氣派,不尊貴,因而從骨子裡鄙視、厭惡、仇恨,卻不惜將青春、志趣、人生意義都寄託在追星、遊戲和享樂上。想起這些,對比抗疫中那些“小人物”的舉動,難道就不汗顏和羞愧?品讀抗疫這本教科書,就是要激濁揚清,滌盪自己精神世界的沉渣;洗濯靈魂,擇善而從,重新設定個人道德、人格和價值觀的走向。

  社會的美好、溫暖,人性的善良、高尚,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到底用怎樣的尺度來衡量,抗疫中的這些最可愛的人已經用實際行動做出了詮釋。眼見為實,我們在這場偉大的抗疫戰爭中,看到了全國人民大團結,看到了最廣泛的愛國熱情,看到了不懼危險的英雄群體,看到了有令必行、患難與共的普通民眾。閱讀抗疫這本教科書,我們怎能不肅然起敬?反觀內心,我們又怎能不如夢初醒,豁然開朗?

  “書如藥也,讀之可以醫愚。”人們經歷災難,往往會甩掉幼稚,積累經驗,習得從容,變得內心強大。那些對國家、民族、制度尚存懷疑,對個人道德、人格和價值觀取向尚存疑惑的青年,在人生意義、理想和追求上仍然茫然若失、遊離不定的青年,是該好好讀讀全民抗疫這本教科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