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鎖定黃金儲備是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選擇之一


央行鎖定黃金儲備是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選擇之一

近期美國所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總體向好,非農數據、製造業與服務業PMI等數據都比較理想,但中國一季度的經濟預期有所回落,這使國際黃金價格本週整體上呈現震盪調整走勢。本週前兩個交易日黃金價格大跌,之後連續三日反彈,但反彈幅度有限。



本週,紐約期金指數下跌18.9美元,跌幅1.18%,報收1576.5美元/盎司;倫敦現貨金跌幅1.18%,報收1570美元/盎司。而國內期貨與現貨黃金由於是節後首個交易周,金價出現了補漲,另外人民幣出現了貶值,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匯率再度回到7以上,因此內盤黃金的表現比外盤偏強。

美聯儲2月7日在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中指出,去年的三次降息之後,當前的貨幣政策立場是合適的,能夠支持美國經濟活動持續擴張、勞動力市場強勁增長且通脹率位於“對稱性的2%目標”附近。

自去年以來,美聯儲通過降息+降準+擴表+回購操作,向市場投放了鉅額流動性,最終扭轉了美國金融市場出現的危局,當前美國市場的流動性相對充足,這使美國的貨幣效應通過金融市場向消費端提供了助力,刺激了經濟增長,使美國經濟中期趨向穩定。

但並不是說當前的美國經濟就不存在風險,當下的美國經濟穩定主要依靠美聯儲連續的貨幣供給來支撐,但是美聯儲的擴表預期維持到今年二季度末,到期如果美聯儲不能繼續提供貨幣支持,美國經濟依然將會出現反覆,而逾期美聯儲繼續堅持貨幣擴張政策,那麼全球也將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視為全面新QE,同樣會對美債與美元做出負面反映,因此下半年的美國金融市場的變數比上半年要複雜,所以國際黃金價格難以出現持續性回調,目前主要以震盪調整為主。

美聯儲還對美國經濟前景作出評估,2020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預測中值為2%,2021年為1.9%。2020年失業率預測中值為3.5%,剔除能源和食品價格後的核心通脹率預測中值為1.9%。

美聯儲的評估預期今年美國的核心通脹率將逼近2%的目標水準,這說明美聯儲預期今年通脹將會上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穩定國際黃金的價格預期。

美國1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2.5萬人,預期增加16萬人,前值14.7萬人;失業率為3.6%,預期3.5%,前值3.5%;就業參與率為63.4%,預期63.2%,前值63.2%。美國1月平均每小時工資同比增3.1%,預期增3%,前值增2.9%。

美國的就業率當前依然保持著歷史最好水平,且工資也出現了增長情況,但國際黃金價格週五並沒有出現下跌局面,而是先跌後升,這說明幾個重點問題:一國際市場對美國經濟的長期穩定持有疑慮;二對中國的特殊情況帶來的經濟影響有預期;三對美歐金融市場的長期穩定缺乏信心;四對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不高;五認為全球貿易依然存在不確定性;六對歐元區經濟增長持負面預期。因此國際黃金價格的本週回調主要還是技術上的合理調整,黃金總的上升趨勢並沒有改變。

中國外管局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1月末黃金儲備報6264萬盎司(約1948.32噸),連續4個月保持不變。中國央行以及多國央行近幾個月增持黃金儲備的腳步明顯停滯或減緩,這與前期連續增持以及黃金價格走高有關,但是各國央行也沒有明顯的減持行為,這說明各國央行總體上判斷黃金長期還將繼續升值。而隨著數字貨幣的日益臨近以及全球主要貨幣供給的不斷增發,預期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的不穩定性會更加明顯,所以各國央行保持一定數量的黃金儲備是必須的,尤其在全球經濟增速不明朗的前提下,央行鎖定黃金儲備是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選擇之一。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當週,COMEX黃金期貨投機性淨多頭持倉減少46141手至211493手。這說明本週國際黃金價格的回調主要是借中國特殊情況參與短期投機的在減持,但是隨著中國節後黃金交易的開盤,中國買家歸來,將會對國際黃金定價施加影響,這會進一步使國際金價趨於合理。

世界黃金協會(WGC)在1月30日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全年,全球央行的黃金淨購買量達650.3噸,全球央行已經連續10年成為黃金淨買家。同時,2019年全球黃金ETF持有量增加了401噸,同比大增426%,投資金條和金幣需求同比增長9%至1271.7噸。

各國央行的長期增持尤其是黃金ETF的大比例增長,說明全球對未來國際市場的風險預期是比較強的,畢竟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無法跨越的門檻,在危機爆發概率偏高的大週期當中,黃金必然會成為對沖風險的寵兒,因此全球投機會保持熱度,長期來看黃金依然有上升的空間。(本文系馨月說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頭條號馨月說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