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五局土木公司“抗疫一线”的故事,很短,但很暖

大城小事报道(通讯员 陈泓树 定馨怡)2020年春节,因为疫情的突袭,今年的年味淡了些,家家户户听从政府号召,自觉呆在家里。然而,在武汉防疫最前线,有这样一群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他们冲锋在前,尽自己的力量为市民的健康,筑起坚实的防线!

高小龙:穿越一千六百公里支援武汉

中建五局土木公司“抗疫一线”的故事,很短,但很暖

“团队需要支援的时候必须上,武汉我来了,雷神山我来了!。”这是中建五局土木公司江夏中医院项目生产经理高小龙的最新一条朋友圈动态。

从山西到安徽再到武汉,跨越1600多公里,长途驾车20个小时,经历8次安全检查,颠颠簸簸终赴武汉,只因项目群里的一句“是否有人愿意来武汉支援建设?”高小龙坦言:“我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是想着自己应该能做点什么。”随后简单收拾了刚洗完还滴着水的衣服就直接踏上了“逆行之路”,虽然危险,但是作为五局土木人,高小龙一点也不害怕,中建“铁军精神”就像一个护身符,始终镌刻在土木人的灵魂深处,激励我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战胜疫情。

高小龙最惋惜的就是,今年没吃上老妈热腾腾的饭菜。但是,他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谢敏:我留下来,总可以做点什么

中建五局土木公司“抗疫一线”的故事,很短,但很暖

“我是武汉的女婿,武汉也是家”,江夏中医院项目经理谢敏斩钉截铁地对着电话那头的老父亲说到。36年从未与父亲分开过春节,今年是头一次,万般情绪萦绕谢敏心头。

“我在武汉工作了15年,我留下来,总可以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谢敏感慨道。1月30日,谢敏得知“雷神山”医院大量缺少焊接工人,他临时组建了一支11人的专业焊工团队援建雷神山医院;2月1日,中建五局进驻雷神山进行机电安装作业,谢敏主动承担了后勤保障任务;2月3日,谢敏临危受命,为火神山医院建设联系援建人员,做好实名登记,检查身体状态,给工人交底;2月7日,参与江夏方舱医院改造施工,携手兄弟单位一同为打赢武汉疫情防控狙击战贡献力量。

面对艰难的疫情,谢敏主动请缨投身一线,勇于担当、扎实工作,为战胜疫情创造了有利条件。

赵福林:瞒着家人去援建

中建五局土木公司“抗疫一线”的故事,很短,但很暖

“我是管安全的,我要对项目负责!”赵福林每天仍然跟平时上班一样,早起去现场巡查,回办公室做内业资料。

中建五局土木公司武汉北四环一标项目安全总监赵福林是坚持春节仍然留守在项目上的领导班子,“年夜饭也是我自己做的,好吃!”赵福林脸上洋溢着笑颜,丝毫没有留守项目的怨言。

2月2日,赵福林转移了工作战场,“火神山和雷神山需要我,我义不容辞!”赵福林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前往一线,助力武汉抗击疫情。赵福林负责为援建队伍配送劳保防护物资,可在特殊时期,商店、供货商大多停业,现场材料供应紧张。赵福林果断做出决定,做好自身防护,亲自前往商家店面,说明情况,打消店家顾虑,成功采购了紧缺物资。

“使命感和责任心让我毫不顾忌的冲在最前线。”赵福林的家人并不知道他的英勇举动,“说了,他们肯定会担心害怕的。”赵福林并没有顾虑太多,他知道,打完这场战役,他们就可以团聚了。

林泽举:我就是像平时一样地工作,我不害怕

中建五局土木公司“抗疫一线”的故事,很短,但很暖

林泽举,25岁,陕西人,是家里的独子,在江夏中医院担任安全员,响应公司号召,主动报名参与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我爸妈很支持我,他们为我感到骄傲!”林泽举满脸质朴地绽放出微笑。

林泽举坦言自己并不害怕,一旦投入到工作之中,周围环境里的一切仿佛都烟消云散了。“跟平时上班没什么差别,工作让我特别心安。”现场人员登记、组织工友测量体温、办理通行证、发放物资、安全交底……从早上7点到凌晨2点,面对众多繁杂、临时性的工作任务,林泽举有序安排,不讲条件,任劳任怨。“在如此艰难的时刻,我想任何人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武汉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我爱这座城市,我想用尽全力去守护它!”

爱与希望比病毒更强大,林泽举坚信这场不能输的战役我们一定能打赢,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疫情在哪里出现,责任就在哪里闪光。他们用深夜霓虹和自己忙碌的身影绘制成一幅美丽的画卷,用自己的热血和汗水保障人们的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