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 金東“90後”的擔當

有人說,1988年的甲肝大流行是“60後”抹不去的記憶,2003年的非典是“70後”成長的傷痕,而在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戰鬥中,我們看到許多“90後”的擔當。

對於疫情,他們有擔憂,但更多表現的是前行;偶爾有心緒,但更常做的是溫暖他人。患難之際,一代年輕人正成長為“抗疫”的生力軍。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 金东“90后”的担当

金權:“退伍不褪色!”

“你好,是餘先生嗎?因為現在疫情嚴重,希望你還是不要回金華了……”正月初一下午,塘雅鎮竹溪塘村聯村幹部金權在走訪中得知,村民餘某某要從武漢回金,他一邊立刻上報塘雅鎮疫情防控指揮中心,一邊多次與餘某某電話溝通,耐心細緻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最終餘某某表示理解和支持,安心留在了武漢。

金權,這個去年12月剛從部隊轉業的小夥子,一接到疫情防控的任務,便發動村裡的民兵、退役軍人加入到巡邏隊伍中,24小時值守在村口。“在部隊的時候,我經常守夜,習慣了。”在被問及守夜巡邏是否辛苦時,金權摸了摸頭憨憨地笑道。

作為竹溪塘村的聯村幹部,他不僅每天都要和其他村幹部一起出去巡邏,還要負責幾十戶村民的防控工作。每天早上8時,他準時出門巡邏。“有幾個大爺聚集在村口閒聊,也沒有戴口罩。”金權看見後,趕緊過去勸導。有大爺不願意散去,金權就跟在他們後面直到進了家門才放下心來,“有時候轉一圈回來,他們又會偷偷溜出來,所以要反覆巡邏。”這些天,金權沒少遭白眼,也被人說多管閒事。但他覺得作為一名幹部,就要認真履行職責和義務。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 金东“90后”的担当

池科:“後勤保障,有我!”

“老公,回家吃飯嗎?”“不了,我這邊還有些工作,你和孩子早點睡。”2月6日傍晚,與往常一樣掛完電話,池科又一頭扎進工作中。從正月初二開始,全天候在崗成了他的日常。

作為塘雅鎮疫情防控指揮中心後勤組的工作人員,池科負責落實全鎮疫情防控的物資採購、統籌與發放工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2月2日一早,池科臨時接到任務,要製作1000多張鎮域通行證。聯繫廣告公司、定製樣板、聯繫印刷廠……一直到凌晨4時,池科才算鬆了口氣,但他卻說:“和那些‘白衣天使’相比,我這點累不算什麼。”

除了為疫情防控做好後勤保障,池科還是橋頭陸村的聯村幹部。橋頭陸是一個來料加工創始村,外來人口較多,村上還有幼兒園。隨著“返工、返學潮”的臨近,防控任務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儘管後勤保障工作常常讓他們忙得焦頭爛額,但池科每天都會抽時間到卡點參與值守,時常還會去“橙色”“黃色”等重點觀察對象家中走訪,每天兩次雷打不動。家人們都擔心他的自身安全,勸他少去點,但他卻認為,從上軍校到當幹部,是黨和國家培養了自己,“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作為黨員幹部我不帶頭,誰帶頭?”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 金东“90后”的担当

葉虹菲:“舍小家,護大家!”

“媽媽,為什麼你過年還要上班呀,我能陪你去上班嗎?”“寶貝,你不能去,你得乖乖在家。”每天早上,葉虹菲的家裡都會發生這樣的對話。每當兒子提出這樣的要求時,她總是“殘忍”地拒絕。“今年過年我幾乎都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心裡還是很愧疚的。”葉虹菲無奈地說。

葉虹菲聯繫的頂塘村位於工業園區附近,外來人口多,防疫形勢複雜。在接到全面防控疫情的指令後,她始終不負“若有戰,召必回”的誓言,夙興夜寐地堅守在村防控疫情的第一線,與村裡的黨員幹部一起在卡口執勤,挨家挨戶地摸排返鄉人員,宣傳普及防疫知識,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奶奶,出門要帶口罩啊,別忘記了!”每次巡邏,看到那些不戴口罩的老人,葉虹菲總是手把手幫助老人帶好口罩,並耐心細緻地向他們宣傳防疫知識。“村民們或多或少總有焦慮和擔憂,越是到這個時候,就越要耐心。”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