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裡說的道理都適用於當今社會麼?

司尚慶


老子《道德經》裡說的東西,不但適合當今的社會,還是未來文明發展的必然方向。為什麼呢?因為《道德經》提倡的是“崇尚自然,遵道而行”。人類生存生活必須依靠大自然,空氣、食物和水更是大自然提供給人類生存生活的有力保障。如果這些出現問題,必然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甚至導制人類滅亡。科技要很好的發展,要取得重大突破,也離開對道的瞭解和認知。道可以產生有,化生萬物,創生靈魂,而科技呢?到目前為此,就是創造一個細胞出來都是夢想。而今天自以為了不起的科學技術,正一步一步的導致大量物種滅絕,空氣汙染,水質變壞,食物有害,科技正在一步一步的將人類推向滅亡的邊沿。還是那句活“崇尚自然,遵道而行”,才是人類唯一的出路!


綠意油然


不敢說全部有用。

道德經說的是道德,教人順其自然行事。什麼是順其自然?順應其本來的意願行事,這就是順其自然。

不說大道理,就說幾個很現實的例子。

一:遵守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大家都要遵守的規則。但是有些人實在缺德,只顧自己的感受,不管別人。如在公共場合大肆喧譁,抽菸,在集體宿舍開外音打遊戲還大呼小叫,隨意丟垃圾。如果你貼上字條說:請大家遵守公共秩序,請不要隨地吐痰,請不要隨地仍垃圾,其實用處不大。時間久了,遵守公共秩序的人會有怒火,會大罵。

看下圖


在寫這行字之前,寫的是這樣的字,沒有一點用處。於是又寫了這行字



效果好得很吶。

再看這幅圖:

再寫這句話之前,洗手池經常堵,寫了以後是乾乾淨淨。

請不要說罵人者沒素質。罵人者是遵守公共秩序的人,被罵的人行事是順了自己的心意,但是影響了他人的利益,這是不道德。對於不講道德的人講道德有用嗎?沒用!所以對於不講道德的人要更加的不講道德這就是講道德。這是順道而行。

二:不要欺負老實人

老實人容易被人欺。老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但是人不是馬匹。老實人若是被欺負的狠了,做出的事來那可是讓欺負人者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這樣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

老實人行事是符合大道的。為什麼?《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你讓他是方他就方,你讓他圓他就圓,你可以在他裡面隨意的拋棄雜物隨意的汙染,看不起他。老實人就如水一般的“善”。但是水雖然“利萬物而不爭”,卻是有自己的尊嚴,也有自己的底線。水是流動的,你把水道堵塞,不得宣洩,終有一日,水會沖毀堤壩,淹沒萬物;把水汙染了,水就要毒死生命。水生養萬物,萬物必須善待水,如不善待水,順應水的本性,水就要毀滅萬物,這是水的報復。水能孕育萬物,也能毀滅萬物。這就是《道德經》中說的“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老實人平時與人為善,不與人爭,這便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若是有人時時欺辱而不尊重於他,便等若是堵塞了水道,等到老實人的憤怒積蓄到了極點,便是如水決堤壩,毀滅阻擋他的一切。

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是道,但是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做自己想做的事時千萬不要損害他人的利益,這才是正確的道,如此才能全身。倘若影響了他人,便是毀滅自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並不是迷信。


xhscfq


不都適用於當今社會,需要你自身做出判斷改良。

道德經就像是一篇作文的總綱,細枝末節需要隨著時代的不同而改變。我這裡給你舉個小例子吧。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這是道德經第二十四章原文,在這裡就不逐句翻譯了,簡要說明個大概意思就是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對應著古代有實例:

秦朝始皇帝、北宋王安石都有些急於求成。他們頒佈的很多政令都是有益的,但沒等這些政令深入人心就開始強令實施造成了很多本來可避免的禍事。很多事情是需要繼任者一代一代的去做的,比如曹操和司馬懿都是兒子稱帝。


對應著現代的啟示則是:

科學探究科技發展都是幾代人的心血。

無論什麼職業都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這種為了創新而創新就是急於達成名聲或者收取利益,這種事不會長久的它經不起時間的檢驗。不要做驚奇喜異者。


神無以靈


問這個問題,說明你只是關注老子講的道理在生活中的應用,沒有想到老子講的更深層的內容,如何認清人生,如何脫離苦海,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佛祖的教誨。實際上老子同樣也是如此,只不過很少人瞭解到而已。我現在正在寫老子新解系列,有空的話可以看看,或許對你有幫助。


窺探者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只有朝代的更替,沒有人類的更換。人還是那個有七情六慾,有爾虞我詐,有貪嗔痴慢疑的人類。

人沒變,古人的道理,比如古書,道德經和佛經寫的東西就永遠不會過時。只是看你怎麼用而已。術有千百種,道只有一條。

現在人大多被慾望和自私,虛榮矇蔽,很難清楚“道”是什麼。沒事多去道館,寺院走走,環境可以帶你入境。當然,假的道館和寺院就別去了。多找智者聊聊,多聽智者的見解。放下“自己”的知見很重要。


四九城愚人


不,但你可生活中運用,就老子那社會也和現今社會一樣,說難聽點安民心提心智,如執著不懂柔忍靜,就如今社會好,你也不滿心,道德經是專著治國治家的生存之道。就是叫人別太傻逼做個不好不壞的人,動腦子智慧心身的立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