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宋江在被毒殺時,還有幾個手握兵權的梁山好漢,為何沒有人前來救援呢?

小姐姐講史


宋江遇害的時候,梁山好漢大約還剩30多人,雖然這30多人比起來當初的108將少了很多,不過這20多人要麼是武林高手,要麼是手握兵馬大權的大將,有的還能夠直接接觸到蔡京和高俅等人。可以說如果這30多個梁山好漢繼續起兵造反,即使不能殺死高俅和蔡京,也能夠掀起來一番風浪。

然而在宋江遇害之後,除了花榮和吳用自殺之外,其他的好漢都沒有任何作為。下面我們一一看看有哪些好漢尚在人世,他們為何沒有為宋江報仇雪恨。宋江遇害的時候,戴宗、柴進、阮小七等十二名好漢都已經歸隱回鄉,他們都沒有能力再為宋江報仇,也不想再起兵造反。

公孫勝、朱武、樊瑞等三位好漢都已經出家雲遊四海,他們早就已經不問凡間事務,肯定不會為宋江報仇。武松也已經在六合寺出家,在宋江提出招安的時候,武松就多次站出來反對,宋江遇害的時候,武松已經專心誦經拜佛,也不願意過問凡間事務。

燕青在征討方臘結束後,就預感到了朝廷不會放過自己,因此他挑了一擔子金銀逃走,從此隱姓埋名不再出現。李俊和童威、童猛靠著裝病離開大軍,出海逃到了暹羅國,後來李俊做了暹羅國國王,再也沒有回到中原。

暹羅國和大宋的實力差距明顯,李俊肯定不會為了宋江,丟掉自己辛辛苦苦得來的王位,因此李俊也沒有給宋江報仇。除了上面提到的二十名沒有做官的好漢外,還有三十三名好漢留在朝廷做官,他們中有五個是文職,八個是武職。

五個文職的人在招安之後就已經被朝廷收編,他們本身就是被迫上的梁山,對於宋江沒有多少感情。孫立、孫新、顧大嫂回到登州任職,他們和宋江的交集並不多,也想要過安穩的生活。而且宋江在排名次的時候,故意打壓孫立的排名,孫立等人肯定不會為了宋江起兵造反。

關勝、黃信、呼延灼、凌振本身都是朝廷的官員,他們因為戰敗被俘投降宋江,屬於被迫上的梁山。因此在朝廷招安後,這些人還是心向朝廷,而且朝廷對於他們也非常不錯,這些人都受到了重用,官職比以前還要高得多。

朱仝是宋江的老朋友,宋江為了逼迫朱仝上梁山,不惜派遣李逵殺死年幼的小衙內。朱仝對於宋江的卑鄙行徑十分不齒,因為走投無路才上了梁山,宋江遇害的時候,朱仝肯定不會為他報仇。實際上在宋江遇害後,真正能夠給宋江報仇的人只有李逵,只是宋江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聲,將李逵毒死,最終在宋江遇害之後,除了吳用和花榮上吊之外,再也沒有人為宋江報仇。


史海泛舟擺渡人


一、先說梁山集團:一方面,經過南征方臘等戰役,“梁山好漢”已經所剩無幾,實力喪失殆盡;另一方面,從入京受封起,集團人員就被“奸臣集團”(指高俅,童貫,蔡京,楊戩)打壓,瓦解,分化。此時的梁山集團,已經分崩離析,既沒有了根據地,也沒有了凝聚力,再想聚義造反,已經不太可能。

二、集團CEO宋江:從始至終想的都是報效朝廷,做的都是為順利招安賺取資本。前邊的種種行徑暫且不說,請看這一個細節:宋江喝下了慢性毒酒,還思量一番,叫來了最崇拜他的李逵,讓他也喝了毒酒,並且聲淚俱下地說——兄弟,你休怪我!……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半點欺心。……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大家看看,不僅他自己沒有重新造反之心,還把想造反的兄弟也整死了。

宋江的忠君報國說起來沒錯,只是當時朝廷腐敗,奸臣當道,他的忠義,宋徽宗就感覺不到,剃頭挑子一頭熱,說他是“愚忠”,恐怕也不為過。

三、集團高層狀況:二號人物盧俊義已經被奸臣構陷,墜淮河而死;公孫勝已經退出,雲遊四海,不問俗世;吳用乃一介書生,沒有宋江庇護,他的號召力是不行的;林沖病故。沒有了振臂一呼之人,何談其他?

四、集團其他相關人員:在入京受封的二十七人中,除了辭官的(如阮小七,柴進),死去的(如吳用,李逵,華榮),確實還有三位手握兵權:大刀關勝——大名府兵馬總管;雙鞭呼延灼——御營兵馬指揮使;美髯公朱仝——保定府都統制。可您別忘了,人家本來就是官家人,只是不得已暫時棲身梁山,現在又都受到了重用,誰還會自發的來給昔日的“宋哥哥”鳴不平呢?

總之,宋江被毒殺時,梁山集團已經形同“死灰”,根本沒有“復燃”的可能,沒人來救援,就在情理之中。


登攀



政治就是政治,交情就是交情。別看梁山泊一百單八漢,成天吃肉喝酒,稱兄道弟,卻因為組織龐大鬆散,各自利益需求不一致,那種團結都是虛假現象,表面文章。

不用說招安後朝廷對他們早有提防,分配官職時都考慮了各種制衡,讓他們掌握不了實權,調不動一兵一卒了,就是在利益跟前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誰還顧得上宋公明哥哥的死活?



再者,水滸傳的根本核心思想,還是講述的文人士大夫忠君愛國那一套。雖然褒揚了各個江湖豪俠,但是招安才是整部劇的主要線索。而宋江特別在乎身後名節,要成為朝廷忠臣的思想一直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所謂種因得果,真正敢於不要命,不要利益,敢於跟朝廷拼命的那幾位,早已對宋江的招安政策心灰意冷,不受封賞,隱遁于山林。


接受封賞的都是想要過榮華富貴、太平日子的俗人,既然是俗人,自然是以自身利益為主,誰會真正為了江湖意氣賣命?

而宋江本人,也為了身後名,不想死後再背一個山野賊寇的罵名,所以在被賜死前先毒死了李逵,就是不希望手下弟兄夥再起風雲,讓自己背上賊寇罵名。他自己都作此選擇了,別人又何必冒著掉腦袋的風險自討沒趣?


謝金澎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水滸傳》是一部著於元末明初的小說,作者為施耐庵,小說雖為虛構,但是其中卻貫穿了整個北宋末年宋徽宗的年代的真實寫照,素有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之說,具體的原因是,其中所講的那些義,危害到青少年的成長,小說中埋下的伏筆很多,而且將每個人的心理世界描述的清清楚楚,整部劇將108位好漢描述的極為的生動,細細品味,處處又充滿了黑暗。若是以正確的世界觀來看待其中的一眾主角,你會發現,這梁山好漢正如朝廷說的那般,可是一群殺人不眨眼賊寇,做事不擇手段。我們先不談以晁蓋或宋江為首的山匪,是如何將幾位在朝廷有著大好前程的人騙上梁山的,我們來談談,為何宋江在被毒殺的時候,為何沒有人前來救援。

宋江在梁山代替了晁蓋坐了第一把交椅之後,就有一部分不服氣

宋江在晁蓋死後,便是被眾人推舉坐上了第一把交椅,陰謀論上說,其實宋江早已對這第一把交椅有了覬覦之心,而攻打祝家莊的時候,晁蓋被史文恭用刻有名字的毒箭射中了臉,最後死去,但是有人曾經懷疑,攻打祝家莊的起因是因為段景住送宋江的寶馬,被史文恭的徒弟搶走,這其中便是有所貓膩,後來晁蓋死在了攻打祝家莊的戰亂上,甚至有人一度懷疑,並非史文恭所射,而是小李廣花榮受宋江指使在暗處偷襲的晁蓋,後來這個秘密秘而不宣,宋江當了老大後,幾乎眾人皆知,但是沒人出來指證,所以宋江造成了離心離德。

征討方臘

宋江為了討好朝廷,甘願被招安,那個時候已經有人離開,在宋江征討方臘成功後,死的主要是三山派系,首領魯智深坐化,武松斷臂出家,林沖、楊志病死,史進戰死,……唯獨活下來的阮小二,還被罷官。而宋江的嫡系卻個個都活蹦亂跳的,讓人心寒,此刻梁山徹底散了,宋江一死,他的嫡系樹倒猢猻散,還有誰樂意為這個薄情寡義的人救援?


北派說書人


大家好,我是華源說,說我非常喜歡歷史,就是剛剛看到這個問題,然後我做一下這個評論。

看《水滸傳》看到最後當然是心裡比較氣呀,因為我當時也是非常生氣,為什麼就要選擇招安呢?其實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下面我來講一下。

先介紹一下這個就是當時這個梁山好漢的一個結構,就是都有哪些人構成的吧。

首先第一類人就是高官厚祿的,就是人家在這個朝廷混的還不錯,但是沒辦法拉他跑上梁山的人。

第二類人就是這個在朝天被通緝或者被那個捉拿的人犯了法的人也是被逼跑到梁山去的。

第三類人就是一些底層人和這個江湖上就是潑皮無賴的一些人吧,也是在社會上。不好不太好生存,然後跑到梁山上去快活的這些人構成的。

那麼梁山真正為啥沒有成事呢?而最後出現了一個悲慘的結局。那麼第一類人他肯定是。並不太想待在這個涼山的,因為他是被逼的。就包括宋江這些人也是沒辦法才去梁山的。但是一旦有機會獲得高官厚祿,因為朝廷畢竟是正宗的嗎?這個梁山畢竟是盜匪嗎?自從這個宋江當了梁山的主人以後,他就想方設法的去獲得朝廷的認可。有三分之二的能把梁山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希望能在朝廷獲得就是認可然後繼續會朝廷做官,僅僅剩下1/3的人就是希望來再待在這個梁山,哎,繼續喝酒呀,吃肉呀,這些就像李逵呀,阮小二,阮小七。這些人是希望待在涼山的,所以說他這個結構就不可能說成功。所以說他這個最後的悲劇是必然的。


華源說


真正原因就是作者沒讓他們來救援,因為私自調兵救援就視為謀逆,一旦寫成謀逆就會成為不好的榜樣,一旦成為不好的榜樣就會成為當時成書時封建王朝的禁書,一旦成為禁書也就沒有今天的四大名著了。我的這個解釋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梁山好漢個個重情重義最後不救宋江的理由了吧?


愚鈍小不懂


北宋末年天下大亂,宋江在水泊梁山與結識的英雄好漢們,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號,並正式開始起義造反。宋江等人在梁山舉義旗之後,就招來了眾多的英雄好漢。他們的隊伍也從最初的幾個人慢慢的發展到了後來的108位好漢。

水泊梁山第1把交椅的位置在晁蓋死後輪到宋江來坐,宋江在統領梁山好漢後,得到了盧俊義等人的全力輔佐,他們率領梁山義軍與朝廷對抗。梁山好漢們都非常敬佩宋江,不少英雄好漢更是因為慕名前來投奔。為了能夠幹一番大事業,成就不世功勳,一些有志之士就前來投奔梁山,慢慢的水泊梁山勢力開始變得越來越強大。

前來投靠水泊梁山的人,大多數都是對宋江非常忠誠的,例如黑旋風李逵,宋江讓他往東他絕對不會往西,就算是叫他去殺當時的皇帝,李逵也會毫不猶豫的按宋江的吩咐去做。除了李逵親切的叫宋江做哥哥之外,梁山上還有一些人也對宋江是很敬佩的。

比如智多星吳用,他作為宋江的軍師,也為梁山作出了很多有目共睹的貢獻。吳用在宋江堅持選擇招安時的堅定支持者,因此他也是非常忠心於宋江的。另外還有花榮,他對宋江是非常的崇拜,當他們兩聽到宋江被毒殺之後,也都是選擇以自殺的方式追隨宋江。

說到這裡我們會存在一個疑問,那就是在梁山好漢被招安後明明還有一些人手握重兵,為什麼他們不前去救援宋江,甚至在後來也沒有替宋江報仇呢?難道他們的內心就沒有把宋江放在心中,又或者對他們而言,宋江只是個過氣的首領嗎?其實事實並非是這樣,我們去看一下這些手握兵權之人就知道了。

第一個有兵力的是朱仝,他是吳用和宋江策劃招安後收益的人之一,後來他做到了太平軍節度使。招安後,他就開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訓練士兵上,全心全意的為宋朝效力,而再也沒有把宋江等人放在心上。宋江被害後,朱仝害怕被牽連是有多遠走多遠。

第二個就是關勝,關勝原先就是南宋的將領,他在率領宋軍攻打梁山的時候,被梁山軍師吳用用計將其騙到了梁山後被擒獲,因此關勝覺得他是比較委屈的。招安後,關勝重新進入南宋朝廷為官,自然會跟以前之事劃清界限,所以宋江死後他根本不為所動。

最後還有一人就是呼延灼,呼延灼是宋朝的開國名將呼延贊後代,原先他一直就是和水泊梁山對著幹的,本來就不想上梁山做什麼好漢。他在滅了梁山幾千人之後,同樣也是被吳用用計謀所擒獲,在宋江的一再規勸下他才歸順梁山。被朝廷招安後,他自然也不會再去摻合宋江等人的事情。

到了後來宋江等人是死亡,跟這幾位有兵權的人可以說一點關係都沒有,此時的他們是不願意再提起往事的。宋江當時為了被朝廷招安,也是為了自己兄弟們的前途著想,他做出了讓自己再也無路可退的決定,但悲哀的是後來其他人卻不認同宋江。

畢竟生逢亂世,身不由己,這些被朝廷招安的好漢們都自顧不暇,又拿什麼去管別人呢?更何況當時宋江等人的起義也只不過是想要在跟朝廷商議時增加自己的籌碼而已。


觀景說史


宋江其人,把名聲看的很重要,他所受的教育,是要讓自己名垂千古(至少小說裡的宋江是這樣的)當宋江發現皇帝送來的御酒裡有毒藥時,誤以為是皇帝聽信了讒言,(其實宋徽宗並不知情),而其它人也以為是皇帝毒死了宋江。

當時確實有幾個人手握兵權,但是達不到手握重兵,充其量能調動的也就幾千人,這些士兵會不會跟著長官造反,就很難說,關鍵的是,這些梁山倖存的頭領他們的理念和宋江是一樣的,那就是要忠君報國,兄弟情義和忠君相比,是兄弟情義要服從忠君的。所以這些人不會因為宋江而造反。即便有人有這個想法,當看到宋江毒死了最有可能造反的李逵,就明白了宋江是不允許有人造反而壞了自己的所謂忠義的名聲的。

一家之言歡迎不同意見!


柳生飄雪


水滸108將大部分都是被逼上梁山的。所以他們最反對的就是招安。其實在宋江招安之後,梁山上的人心就散了,只是礙於面子所以都沒有離開,只有魯智深去當了和尚。消滅方臘以後,梁山好漢死了大半。活著的其實早就看透了宋江,也看透了宋江的人品。所以說在他死之後沒有人去為他報仇


劉豫州


因為梁山好漢不過是一個鬆散的團體罷了。

在梁山做賊寇,落草時,因為特殊時刻,特殊情況,大家為了明天,都抱團取暖,精誠團結,在宋江的個人能力感召之下,擰成一股繩,故能三打祝家莊,攻破曾頭市,攻破大名府,掃蕩周邊各州府。後來更是打敗了朝廷派來圍剿的軍隊,為招安打下了基礎。

這個過程中,容不得有人出工不出力,大家都是江湖人,都知道,這個時候如果玩什麼手段,不但招安大計不成,連梁山這個最後的容身之處都會消失。

而後來招安之後,徵遼國,徵田虎,打方臘,雖說大家的身份都已經改變,由賊寇變成了官軍,但是,這支官軍的領軍之人,還是當年的帶頭大哥,和在梁山時沒什麼區別。這個時候,哪怕犧牲再多的人,但是凝聚力依然存在。

而滅方臘之後,情況就變得不太一樣。梁山眾人死得死,殘的殘,循入空門的循入空門,悟道的悟道,坐化的已經坐化,流落江湖的,流落江湖,人心已經散了。想攏到一塊,也難了。

而回到朝廷,成為官僚的,也不過幾人罷了。作為不穩定因素,朝廷也把他們打散處理。這樣才放心狡兔死,走狗烹。

於是,宋江被賜了一杯毒酒,而盧俊義,則喝了摻水銀的酒,兩兩歸西。

這個時候,剩下的人選擇造反?

不可能的,原因如下:

一、同樣的事,隨著年齡的增加,閱歷的變化,他們未必再會做第二遍。

二、群龍無首。宋江雖然慫一些,但是在梁山上的威望,哪一個可比?二號人物盧俊義也死了。剩下的人,哪一個有領袖群雄的聲望和能力?

三、一些人不會反。比如到投降到梁山的前政府軍官。比如雙鞭呼延灼、大刀關勝。他們本來就是政府中人,因被俘或者原因,才委身事賊,成為梁山賊寇的一員,現在好不容易洗白了,哪個願意走回頭路?

四、朝廷不怕他們反。經過幾番大戰,梁山的主幹力量,死的死,殘的殘。剩下的,也不過是寥寥幾人罷了。朝廷敢用他們,肯定也做了後備手段。怕是你剛剛要反,就被自己的上官、同事、下屬逮了起來,菜市場砍頭去也。

五、信息不暢。古代的時候,信息不暢,一離別也可能是天人永隔,還有好多人處江湖之遠,又改名換姓,怎麼找!怕是宋江被毒死的信息,他們到老都不知道吧!

所以,宋江被毒殺,他們不反也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