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种植养殖行业23年,两者“互惠互补”,圆我心中梦想


#自拍我的故事#幸福生活是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我叫刘节根,今年65岁,家住安徽省岳西县农村,23年前,我开始搞种植业和养殖业,通过两者“互惠互补”的方法,让养殖业助力种植业发展,种植业又为养殖业提供保障,滚雪球式不断壮大,不但提升了家庭生活条件,还把2个儿子培养成大学生,如今,2个儿子均已参加工作,圆我心中的梦想。

我家地处山区,小时候家境贫寒,结婚成家后,妻子生育了二个男孩,那个时候,我几乎每天都想着怎样改善家庭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40年前,我把破旧的老屋拆除,然后建造了这栋瓦房子,另外,我一直寻找适合山里发展的项目,但由于当时交通闭塞,信息不通等原因未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渐渐长大,让孩子多读书的欲望在我脑海中越来越强烈。图为我40年前建造的土房子。

孩子上学后,成绩都很不错,让我感到很欣慰,可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随着学费、生活费的不断增加,尽管我和妻子勤俭持家,节约开支,在大儿子进入大学那年,我已欠下1万多元的外债。上世纪九十年代,山里一些村民出外打工,有的田地没耕种,我便盘算着搞种植业,不过,单纯发展种植业很难满足家庭生活需求,随后,我又想到了养殖业,两者一起发展。


说干就干,23年前,我花5000多元钱买了3头黄牛养殖,并把荒田开垦出来种植水稻,水稻收获后,稻谷可以卖钱,增加收入,而稻草也没有浪费,全部用来喂牛,刚开始,黄牛繁殖生下的小牛没卖,通过大牛生小牛,小牛再生小牛的方法不断扩大规模。后来,我每年最低能出栏四五头牛,如今,我养殖的牛还有22头。

山区的田地如豆腐块,耕田不易用机器操作,我养殖的牛能耕田,所以,不管种植多少水稻不用请牛工,节省了一笔开支。22头牛每天要吃的草也不少,于是,我把稻草全部在田里堆成一个个草垛,这样能储存很长时间,成片的田就如牛的“食物库”。

我养殖的黄牛还是以前的“老品种”,而且喂的多是草,基本上不愁销路。并且,每条大牛我都给其鼻子上穿绳索,一来便于耕田,二来有利于放养。图为黄牛在吃稻草,这些稻草都是我从田里搬回来的。

这是我建造的牛棚,后方墙壁全部用石头砌起来的,前、左、右三方窗户以下墙壁也是由石头砌成,因为牛喜欢在墙壁上磨痒,所以要建造牢固,如今,这个牛棚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至今完好无损。打扫牛棚里的卫生和消毒也是我每天的工作之一,牛未吃完的稻草要及时清理。图为我在清理牛棚。

搞种植和养殖行业这么多年,从年头到年尾,我基本上没有一天休息,尤其是农忙时节,每天早上天没亮就起床,然后去放牛,给牛喂食,再回家吃早饭,吃完早饭就去干农活。

身体好就是最大的幸福,从小到大,我身体都还算硬朗,基本上没有生过什么病,而我的老伴身体相对来说要差很多,干农活和养牛的活儿我基本上不让她干。

自从我搞种植业和养殖业后,家里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条件渐渐提高,二个儿子也先后考取大学,如今已经参加工作,两人都是高中老师,让我感到很欣慰。现在,孙子有的在读初中,有的在念小学,孩子们经常回家看望我和老伴,后辈健康成长,圆了我心中的梦想,干活特有劲。

这些年,我通过搞养殖业和种植业获得了一定的收入,今年,我准备把瓦房子拆除,再建造一栋楼房,到那时,孩子们回家住时就舒服多了。本来,家里的条件改善了,孩子们都不希望我再那么忙碌,但我感觉自己身体还行,想再干一段时间。我在干活的同时,很开心,也过得很充实。图为我用田里的稻草喂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