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不好的想法,未來可能電商會被淘汰出去,還會迴歸到“正統”上來,你覺得呢?

籟貢山茶油呂曉明


傳統零售已經“結束”,電商不會被淘汰,歷史不可倒流。

1,電商“終結“了傳統銷售體系

“不要中間商吃差價”這就是電商去中間商的口號,傳統的零售分銷體系,經銷體系已經蕩然無存。都被電商取代。

大量的中間商消失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不見了,大量的人賺不到錢了。

電商完成“廠家”直接到末端。看起來是增加了社會效率,減少了中間環節………實際上對整個經濟體系打擊很大。

2,電商大幅降低了各行業利潤

電商的存在使得各個行業更加透明,價格大幅降低。就是在電商大戰中“獲勝”的頭部品牌,利潤也大幅降低。

整個社會處於低利潤狀態。資本要求高回報,實體利潤無法支撐,成為當今社會投資的最主要問題,因此爆發違約事件就是情理之中了。

各個行業都處於,賠本賺吆喝,有規模無利潤。

3,電商與經濟開始循環狀態

越是行業利潤率低,越是消費者收入少,越是收入少,越要去電商買便宜貨,越買便宜貨,行業利潤率越低。

這就是電商消費帶動的下行循環,無解。

4,電商的發展前提就是以摧毀舊產業體系為使命

電商套路很明顯,就是燒錢,搶市場佔有率,摧毀舊體系,一旦建立新體系再提價,再考慮盈利。

共享單車徹底摧毀了原有的自行車產銷體系就是明證。

時代在進步,很多事情都是個人無法對抗的,飛刀收入也不行了,不說了,飛刀也要去電商買便宜貨了。


飛刀47號


以前實體店,不管租金再高,很少有人說交不起租金,現在電商野蠻生長,就是不收房租,你可能連水電費都交不起。一個蘋果成本1塊錢,商家賣2塊,經過八級分銷,最後賣10塊,利潤9塊,每個分銷商平均得1塊錢利潤,哪一級出現問題,由該分銷商獨立處理,一個月賣1萬個,大家都可以賺一萬,一萬個蘋果養活了九個人,大家有條不紊各司其職,都有錢賺,良性市場。有人說,消費者受害了,但是,你想過沒有,我們也是這個市場的一角,我們作為中間商是賺錢了,消費畢竟只佔到我們支出的一小部分,你一個月賺1萬,會在乎掏100塊錢買10個蘋果嗎?自從電商野蠻生長以後,1塊錢的蘋果只賣1.2元一個,中間商全部死,平臺抽成5分,商家賺0.15元一個,一個月想要賺1萬塊錢,以前只需要賣1萬個,現在需要賣超過7萬個,成本投入是以前的七倍,所有的售後全部集中到了商家,商家還需要在售後加大投入,利潤更低了,在這個過程,貌似消費者收益了,但是作為消費者另外一個角色,中間商,你失業了,從商家到消費者,大家都虧了,八個失業,八個物流也只剩下一個了,死了七個,平臺一分錢抽成是不會跟你免的,因為商家利潤被壓縮到幾乎為無,所以物流也是賠錢賺吆喝,只求生存


自由愛好寫手


你這是痴人夢話!記得我有一次網上買一部紅米3S手機網上價格高配799,買來後去實體店買手機殼,看他的紅米價格竟然是1588!799已經有錢賺了,實體店為什麼卻這麼貴?因為實體店即使一部手機賺1000塊,一天賣出去一部手機除去房租 人工成本也沒有多少錢賺!網商除了打擊實體店同時也狠狠的打擊了房地產,如果沒有馬雲,店面租金會連年上漲,同時房價也會上漲。感謝馬雲!我會除了油鹽醬醋,米麵菜肉其它東西一律網購


做古箏的帥叔叔


不會消失,但是確實會萎縮,只有真正優質的電商會被保留下來做為實體經濟的補充,首先,國家層面可能會出手調控,畢竟電商對實體經濟的衝擊不容小覷。其次,現在線上線下的價格差在逐步縮小,有些時候甚至線下價格還要優於線上。第三,一分錢一分貨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實體店的東西你看得見摸得著,退貨率其實是很低的,線上則不然,淘寶逐年上升的退貨率也證明了這點。最後,人們對網購的新鮮感基本已經喪失,大部分人習慣了網購的存在,但這不代表他們會一直網購下去,現在經濟在轉型,以後第三產業會佔據更大比例,第三產業頂多只能把網絡當成工具,實際服務還是在線下進行,所以說,電商不會消失,但是現在發展應該已經到了頂點,以後就是走下坡路了


novo51934873


你那就是胡說八道,大多數思維懶惰不肯面對困難的人說的心裡自我安慰的話,你競爭不過給自己找的一個寬慰自己的理由而已。

未來電商,勢不可擋,前提是現在無良電商瘋狂欺騙消費者,真正品質優良誠信的實體商家同一時間和無良電商介入電商領域肯定是幹正事的一時還沒有能力全部投入到電商領域,這時候很多奸商無需考慮實體店繼續穩步經營,因為他們就是空殼子,利用電商弄虛作假開始瘋狂收割那些辨別能力差喜歡跟風的消費者,圖便宜的,時間久了,誠信商家優質口碑最終碾壓那些唯利是圖沒有誠信的電商,互聯網如同照妖鏡,只是速度慢點,需要一個時間段,等著看吧,誠信迴歸遲早的事,沒事別輕易透支自己的誠信,有一天誠信透支會讓你寸步難行。



參芝工坊已認證


一定要弄清楚本質的問題

1、電商是什麼?

2、線下實體是什麼?

(1)電商是一種覆蓋更廣的宣傳和購買渠道。

(2)實體是體驗性購買渠道。

瞭解了本質後,就可以去自我問答了。

1、廣泛的宣傳和購買渠道消費者和商戶需要嗎?

2、體驗性購物消費者和商戶需要嗎?

線上和線下都不會消亡,而是以哪種方式存在更合適。


打火機機身廣告


我願意做一個嘗試顛覆電商傳統的一員,但是電商不會消亡只會和實體傳統融合。所以,融合實體和電商是未來幾年必然的發展趨勢。當你在網絡上買東西和你在社交電商層面買東西沒什麼本質區別的時候,人畢竟還是群體性居住體,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是必然的。所以未來幾年肯定是傳統電商進一步融合實體商家的過程,期間會產生一種不同於之前的朋友圈轟炸這種簡單粗暴形式的更加趨於完美的標準化社交電商模式,我們期待吧。


三豐Gjinwidialamina...


現在電商的蓬勃發展是有三個歷史背景的,一是房價房租不斷上漲,實體店的利潤空間降低。二是經濟快速發展,製造業和服務業快速增長,競爭壓力大。三是國內的物流和人工費低。

在這種背景下,實體店的成本比起電商的物流成本加上其他的成本要高,所以電商才能發展得這麼好,但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未來電商的發展形式不太好,隨著中國人口結構變化,人工費上漲是必然趨勢,物流成本長遠來看也是上漲,當電商成本和實體店成本相差不大的時候商家必然會迴歸實體店,其實現在電商的頭部企業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大都在開始佈局細分類別的實體店

現在電商成本比起10年前增加了非常多,甚至有的電商成本已經超過了實體店

而且社會消費總額其實不會有太大增長,現在的電商流量基本已經達到峰值,不太可能增加太多的流量,前期資本投入電商太多錢,目前已經是收割期,等到收割得差不多或者無利可圖的時候資本撤退,那時候會迎來電商的倒閉潮,但是目前來看最少還有5-8年的時間


李季822


迴歸實體也難哦,為房東打工而已,有些店看起來賺錢,一問租金嚇死人,基本賺的不多,現在的人什麼都能炒,炒完房子炒門店


乘風破浪wW


說這個問題的一定是個老朽。未來不要說電商,快遞都有可能非人化。大部人都不需要工作,變為巨嬰和種人,科技、文化和經濟掌握在少數精英手裡。我們只是假裝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