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去养老院看看,为人子女我们缺了什么

大年初一,本来是个喜庆欢乐的日子,而我碍于老妈的吩咐,去了一趟养老院,看望一个远房亲戚。

这个亲戚过完年80岁,当初我妈60岁时他们子女给了红包,所以这次必须包回去还个人情,可是不知道为啥,之前都是在家呆的好好的,这次就住进了养老院,而且大过年的也待在那。

在我们老家,凡是老人进养老院,那是一件被别人看不起的事,所以一些老人宁可没人照顾自己独自在家中,死活也不肯去养老院。

而这位长辈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条件还都不错,两个儿子一个公务员一个办小企业,女儿老师嫁在外地。他本人年轻时干过村里的会计,办过砖厂,也是很精分的一个人。


大年初一,去养老院看看,为人子女我们缺了什么


大年初一,去养老院看看,为人子女我们缺了什么

养老院是本地一家中高端的民营机构,看着条件还不错,大厅里有木沙发和茶桌,安装了中央空调,也坐着3、5个老人,电视机放的是新闻频道,不过基本目光呆滞,全然只是坐着而已。

这位亲戚住的是双人间,对于我的造访,他没有感觉到意味,只是说了句,你来了啊,麻烦还特意赶来。

他旁边住的是另外一位老人,大概70多岁,说了句,他可等你很久了。

确实,本来是过年前大年30去的,但是有些事走不开,只能初一去了,之前给老人打了电话,所以他心里已经有个谱了,可能还在埋怨为什么大年30没去呢。

长辈拿出他的水果招待我,是一根已经略微发黑的香蕉,再放几天,就完全吃不了了。

跟他闲聊,他倒是自己没问就说了原因,他一再强调是自己执意要来养老院的,怕麻烦子女照顾。

这不是女儿在外地,大儿子还没退休,小儿子生意忙,两个儿媳又要照顾孙辈,所以他还是自己过来了。

他一再强调,这个养老院收费很高,差不多要5000一个月。这也是说明,两个儿子还是孝顺的。

但是当他问到我妈如何的时候,当我告诉他我妈就在我和妹妹家轮换住呢,他的眼神里流露出淡淡的羡慕,但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搬来搬去也麻烦。


大年初一,去养老院看看,为人子女我们缺了什么


大年初一,去养老院看看,为人子女我们缺了什么

不要孩子操心,不给子女添麻烦,宁愿苦自己也不为难孩子。这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普遍心理。很多老人去养老院,大概就是图这个。包括我这个长辈,其实是很聪明的一个人,但就是为了不给子女添乱,所以选择了住养老院。

那过年为啥不回去呢?真巧,一个护工在整理房间,他说," 有的老人常年卧床,接回家自己护理不方便,过节了还不好雇人。"

他旁边床位的那个老人,显然是由于很久没找到新的聊天的对象,所以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说着,我也想回去过年啊,可孩子们一个个有事,儿子去了丈母娘家,女儿说要出国旅游,真是的。

我那个长辈似乎也是被戳到了痛处,但是又极爱面子,说,这里也挺好,有老伙伴在挺热闹,我就不爱回去。其实我心里明镜一样,之前也给他的两个儿子说起过这事,结果他们开玩笑地说让对方接回去,然后补贴给对方一点钱,自己家则有事。可这年头,谁还缺钱呢,这不是都缺陪伴的时间么?


大年初一,去养老院看看,为人子女我们缺了什么


大年初一,去养老院看看,为人子女我们缺了什么

后来,我也就匆匆聊了几句便打道回府,毕竟把红包送出去就是我的任务。老人开始推了几下,后面也收下了,然后还埋怨我又送红包又买一堆东西来。其他房间有老人路过,也禁不住瞧几眼,念着,真好子女真孝顺。

显然,大概是因为他儿子来的少,所以人家也错把我当成他儿子了。

后来我出去的路上,看到养老院门口写着春节期间每位老人加收服务费多少一天,倡议尽量接老人回去过年。我想,养老院想多赚点钱是其中一个原因,更多的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条件允许的家属。尽量都把老人接回家过个团圆年。其实,老人们也就这点念想了,表面说着无所谓,心里还是默默期待着。而事实上,可能接老人回家的子女不到3分之1。

大年初一,去养老院看看,为人子女我们缺了什么

想到之前看到的一个新闻,某个养老院房间的玻璃窗加了护栏,楼道的窗也加上了护栏。当看到者觉得很诧异的时候,管理人员说,虽然这里大多数是老人家,他们通常不会像小孩子一样淘气爬上窗台,但安装护栏的原因是:防止老人自杀。

老人在养老院的无奈和悲凉,大概真的自己知道了。对于正规的、高端的养老院,可能稍微情况好一些,对于廉价的、小型的养老院,可能连生活、饮食等条件都难以保障,更何谈心灵的抚慰了。

羔羊尚知跪乳,乌鸦亦求反哺。

每个人都会老,父母的归路就是我们明天的来路。为人子女,我们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

大年初一,去养老院看看,能让我们深刻自省还能为父母做什么。

其实,他们要的不多,赚再多钱,做再大官,都不如父母在身边;如果真的条件不允许,那至少,多去看看他们吧。


大年初一,去养老院看看,为人子女我们缺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