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刘慈欣的《三体》中有这样一幕情节:

某个宇宙高级文明,向太阳系发射了一张叫做二向箔的“纸条”。

这张“纸条”被人类的预警系统发现了,但人类觉得它不像是能威胁到自身的东西,于是放松了警惕,甚至开始主动接触和把玩这张“纸条”。

这时,一位科学家突然想起,之前人类因为傲慢地对待一个形似“水滴”的外星探测器,导致两千多艘战舰被“水滴”顷刻间覆灭的恐怖场景。

他抓着总指挥的双肩,神经质般喊出了那句令人振聋发聩的告诫:

“别傲慢,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悲哀的是,这个道理人类明白得太晚了,很快,整个太阳系就被那张小小的“纸条”毁灭了。

当时看到这里,一种叫做敬畏的感觉在我心里油然而生。

我想,刘慈欣是想通过这个场景告诉我们,

人类应该对一切,尤其是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要保持敬畏之心,否则,将很容易招致灾祸。

用书中一句更直白的话来说:恐惧是生存的保障。

就像人们都知道水火无情,所以不会轻易去戏水玩火,因为那可能会让我们没命。在水火面前,绝大多数人是敬畏的,是傲慢不起来的。

可为什么面对新冠肺炎的疫情,就有人开始不以为然,失去了敬畏之心,变得傲慢起来?


01✉:疫情之下,那些认为疫情“无害”的人

这个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全国上下如临大敌,几乎所有省市自治区都启动了一级响应。

一场事关每个人的“战争”,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可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我却看到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

一些人傲慢的认为疫情对自己是“无害”的,更有甚者,拒绝配合防疫工作,还辱骂殴打防疫人员。

有人淡然地说:“怕什么,非典的时候那么严重都没事。”

有人庆幸道:“听说武汉那边挺严重,但我们这里离那么远,应该不会有事的。”

不少网友在网上“绝望”地呼喊:“家里人都说没事没事,没那么可怕,我是真的气,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知道这次疫情的严重性...”

如果说上面这样的态度叫“淡然处之”,下面这样的态度则升级成了“恶语相向”甚至“拳打脚踢”。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在这位女子的眼里,新型冠状病毒就像是《三体》中那张威胁不到人类的“纸条”,她傲慢地说道:“不戴口罩又没死,我愿意,你管得着吗?”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一位身型娇小的女士,坚定的认为自己“用不着口罩”。面对劝她带上口罩的工作人员,她愤怒地踹出了那用来维护自己“尊严”的一脚。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这位在非常时期也要带儿子去遛弯的“干部”,大言不惭立下了“我传染了我负责”的“军令状”,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在病毒面前,他并不是一个挥手可动百万雄师的将军,只是一个被视为宿主的普通生命体。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某店铺老板认为上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妨碍了自己的“工作”,遂对其进行无情殴打......

这些对疫情不以为然,拒戴口罩、殴打辱骂防疫人员的人,难道不知道病毒会传染?

他们当然知道。

他们之所以这样“淡然处之”甚至“恶语相向”和“拳打脚踢”,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一股令人难以理解的“傲慢”。

他们认为自己不会染上病毒,认为戴口罩不吉利,认为防疫措施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02✉:疫情之下,请少一点傲慢

疫情蔓延后,有人在网上调侃“这届年轻人”,说他们“干啥啥不行,怕死第一名。”

但实际上,“怕死”是对待疫情应有的基本态度。

“怕死”代表重视,重视会促进防护,而防护会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这次疫情中的年轻感染者较少,固然有年轻人抵抗力更强的原因,但也离不开他们有更高防护意识的作用。

在疫情面前,体弱的人自然会有更高的被感染风险,但不戴口罩、觉得疫情没什么大不了的人,则是往病毒“枪口”上撞,是人为提高被感染的风险,就算身体素质再好,抵抗力再高,在病毒面前,也就是一座多用几个病毒就能攻破的“城池”而已。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发展得这么厉害,和人们“轻敌”是有一定关系的。

这种“轻敌”,从一则被网友们转发的段子上可见一斑。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这种“轻敌”,从某部门“问题不大”的态度中可见一斑。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从某小区举办的“万家宴”中可见一斑。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从某篇“病毒不可怕”的哗众取宠之文中可见一斑。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如今,我们感慨道:

如果当时有更多人能认真听听李文亮医生那细微的“哨声”就好了;如果当时能有更多人拒绝走进“野味市场”就好了;如果当时能有更多人重视起来就好了......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医生感染新冠肺炎离世

那些有意无意的傲慢,日渐积累到一定过程后,终于轰然倒塌,成为横亘在每个人面前的生存障碍。

每一个人,要应存敬畏之心,尤其是在自然和灾变面前,这是对自己,也是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负责。

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世界。

疫情之下,最应有的态度就是“绝不敢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来赌博”,这是我在一对疫情期间取消婚礼的新人身上,看到的最朴实无华的答案。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疫情期间,一对新人取消婚礼:绝不敢拿生命健康赌博


03✉:疫情之下,请多一点敬畏

南宋大学者朱熹在《中庸注》中说过:“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这是在告诫人们,人生在世,应当常存敬畏之心。

所谓敬畏之心,就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应该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

敬畏之心能让人懂得自警与自省,帮助我们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此次疫情面前,我们更应该多一点敬畏之心。


01-敬畏病毒扩散的可能

截至2020年02月08日11:58:

全国已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34619例,较昨日上升3355例;

疑似病例27657例,较昨日上升4214例;

死亡病例723例,较昨日上升86例;

治愈病例2065例,较昨日上升360例(以上信息来自支付宝新冠病毒疫情实时追踪)。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全国疫情实时追踪丨图源支付宝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疫情仍然处在爬坡期,每个人都应该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对待。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出门、不聚众。疫情之下,这5个动作,我们应该抱着敬畏的态度去执行,千万不要抱有“疫情还远”这样的侥幸心理,千万不要用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健康去“赌博”。

疫情之下,请重视病毒的扩散,认真做好防护,避免成为病毒的“俘虏”。


02-敬畏舆论传播的力量

在这个人人皆可发声的时代,在这个非常时期,互联网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谣言发酵池”,无数则未经证实的消息肆意传播开,造成的影响甚至比疫情本身还要恶劣。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疫情期间部分谣言

造谣的人弄得满城风雨,辟谣的人喊得声嘶力竭。

古语言,三人成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集市上本来没有老虎,可是说的人多了,人们就真的以为有老虎。

这就是舆论传播的力量,一种强大到可以改变“现实”的力量,一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敬畏的力量。

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一条谣言经过一次转发和一个人本无恶意的“佐证”后,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可能会给某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或群体,造成“一辈子都难翻身”的影响。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这九个字,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应该被我们放在心里,尤其是敬畏的位置上。

疫情之下,请谨慎对待每条信息,避免被人“当枪使”,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03-敬畏逆行者们的付出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在这个非常时期,正是因为有那些勇敢的逆行者们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才能让我们能够在家“岁月静好”地呆着,等待疫情过后的春暖花开。

他们之中,有像钟南山、李兰娟这样的“大人物”。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小人物”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其实,“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罢,脱下那层衣服,去掉那个头衔后,他们也都是谁的孩子、父母、丈夫、妻子,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啊。

这个世界,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疫情之下,请多一点敬畏之心,配合他们的工作,让这场“战疫”早日胜利,让他们能和我们一样,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卸下一身“盔甲”,走上街头,长长地伸一个懒腰。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拒戴口罩、殴打防疫人员:请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