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保衛戰:別急,千萬級口罩已在路上

口罩保衛戰:別急,千萬級口罩已在路上


“這既是一場跨行業的緊急援建,也是一場自救。”


1月20日,鍾南山院士首次確定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現象,至今已過去20天,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不斷升級。面對抗擊疫情的重要物資之一——口罩的嚴重缺乏,如今,中國正面臨一場嚴峻的口罩生產保衛戰。

進入2月後,全國上下有近百條口罩生產線陸續上馬,它們來自紡織、汽車製造、手機生產等與口罩毫無聯繫的企業。對於這些企業而言,既是一場跨行業的緊急援建,也是一場自救。


跨行業引入口罩生產線

劉洋(化名)是富士康上海工廠的一名普通工人,今年春節,因為疫情爆發,他沒有回家,而是選擇留守上海。原本忙碌的生產線,遲遲未能重啟,這幾乎成為劉洋工作三年來度過的最漫長的一個假期。

媒體上不斷更新的消息讓他隱隱擔心。2月1日,蘋果宣佈暫時關閉中國國內蘋果直營零售店直至2月9日,如今能否如期開業,依然是個未知數。

蘋果的態度影響著富士康的命運——作為蘋果手機的生產主力,國內工廠線此前曾全面停工,其中,富士康旗下位於鄭州及上海周邊的工廠都是生產iPhone的重要生產基地,這兩個地方距離武漢超過500公里。

如今,隨著工人的陸續返工,是重啟生產線,還是繼續等待,成為考驗企業管理能力的關鍵。

除了將生產iPhone9的部分產能轉移到越南、印度和墨西哥等海外代工廠,富士康正計劃陸續恢復小部分的國內生產線,而要順利推進這一計劃,口罩成為關鍵——為避免爆發大規模的交叉感染,所有上生產線的工人必須戴上口罩。

“廠區內的口罩非常緊張。”劉洋告訴零售君,工廠能採購到的口罩只能供應少部分上生產線的工人。沒有口罩的工人只能在宿舍待命。

富士康上海工廠的工人總人數預計達到20萬人,全國各地工廠的工人規模更是多達百萬級,口罩需求很難通過社會渠道解決。

2月5日,富士康官方微信公眾號宣佈,啟動生產線生產口罩——在集團龍華園區內首次引入口罩生產線,並於2月5日實現試產,這條生產線預計可日均生產10萬隻口罩。

預計到2月底,整個車間日產可達200萬隻,“不僅將最大限度滿足集團員工防疫需求,還將視情況,積極對外支援輸出”。

“如果工人們能有口罩,就能啟動更多生產線。”儘管,富士康生產的口罩依然在資質認證過程中,但一場自救保衛戰已經打響。

口罩保衛戰:別急,千萬級口罩已在路上

事實上,幾乎全國各行各業都處於一“罩”難求的困境,“5000只、2萬隻、15萬隻……”在一些互聯網求助平臺,從零售商超、日用百貨,到窗口服務行業,紛紛發出口罩求援信息,短時間很難得到滿足。

像富士康這樣,有能力啟動生產自救的企業,開了一條先河。


口罩業的轉機

企業跨行業生產口罩,規模和產量不容小覷。

2月4日,上汽通用五菱聯合旗下供應商,改造廠房,佈置無塵車間,裝備12條口罩生產線(4條生產線生產N95口罩,8條生產一般醫用防護口罩)。

據廠家預計,到2月底,無塵車間正式投入使用後,口罩的日生產量預計達170萬個。

這個數據相當於國內口罩生產大縣的日均產量。據中國醫療耗材之都——河南省長垣市的數據顯示,該市日均生產醫用外科口罩105萬個,醫用防護口罩3.5萬個,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56.2萬個,日生產總量為165萬個——略少於上汽通用五菱的預計產量。

傳統口罩業,歷來被認為是微利行業,曾有媒體報道,通過經銷商渠道,醫用普通口罩出廠價每個9分錢,醫用外科口罩出廠價每個4毛到4毛5分。

代工企業利潤更微博。江蘇省江陰某口罩工廠曾對外表示,工廠一年給日本代工口罩3億隻,每隻出廠價兩分錢,每隻賺不到五釐錢。

加上原材料價格水漲船高,原來口罩專用過濾材料熔噴布的市場價為1.8萬元/噸,現在價格是2.9萬元/噸,依舊一貨難求,導致不少口罩生產企業產量不足的同時,還要處於虧本生產。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和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指出,口罩歷來不屬於大宗儲備商品,前幾年不少口罩廠商由於訂貨不足而轉產。

但在非常時期,這些供應鏈上下游的困境有望得到解決。日前,在國新辦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各廠家只要開足馬力,只要產品合格,疫情過後富餘的產量,國家將兜底收儲。這對口罩生產商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口罩保衛戰:別急,千萬級口罩已在路上

受到政策影響,部分企業已經啟動7天24小時全產能生產。一條生產線提高至原來3倍產能。不少周邊企業也開始擴展生產範圍。

原從事勞動防護用品製造加工、銷售的紅豆股份,在經營範圍中新增一、二類醫療器械生產。

更多的跨行業生產口罩的企業正在努力突破“醫用許可”這道關——非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在完善淨化、消殺菌等工序,經檢驗合格後,即可生產普通醫用口罩。

海南海口,浙江江山,四川廣安的跨界生產企業快馬加鞭,用3~10天建成口罩廠,而在產量方面,以浙江江山一家企業新建的口罩生產線為例,預計日均產能可達到120萬隻,其中1000套防護服已運往抗疫一線;四川一家企業新建的口罩廠,日產也將達到4萬多隻。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條口罩生產線平均成本在100萬,這意味著,對於這些跨行業生產口罩的企業而言,只要解決人力、原材料、廠房等問題,“保本”並不難。


最後一環:原材料有了

2月6日下午16:30,中國石化官方微博發出一條信息:“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這條信息完成了跨行業生產口罩的整個供應鏈閉環。

根據1月23日工信部公佈的數據,目前中國口罩最大產能是2000萬隻/天。但在人力、原材料受限的情況下,距離最大產能依然有距離。

浙江、山東、河北是中國口罩企業數量最大的三個省份,佔中國口罩企業的52%。然而這些口罩企業,像熔噴布這樣生產醫用口罩的重要原材料儲備並不充足,這成為了口罩生產產能不足的重要原因。

一家來自河南的大規模口罩生產廠家透露,要復工,現在不缺工人,只缺原材料熔噴布。市場上熔噴布的價格一漲再漲,但依然十分搶手。

熔噴布俗稱口罩的“心臟”,是口罩中間的過濾層,具有很好的過濾性、屏蔽性、絕熱性和吸油性,是生產口罩的重要原料。熔噴布和其他無紡布的原料是聚丙烯。

口罩保衛戰:別急,千萬級口罩已在路上

如今,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主動提出可供應原材料熔噴布,緩解了一大批企業的燃眉之急。中石化的微博發出後,立即引來巨大關注,3小時內便找到了合作伙伴。

2月7日中午,中國石化已與合作伙伴對接完成11條口罩生產線,即將進入設備安裝程序,通過租用生產設備的形式,幫助企業生產口罩。

預計2月15日,將有1條口罩生產線到位;2月底,這11條口罩生產線將全部到位;3月初,日均生產規模有望達到60萬~100萬隻。

與此同時,中國石化還將為三家北京、江蘇、廣東的地方口罩生產企業提供熔噴布原料,並協調生產設備。2月9日開始,這三家企業將開始調試生產,累計日產口罩23.5萬隻以上。

無疑,來自中石化、中石油的原材料追加供應,成為了這次眾企業口罩保衛戰中的重要一環。



抗疫是個系統工程,既要應對眼前的疫情與物資供給,也要思考產能上升後,如何解決供大於求的不平衡。

如今,有政策兜底,口罩產能將被充分激發調動起來,這對一線的醫護人員和普通民眾來說是利好。同時,也給國內工業體系做了很好的警示:中國基礎工業健全,但口罩,作為非常時期的重要物資,其隱藏的價值不可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