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一線先鋒榜 (第7期)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區基層黨員幹部主動放棄節假日,堅持率先垂範、守土有責,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湧現了一批敢於鬥爭、擔當作為的典型事例。為激勵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現將典型事例編成“先鋒榜”並予以分期通報。

1.抗擊疫情,社區包保單位市政協作示範。作為包保荷花塘社區的單位,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牽動著市政協機關的心,政協辦公室全體黨員幹部放棄春節休假,每天由一位副主席帶隊,奮戰在疫情一線。在防疫一線,這些來自於市級單位的同志們,沒有任何花架子,主動認領人流量最大的卡口,每天早7點至晚9點,始終堅守崗位,詳細查問過往行人、車輛,瞭解進出社區人員從哪來、到哪去,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內防擴散、外防輸出,成為社區防控一線的信息員、宣傳員、戰鬥員。看到社區一線工作人員缺少口罩等防護裝備,市政協機關還多方努力協調,為社區送來300餘個緊缺的Kn95標準口罩,極大緩解了一線物資緊缺情況,並且社區送來10000元愛心款項,支援社區疫情防控工作。這些真情幫扶,猶如雪中送炭,溫暖人心。

2.新河路街道吹響民兵疫情防控“集結號”。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新河路街道5名退役軍人積極響應,退伍不褪色,自發組建了疫情防控民兵應急分隊,他們身著整齊劃一的迷彩服,義無反顧衝到疫情防控一線,活躍各個小區、卡點,負責轄區內公共區域和卡點秩序的維護、口罩佩戴和行為習慣的規範等。這支隊伍靈活機動,哪裡有需要就去哪裡,在人流量大的卡口、菜市場、公眾聚集的科技廣場、排隊買口罩的藥店等處,都能看到這群“橄欖綠”忙碌的身影,他們把好關,站好崗,在社區防疫一線築起了“迷彩”防線。

3.76歲“硬核”老黨員主動請戰抗擊疫情。在前進社區防控一線,總能看到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身影,他佩戴黨徽、堅守在寒冬中,每天總是第一個到達卡點,最後一個離開。他就是76歲的社區老黨員昝行上,他是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中年齡最大的,也是熱情最高的,除了在小區巡邏和登記外來人員信息,他還第一時間帶著大家學習“三禁”“七個一”管理規定,一個不拉。作為一名有著40年黨齡的老黨員,也是有著50多年工作經驗的基層醫務人員,他曾參加過抗擊非典的防控,值守之餘,他不忘熱心指導大家做好防控和防護措施。面對疫情,昝老多次表示,他表示要永遠聽黨話,響應黨的號召,為打贏疫情阻擊戰發揮自己的餘熱。昝老的行動深深感染著大家,紛紛表示,他這麼大年紀還奮戰在抗疫一線,自己沒有理由不全力以赴。前進社區這樣的優秀黨員還有很多,社區書記程明國同志,由於連日疲勞工作突發腎結石、疼痛難忍,在醫院簡單處理後,繼續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奮戰,發揮出了基層書記的示範帶頭作用。

4.區經信局陳梅香、蘇進明忍悲含淚抗疫情。1月27日正在參加疫情防控會議的區經信局副局長陳梅香接到母親電話,父親因車禍在桐城市人民醫院救治。她也很想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家照顧父親,但疫情就是命令,作為一名黨員,她選擇了堅守崗位,和社區一起奔波在新龍社區的小區、樓棟,上門摸排返鄉及涉武人員,在社區卡點值守,做好防控知識宣傳。同時,她還要每天自駕到經開區和長風鄉等地,督查未開工和已開工的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正月初七她父親在醫院做了手術,她只能抽空打個電話問問父親病情,內心留下深深的愧疚。區經信局辦公室蘇進明同志,岳母因病去世,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他動員家人暫不告知親戚朋友,一切從簡,料理好喪事後,就第一時間全身心投入到包保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我區,像陳梅香、蘇進明這樣的“舍小家、顧大家”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一線人員還大有人在,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和心願,早日控住疫情,早點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5.區財政局攻堅克難和經濟發展做到統籌兼顧。今年春節,對於區財政局來說,顯得尤為不一樣。在疫情防控一線,該局後勤保障到位,及時向各村、社區、一線單位撥付疫情防控專項資金,簡化採購程序,快速有效保障了全區醫療設備和應急物資及時供應。這股子認真勁還用在支援包保社區的疫情防控上,每天局長黃雪蓮走2萬多步,帶著大家參與社區防控;為了多買一個口罩,張海莉在盡全力多處求助;為了不給同事增加負擔,孕初期身體不適及重感冒的周娟和方雪仍堅持值班值守。除了參與疫情防控阻擊戰,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他們還要做好保稅收任務。兩節期間,該局狠抓清理企業欠款和“四送一服”工作,形成企業發展、財政增收的良好循環,拿出了一份鼓舞人心的成績單:一月份全區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2,884萬元,同比增長19.82%,總量和增幅均在全市位居前列,實現首月開門紅!

(以上由區委組織部、孝肅路街道黨工委、新河路街道黨工委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